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生的**,苏格拉底毅然保持着自己的尊严,坦然面对死亡,这是一种生命的毅力;面对高官厚禄的**,谭嗣同岿然不动,甘心为革命流尽热血,这也是一种毅力。有毅力的人,从来都不会受到**的摆布。
曾经有一次,洞山禅师问云居禅师:“你爱色吗?”
云居禅师正在用竹箩筛豌豆,听到洞山禅师的问话,他吓了一跳。筐里的豆子洒了出来,滚到洞山禅师的脚下。
洞山禅师笑着弯下腰,把地上的豌豆一粒一粒地捡起来。
云居禅师回想着洞山禅师刚才说的话,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色”包含的范围太大,女色、颜色、脸色及世界一切“物”。云居禅师放下竹箩,心思翻腾,想了很久才说:“不爱。”
站在一旁的洞山禅师看着云居禅师受惊、闪躲的神情,惋惜地说:“你回答问题之前,认真思考了吗?等你真正接受考验时,是否能够从容面对呢?”
云居禅师大声说:“当然能!”然后,他盯着洞山禅师的脸,希望能得到他的回答。可是,洞山禅师只是笑,没说一句话。
云居禅师感到很奇怪,反问:“那我问你一个问题,行吗?”
洞山禅师说:“行。”
云居禅师问:“你爱女色吗?面对**时,你能从容应付吗?”
洞山禅师哈哈大笑,说:“我早就想到你要这样问了,看到她们,我只会觉得她们是美丽外表掩饰下的臭皮囊。你问我爱不爱,爱与不爱又有什么关系?只要心中坚定自己的想法就行,何必在意别人怎么想?”
是啊,只要坚信自己的想法,何必在意他人如何想?
只有经得起**,用坚韧的毅力克制欲望,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而不顾一切,是很难成就大事的。
毅力,是人们为达到预定的目标而自觉克服困难、努力实现的一种意志品质,是人的一种心理忍耐力,是一个人完成学习、工作、事业的持久力。当它与人的期望、目标结合起来后,就会发挥巨大的作用,帮助我们走向成功。
我国古代大医药学家李时珍写《本草纲目》花费了27年;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写《物种起源》用了15年;天文学家哥白尼写《天体运行论》用了30年;大文豪歌德写《浮士德》用了60年,而郭沫若翻译《浮士德》就用了30年;马克思写《资本论》用了40年。历史上,这些有所作为的人,无不具有顽强的意志、坚忍不拔的毅力。
曾几何时,一位教育家做了一个有关毅力的实验。他找来一群孩子,拿来一堆糖果等好吃的东西放在他们面前。教育家告诉孩子们说:“在我离开这里再次回来之前,你们不能吃这些东西,等我回来后才能吃,而且我回来后会给你们更多的糖果。”
这位教育家走后,有些孩子忍耐不住了,就动手吃了这些糖果。这个教育家此后对这群孩子进行持续的跟踪调查,他发现:凡是当初能克制自己,在他回来前没有吃糖果的孩子,长大以后发展前途较好,事业有成。
锻炼抗拒**的能力,就是在培养毅力。当今社会人心浮躁,面对充满**的社会现实,必须提高毅力,坚守操守,守住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