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险不等于莽撞蛮干(1 / 1)

俗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告诉我们:做事要有一定的冒险精神。一味地墨守成规,在事业上将很难有所突破。古往今来,成大事者,无一不具有冒险精神。可是,冒险也不等于粗枝大叶。大大咧咧,不关注细节,这样的冒险只能葬送了自己。

正如前福特汽车公司总裁菲利浦所言:“假若缺乏冒险精神,今天就没有了电源、激光光束、飞机、人造卫星,也没有盘尼西林和汽车,成千上万的成果将不可能存在。如果生活在一个没有冒险的世界里,我们必将面临重重危机。”

福特汽车是一家具有冒险精神的企业,它的创立者亨利·福特是个了不起的冒险家。亨利·福特在制造著名的V8汽车时,明确指出要采用一种新式的八缸发动机,而且这八个汽缸要作为一个整铸模出来。可是实际操作时,很多工程师认为一个引擎装八个汽缸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因此都和福特产生了分歧。

其中一个工程师还以一年的薪水作为赌金,赌这种设计没有人能够完成。

福特和这名工程师签下了赌约,因为他坚信,尽管当时的市场上没有这种车,但不代表永远不会出现,只要多进行改进和创新,一定能制造出来。在福特的坚持下,经过工程师大量的研究和试验,终于设计出了八缸引擎,并正式生产了出来。

到了福特与工程师履行赌约的时候,福特对他说:“你可以领走你的薪水,但看来你不适合在福特公司工作了。”因为在福特看来,一个人如果没有冒险精神,他将永远不会超越自己,最终必然会被不断进步的社会所淘汰。

后来,冒险精神成为福特汽车的重要文化,凭借没有“不可能”的执着态度和敢于创新的精神,福特成为享誉世界的“汽车大王”。

冒险精神是成功者的一个重要素养,但这里的冒险不是盲目的,不是无方向的、不是毫无目的的,需要以谨慎周密的判断为基础。

我们鼓励冒险,但决不提倡蛮干。蛮干一般不会经过考虑,直接行事,也不会考虑到事情后果的严重性;而冒险则是充分认识到事情可能发生的后果,并对将要发生的后果,做好充分准备,即使不能成功,损失也不会太大。

冒险决策之前,不要问自己能赢多少,而要问自己输得起多少。一点儿把握都没有就盲目冒险,闭眼蛮干,胆量越大,赌注下得越多,损失就越大,离成功也就越远。

在做石油事业的富翁中,有一个叫保罗·盖蒂的人。保罗小时候家里很清贫,爸爸在一家小公司上班,工资很低,勉强度日。为了补贴家用,妈妈只能为别人做些缝缝补补的工作,赚些零钱。

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保罗从小就很懂事,学习也很用功,空闲时间就出去打零工。大学毕业后,他用自己打工积攒下来的钱进行创业。几经沉浮后,他仅用500美元就购得了一个矿区用来探测石油。可是,石油的钻探并不容易。一方面,他缺乏资金购买设备,不得不找父亲合作,让父亲投资机械设备,占公司70% 的股权;另一方面,在当时石油开采行业中钻井的成功概率只有5%左右,也就是说钻1000口井,能够获利的很可能只有5口。

当时,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很多,多数石油开采者都抱着一种投机的心态,仅仅凭着对土地的灵感去钻探,总觉得只要努力勘探,一定会出油。跟这些人不同的是,保罗不仅对土地有灵感,还努力学习地质学,仔细地听专家的意见,收集了众多资料。

在工作人员的日夜努力下,保罗成功地挖出了一口日产720桶原油的油井。三天后,保罗·盖蒂果断地将这口油井转卖出去,获得了总利润的30%——11850美元。半个月后,他又将这块矿区转租给其他石油公司,从中获利12000美元,这成为保罗赚到的人生的第一桶金。有了第一次的成功,保罗坚定了对石油行业的信心,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胆量,率领团队又在其他地方挖出了更多的石油。

成功需要冒险,但要是建立在正确的思考与对事物的理性分析上,不能粗枝大叶、闭眼蛮干,也不能只求前进而不管实际,否则,所谓的冒险就成了莽撞。

无论何时,当你准备去进行一次不寻常的行动时,一定要有冒险精神。但在冒险之前,一定要分清楚哪些是敢作敢为,哪些是莽撞蛮干。在行动之前,不要问自己能赢多少,而应该问自己输得起多少。

冒险不是蛮干,而是对一个人胆量、胆识、胆略的考量。它与成功常常结伴而行,要想获得巨大的成功,就要学会冒险。许多成功人士不一定比你“会”干,重要的是他们比你“敢”干。但这种敢干敢冒险必须建立在理性分析、有必胜把握的基础上。冒该冒的险,才是真正地挑战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