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权威,人们大都会无比崇拜。在写作或表达的时候,很多女孩都会使用一些权威性语言或者结论。可是权威也不代表全部正确,提高辨识率、不盲从,才能实现最终的创新。女孩的成长,同样也是如此。研究发现,喜欢打破规则的女孩往往比听话的女孩长大后会更成功。虽然女孩们在智商、家庭背景和教育机会等方面有着不同,不过最显著的非认知类影响因素还是女孩小时候是否喜欢打破规则、是否喜欢向权威发起挑战。
物理学家郎之万给孩子们提出一个问题:“将一定体积的物体放入盛满水的鱼缸,受到排挤,水就会溢出缸外,而放入同等体积的金鱼,水却不会溢出,原因何在?”听到这个有趣的问题,孩子立刻发挥想象力,说出了自己的答案,但都被郎之万否定了。
居里夫人的女儿伊丽娜百思不得其解,便去问妈妈。居里夫人认真想了一会儿,说:“既然想不明白,为什么不亲手试一下,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伊丽娜立刻找来鱼缸,做起实验来。她先把鱼缸注满水,然后小心翼翼地放入一条金鱼,结果金鱼在水中欢快地游来游去,部分水却溢出缸外,缓缓地沿桌面淌到地上……
伊丽娜单纯幼稚,搞不清楚郎之万伯伯什么要开这样的玩笑。
第二天,伊丽娜看到郎之万,有些不高兴地说:“您为什么给我们出错误的题目呢?”
郎之万诙谐地反问道:“难道科学家提出的问题就一定是正确的吗?”
郎之万的问题有着深刻的寓意,就是教育孩子们要破除对权威的迷信;居里夫人的引导是用心良苦的,她没有直接解答问题,而是启发、引导女儿亲自动手实验,自己找出答案,目的是告诉女儿应该怎样对待权威。
生活中,我们应当像郎之万和居里夫人那样,引导女孩大胆怀疑成年人包括权威人士的观点,鼓励她们亲自动手实验,并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不管她的意见是否正确,都要对她们的勇气予以肯定。
敢于挑战权威,本身就是独立思考和富有创造力的表现,这样的女孩,未来有可能大有作为。
◆鼓励女孩质疑权威
思疑是得到新发现的前提,不管最终的结果如何,质疑者都能得到宝贵的经验。哪怕是定论、是权势巨子,同样可以发出质疑。只有在质疑的进程中,女孩才会一步步走向真谛。
有一天,晓彤在家写功课。突然,她拿着练习册跑过来找爸爸,说:“爸爸,我发现了一个错字。”
爸爸看看她手中的练习册,心想:不可能吧,正规出版的图书也有毛病?
爸爸接过书问:“哪儿错了?”
晓彤说:“爸爸,你看这篇文章,讲的是黄河,但黄河是大河,怎么能用单人旁的‘他’呢?应当用宝盖头的‘它’,是不是?”
爸爸想,如果真是对黄河的介绍,确实不能用“他”,但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书中的黄河已经被拟人化了,用“他”也不算错。
爸爸觉得晓彤很专心,发现了这个细节,便夸奖她:“你肯动脑筋,我要表扬你。实际中的大江大河,用宝盖头的‘它’来指代,很正确。可是,这篇文章是一篇童话,黄河一路向前,跟周围的一草一木说了很多话,和人一样,不是实际中的黄河,因此可以用‘他’。”
晓彤说:“对,真正的黄河是不会去跟白杨聊天的!”
爸爸说:“黄河是童话中的一个小顽童,童话经常会借用自然景物的角色来讲述一些故事,很多主人公都是用单人旁的‘他’或女字旁的‘她’来代称。认真查看,就能发现。”
晓彤说:“我弄清楚了。语文老师给我们讲过,我倒忘了。”
爸爸说:“没事啊,发现了这个问题,说明你很专心呀。”
晓彤点点头,表示同意。
“他”“它”的用法,具体的使用情景是不同的,案例中晓彤对这类同音字发出疑问的时候,向爸爸提出了质疑。通过分析,晓彤知道了这几个词的运用语境,她这种敢于质疑书本权威的态度值得任何一个女孩学习。
质疑权威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思考的过程。一旦对某方面提出疑问,女孩就会进行多方思考,以此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而这个思考的过程,就是一个向权威发起挑战的过程。
任何权威都是在对过去的思想和理念产生怀疑继而不断思考的结果,敢于向权威发起挑战,也就多了创新的可能。在女孩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要鼓励她们不畏权威,不要屈从于权威。
◆激发女孩的想象力
有了想象力,才会有创造力。“发明大王”爱迪生曾说过:“想象力永远比知识要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人类的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对思维开发及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想象力是创造能力的翅膀,只有在想象中,才能具有质疑精神。家长要想引导孩子敢于质疑,就要激发她们的想象力。
甜甜很小时,妈妈就重视激发她的想象力,现在不管遇到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她都会想象一番,有时给出的答案还会让大人感到惊奇,甚至一时搞不清楚答案的寓意。
一次,甜甜到邻居田阿婆家玩。阿婆家有个大鱼缸,养着一些鱼。阿婆问她:“甜甜你这么喜欢小鱼,现在阿婆给你提个关于小鱼的问题,看你能不能回答出来。”甜甜点头同意。
阿婆接着说:“如果现在鱼缸里有三条小鱼,死了两条,还有几条?”甜甜眼珠一转,答案脱口而出:“一条都没有了。”阿婆感觉很诧异,原以为甜甜会回答三条或一条,没想到却给出了这样的答案,不禁惊奇地问:“说说看,为什么一条都没有了呢?”
甜甜张开小嘴,说:“鱼缸里本来有三条鱼,死了两条,主人会把死去的两条捞出来扔掉。这时,主人会觉得鱼缸里的环境不适合小鱼生长,就会换其他鱼缸。因此,鱼缸里就没有鱼了。”
看到甜甜思维如此活跃,阿婆不禁一怔,说道:“你的想象力可真丰富!”
妈妈来找甜甜的时候,阿婆将事情告诉了她。甜甜妈妈不以为意,似乎已经习惯了,她知道自己的女儿就是这样,更知道女儿的思维之所以这样跳脱,完全跟自己平时的教育有关。
为了激发甜甜的想象力,她们母女经常玩各种小游戏。包饺子时,甜甜会伸着小手,一边包,一边说:“妈妈,这个饺子好看。”“你说,这个饺子像什么?”“元宝。”晚上,甜甜坐在沙发上吃苹果,妈妈会问:“这个苹果,又大又圆,像什么?”甜甜会接着说:“像圆圆的月亮。”然后,咔嚓咬掉一口,笑着说:“这是一个不太圆了的月亮。”有时候,甜甜在纸上乱涂乱画,妈妈实在看不出个所以然,就问:“画的是什么?”甜甜则会有模有样地指着图画告诉她:“这是房子、这是兔妈妈、这是小花,这是草……”
甜甜之所以能够有极强的想象力,跟妈妈的教育分不开。激发女孩的想象力,确实需要从小事做起,给女孩创造更多的空间,让女孩进行想象。
在每个女孩的头脑中,都有一个丰富的世界,经常问她们某件东西像什么,也是调动她们脑部资源的过程,可以引导她们把眼前的东西与头脑中的某个形象联系起来,开发她们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