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提供价值,才会收获回报(1 / 1)

高质量社交 张波 960 字 2个月前

你有没有碰到过这样的经历?在参加一场会议时,会议室里聚集了社会上的各界人士。会议散场后,有人拿着自己的名片到处派发。这些人走到你跟前寒暄几句,朝你手上塞一张名片,然后继续走向下一个人重复刚才的行为。等回家时,你发现手上莫名多出了几张名片,都是无关于工作的信息,对方仅仅和你只说过几句话,你的脑海里没有留下对方的印象。

这样认识的人,算是你的社交资源吗?当然不算,因为对你来说根本就用不上。那些发名片的人大抵都是抱着碰运气的心态发名片的,认为发出去后总有会联系的,并希望能有一些大人物跟他联系,主动送生意上门。对于接名片的人来说,在这样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中,其实早已打消了结识你的需求。他们最多只会跟你微微一笑、礼貌性地接过名片,但一般都不会有下文了。

我曾经站在登记处仔细研究所有参会人的资料和背景,发现来往密切的更多的是同行的人、同水平的人。交流在同水平的人中会更加顺畅,有利于彼此的共同成长。所以,在经营社交圈中,打造自身的价值才是最重要的!只有优秀的人才会有优质的社交!换句话说,只有自己形成了独特的价值,才能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有句话说得好:“人若无名,专心练剑。”《胡雪岩》一书中也说:“自己都是个半吊子,哪里来的朋友?”

你在不断地提升自身价值的同时,还要注意提升社交资源的质量。因此一个人要想增强自己社交资源的价值,就要不断地向别人传递自己的价值。付出终有回报。帮助别人这种事,用现在很流行的词来说,就是“攒人品”。每帮助别人一次,你的人品值就增加一个,与人的联系增多一次,你们的人际关系就更加稳固。所以这个人品值,我们就可以看成是人际关系的量化!

两个人手里各有一枚硬币,两个人交换之后,每个人的手里还是只有一枚硬币。可一个人向对方介绍一个朋友,那么交换之后,两个人就会拥有更多的朋友,在这个过程中,其实也扩大了自己的社交圈,传递了更多的价值。这其实也正是前面我们说过的“六度分隔”的本质所在,它的实质是信息和价值的传递,而不是帮助你展示自己的名片。如果你在这个时代拥有了发达的信息,你就拥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信息来自哪里呢?来自我们的社交圈和对于社交圈的经营能力。我们的社交圈有多广,信息就有多么丰富。

某个大型企业的负责人刘克明曾说过,一个人思考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决定一个人成败的关键,在于你是否建立起了品质优良的社交圈,来为你提供信息、传递信息和增强价值。在这个过程中,你能够发现自己的贵人,让他来成为你飞翔的翅膀。如果你的身边有一位贵人是成功者,他将是你人生无限宝贵的资源,他不但可以帮助你打开机遇的天窗,大大缩短你摸索和磨砺的时间,提升你办事的速度,还可以使你少走许多弯路,从而在有效的时间里去做更多的事情。

刘克明在创业之初,苦苦打拼了六年之久却毫无进展,他自己也不清楚是哪里出了问题,直到在一次产品交流会上他认识生命中的贵人薛灿,此人是某集团的副董事长。在之后的交往中,薛灿给了刘克明很多帮助,例如,纠正了他很多经营方面的错误理念。在醍醐灌顶之余,薛灿又给刘克明介绍了很多客户,帮助他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扭转局面,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如果没有薛灿,或许刘克明的公司现在还在原地踏步,甚至每况愈下。刘克明后来每个周六举办沙龙,邀请很多商界人士来参加。在这个过程中,大家能够迅速捕捉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也会传递出对别人有用的信息。总之,在这其中的每个人都受益匪浅。

现在你是否发现,很多文艺作品都在强调和夸大“个人英雄主义”,展现一个人奋斗的辉煌成果。实际上,这样的奋斗不过是一个神话,它虚假的光环欺骗和蒙蔽了很多最初创业的人和社交资源积累还不够丰富的人。成功的本质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而是团队的协作。无论是谁,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成功的,如果你觉得依靠诚意和才华就可以取得瞩目的成就,那就大错特错了。

举个例子,假如你现在是一个刚刚开始创业的创业者,要想成功你就势必需要一个和谐团结、技术精湛的团队来帮助你,还需要有贵人提携你。那么这些贵人来自何处?帮助你抢占市场先机、迅速增强实力的信息来自何处?来自你的社交圈。你依靠对朋友的了解,通过人际关系,选择对你有帮助的朋友。在他们的帮助下,你就能一步一步脱离困境。假如你的社交圈太小,你获得帮助的概率也缩小了。一个良好的社交圈,你从中获取的信息和资源是无限的,在你最困难之时,社交资源的价值和影响力才能得以体现。

总之,社交圈就犹如一张网,你只有在这张网中不断地传递和扩大你的价值信息,最终提升自己人生的高度,才能经营好社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