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定式是指人的思维模式成了一种习惯,在面对不同事物时,往往也只会用同样的方式进行思考。
显然,思维定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正确判断。这很好理解:世界上没有人是知道全天下所有的事情和道理的,在不了解一件事物的本质或真相之前,以思维定式对事物进行判断难免会出现失误。再者,世间万物都在一刻不停地变化着,即便是以前的真实,也有可能变成今天的虚假,因此思维定式也不可信。
与此同时,习惯是一种很有影响力的东西,养成好的思维习惯,往往能彻头彻尾地改变一个人,但是如果坚守着坏的思维习惯,也总是能够在短时间内毁掉一个人。总是以固有思维思考的人,人生格局如同陷在一个思想的监牢里,被惯性思维拖拽着,难以保持其应有的价值。
让我们来看一个因思维定式而判断失误的例子。
有一天,甲问了乙两个问题。
甲:“第一个问题。现在如果需要你投票选举一位领袖,但候选人只有以下这三位,你会选哪一个?候选人A是个老烟枪,好酒且每天必须饮八杯以上马天尼,他迷信星象占卜,有婚外情,还和一些不太诚实的政客有所往来;候选人B在大学的时候吸过鸦片,有点懒,每天睡到中午才起床,同样好饮酒,每天必须喝大量威士忌,且工作时有两次被解雇的记录;候选人C是一位受过勋的战争英雄,素食主义者,不抽烟,偶尔喝一点啤酒,没有发生过婚外情。”
乙:“不能管理好自己的人,怎么能管理好政府。我选C。”
甲:“候选人A是富兰克林·罗斯福,候选人B是温斯顿·丘吉尔,候选人C是阿道夫·希特勒。”
甲:“第二个问题。一个患有梅毒的女人怀孕了,如果已知她的所有孩子中,会有三个聋人、两个盲人、一个智力障碍者。你会建议她堕胎吗?”
乙:“这还用问吗?我一定会尽力说服她去堕胎。”
甲:“你刚刚的决定杀掉了贝多芬。她是贝多芬的母亲玛利亚·玛格达琳娜。”
这个例子恰巧就是一种典型的思维定式,心理学上叫作“冰山理论”。“冰山理论”是指,事物呈现给我们的往往只是很小一部分,大多数真相通常被掩盖了。这时如果不经过观察或调查,就轻易下结论,那么结论的正确率一定是相当低的。仔细回想一下生活中那些被称作是有大格局的人,他们在遇事时一定是非常冷静的,绝不轻易做出或说出自己的评断,他们会尽可能地先了解事物的全部。
我们也应该在生活中培养这种思维习惯。有些人常犯这样的毛病,刚刚听到某个消息,才见到某些事物,很喜欢立刻说出绝对性的话语,“不可能”“肯定是假的”等语句常常挂在嘴边,这些人也总会因为太鲁莽被事实“打脸”。我们应当培养一种镇定的态度,坐观风云变幻后,再去做出决策或给出结论。
第二个影响人生格局的思维定式,就是很多人太急于做个好人、做个强人,有时用力过猛或者表现过多,很容易就出现反效应。这就要求我们懂一点“期望值管理思维”。举例来说,生活中常见这样的现象:有个人一直尽心尽力为亲朋好友帮忙,哪怕耽误自己的事情也从不拒绝别人的请求,有一天他突然拒绝了一个要求,亲朋好友就会觉得这个人不近人情,对他的评价一落千丈。反过来,如果一个人不太喜欢帮别人的忙,但有一天突然展现出自己的善意,帮别人处理了一个麻烦,那他的口碑立刻会提升很多,大家反而觉得他变得好相处了。职场中也同样如此,假如一个员工为了得到上司的注意,总是夸下海口,对上司承诺自己能完成任何工作,那么当上司交给他一项棘手的任务时,他完成了便是理所应当,完不成难免遭受上司的轻视、同事的白眼。可其实是怎么样的呢?我们最终还是我们自己,我们的能力也依旧是那么多,只是我们在他人眼中的期望值不同,于是我们就会被鄙视无能或者是被高看一眼。
这个心理效应向我们传达了一个道理,有些事情不会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去发展,甚至会和表面现象南辕北辙。这个思维定式我们必须要突破,这并不难,只要稍稍留点心眼,还未做到的事情不要当成承诺说出口,也不要为了给别人留下好印象进行过多的自我推销。你越是想给别人留下好印象,就越是要收起自己的表现欲和虚荣心,平时表现得谦虚一点,待到关键时刻出手,才能带给别人惊艳的感觉。
打破思维定式,另外一个关键的方面,是要懂得随时更新自己的思维方式。人都有惰性,思维同样如此。有时我们忽略了接触新的思想,更新自我的思维方式,而在今天飞速变幻的社会里浪费了时间和资源。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令今天的社会瞬息万变。特别是智能手机的应用,信息碎片化,令我们始终要处于一种随时随地做好自我更新的状态。如果不注意更新自我,毫不夸张地说,在未来二十年,甚至是十年内,都很可能会成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高级文盲。这样的人,思想远远落后于时代,人生格局受到局限,想要突破会更加困难。
更新思维方式的意义不止在于可以更好融入这个社会,能以更新的视角看待问题,还可以帮助我们更新自我,实现不断的自我改良,保证不被时代所淘汰。
孟小江刚刚大学毕业时,在一家飞机票电话预订中心工作,负责为打来电话的顾客在线购买机票。这个工作每天要接触大量姓名,一些顾客的名字中有生僻字,拼音打不出时,就只能由主管用五笔打好复制发到员工电脑上。这样虽然很不方便,但是每个员工都习惯了这种操作,没有人想到为了这一小小的环节专门学习五笔打字。只有孟小江上了心,他每天下班回家后,都会自学五笔打字一个小时。他很聪明,对文字也比较敏感,不过几天就背熟了五笔字根表,便能用稍慢的速度打出一些字了。他又继续练了半个月,打一些复杂的生僻字已经不是问题,虽然速度不是很快,但在工作时凑合着也能用用了。从那之后,孟小江就无须再麻烦主管,每次遇到生僻字,他也能打出来。如果同事遇到生僻字,他不忙的时候,也会帮同事打好发过去。后来主管升到了部门经理,临走之前特意向上级推荐了孟小江。孟小江入职没多长时间,就升职当上了主管。
聪明人都有很强的危机意识,他们明白,在这个时代只要一天不进步,就相当于落在别人后面一天。人如果不及时提升自我,那即便有无数机会从身边经过,也只能与自己擦肩而过。优秀者不断更新自己的思维,也成了一种习惯,也许一个小小的变化不能给工作带来实质性的进展,但常年如此,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由此拉开,于是便有了成功者和失败者之分。
还有一种思维定式也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那就是在自己的工作领域中埋头钻研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以前通信和交通工具不大便利,不同领域之间的交流确实很少,那时流行的是“干一行、钻一行、爱一行”,只要能坚持在一个领域努力,就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佼佼者。然而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今天的社会已经完全不同了,不但各领域之间的联系加强,有些专业甚至在看似不相干的领域发挥着必要的、重要的作用。现在的社会如果想成为优秀的人、成功的人,那就必须要具备“多学科思维”。对于一个具体的问题,如果仅用旧有的一种方式解决,或者不懂得合作,那就只能得到一个狭隘的结果。美国有一句谚语:“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世界就是一颗钉子。”讽刺的正是这种现象。
因此,改变固有思维,全面地、多学科地分析问题,迎接你的会是一个豁然开阔的境界。思维定式影响的是整个人生格局,甚至直接影响我们的人生结局。因为它会通过行动体现出来,而但凡有行动,现实总会在不经意中发生改变。打破思维定式,给思维注入新鲜血液,我们才有可能屹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