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有必要讨所有人喜欢(1 / 1)

文文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小姑娘,她温柔、热情又善良,是闺密公司的新员工。我毫不含蓄地表示出了对她的喜欢,对闺密说:“这个小姑娘实在太讨人喜欢了,若我是男人,一定要娶她。”但闺密却摇摇头,说文文活得特别累,人缘也不好。

我不禁感到惊讶,如此善解人意的姑娘,怎么会人缘不好呢?

那天,我去闺密公司办事,文文又是给我倒茶又是给我拿零食,还很体贴地找话题跟我聊天。我在心里感叹:“这女孩真是太为别人着想了,简直让人如沐春风啊!”可接下来的事情,却让我明白了闺密话中的含义。

当时,文文的一个同事接了一个电话,匆匆拿起一份文件,说:“文文,我有事要出去一下,这个你帮我交到财务部去吧!”

文文立刻热情地接过去,表示一定会做好,对方冲她笑了笑,道了声谢就走了。文文放下手里的工作,赶紧拿着同事的文件去了财务部。

过了一会儿,另一个同事又让文文在网上帮她选购一本管理类图书,文文原本手头还有一项重要工作,但她还是答应了同事。

当文文精挑细选买好一本管理书后,谁知那位同事一听书名,脸色立刻沉了下来:“你怎么选这本书?这本书实用性不太强,早知道不找你了,真是帮倒忙。”

好心帮忙的文文没有得到一声感谢,反而遭到了对方的责怪,我替她感到不值。可她却一直低着头,连声道歉。此后,文文犹如犯了错的孩子,拼命想弥补自己的过错,一下午都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对方的动静。

“瞧,她就是这样。”闺密凑过来,低声说道:“她太希望得到每个人的喜欢,生怕得罪了任何人,这样累坏了自己不说,还失去了自我,只能换来别人的不尊重。说实话,她的善解人意是建立在讨好别人的基础上的。这样的女孩,企图讨好每个人,结果谁都没有讨好。你说,她的人缘怎么会好呢?”

生活中,像文文这样“善解人意”的女孩真不少,她们心肠好,脸皮薄,宁愿自己麻烦,也希望给别人提供便利;她们努力讨好别人,想尽办法满足别人的要求。可到头来,她们的好意并没有被珍惜和尊重。

为什么会如此?这是因为心理学上有一个“登门槛效应”,说的就是,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对方更大的要求。

诚然,每个人都期望被别人喜欢,可是,如果想要得到全世界的认可,获得所有人的喜欢,觉得不被别人认可就是自己做人的失败,就是人生的灾难,这确实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因为想要讨好每个人,你忍不住为他人做所有事情,结果自己却越来越不被珍惜和重视,越来越迷失自己,就像掉进一个无底洞。

所以,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在心中放一架天平,一边是自己的生活,一边是他人的生活,要保持平衡。对他人,要体贴,要关心,要帮助,但不能一味地讨好他人,以至于失去自我。

更何况,这个世界上不是我们愿意委屈自己,讨好他人,就能被人喜欢。

我想起闺密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又不是人民币,能让每个人都喜欢我;就算我真是人民币,架不住人家更喜欢美金、欧元,所以,我才不会让自己委曲求全呢。”

闺密是一个爽直的人,毒舌又犀利,骄傲又任性,她会非常干脆地拒绝某个人,毫不留情地回敬他人的恶意。

面对文文,她时常劝解说:“有些人是取悦不了的,有点出息好不好,你就这么缺人爱?”“讨好他人,却无法让自己快乐,这不是傻是什么?更何况,讨好他人,并不能体现你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你应该首先让自己过得更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感觉和美好的生活,如此才能赢得别人的喜欢。”

文文感到不解,便问道:“如果我时常拒绝别人,是不是会得罪人,让自己的人缘很差?”

闺密不以为然地说:“那你觉得我人缘差吗?而你事事讨好别人,人缘又好吗?”确实,闺密的人缘比很多人都好,而温柔、周到的文文却没有那么好的人缘。

当你学会说“不”时,说一次别人不高兴,说两次别人很生气,说三次、四次,你就会发现别人不再像以前那样,他们根本不敢再露出不高兴的神色,而是和颜悦色,和你接触时更尊重你与理解你,你的生活也将变得愉悦轻松。

不必试图去做一个让人人都喜欢的人,你不满足他人,不讨好他人,人生也不会孤独。当你不去做让每个人都喜欢的姑娘时,也一定会有人很喜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