第43招 让孩子学会控制冲动(1 / 1)

陋习点评

英国作家塞·约翰逊说:“人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克制自己的本能的冲动。”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有一句话叫冲动是魔鬼。可见冲动对于成年人也不是一种合理的行为。在孩子的世界里也是一样的,冲动的孩子,自然会做出一些自己无法控制的行为举动,比如,在幼儿园与小朋友起冲突,动手打人等,这即是冲动的表现。每每发生这种情况时,家长会怎么做呢?不少家长会不分青红皂白,即便自己家的孩子是因冲动而主动挑衅的一方,也会对另一方的孩子或家长横加指责,认为自己家的孩子不会随便发怒。显然,这样会助长孩子的“嚣张气焰”。

教法随想

自幼控制。如果你不希望孩子长大后是个“点火就着”的易冲动的孩子,那么从小就要有意识地控制,在2~6岁这一阶段要主动引导,要及时叫停他们以大哭大闹的形式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的行为。

不对孩子大吼大叫。通常,细声细语地与孩子说话,远比大吼大叫更有效果。家长的大吼大叫,是建立在一次两次说不听,而后大吼一声,孩子就听话了的基础上的,可孩子是因为害怕才听话的,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什么。

分析原因。搞清楚孩子为什么会冲动,是为了引起家长的注意,还是不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对症下药永远胜于盲目治疗,搞清楚原因,也就能帮孩子控制住冲动情绪了。

写日记。这一办法适合年纪稍大一些的孩子,可以让孩子通过记录的方式,描述产生冲动的原因、过程以及结果,让他自己清楚地知道危害,慢慢地,就达到了自我学习、自我控制的目的了。

事例解读

张明是一个脾气很不好的人,爱冲动,只要稍有不顺心的事就会大发雷霆,难以控制,总是要用东西出气。上课被老师批评了,会跟老师怄气;要是上课时搞小动作,玩什么东西被老师没收了,他会恶狠狠地说:“小心的你的玻璃窗,说不上哪天我就去给砸烂!”要是同学扫地时不小心碰到他的脚,他也会随口骂人家,对方反抗,他就可能动手打人。在学校,他是人见人躲,如“病毒”一般的存在。

毋庸置疑,这个孩子是冲动易怒的,这不但对他本人毫无益处,也会给周围人带来伤害。对于这样的孩子,心理疏导是关键,要搞清楚他冲动易怒的原因,而后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家长应给予适当的陪伴、开导、积极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