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不了孩子完整的家,也可以给孩子完整的爱(1 / 1)

当父母离异,或者一方早逝,孩子的天空就出现了残缺,以至于现在很多人都会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单亲家庭的孩子。然而有能力去爱孩子的爸爸/妈妈,却能够把家庭的破碎带给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让孩子像完整家庭中的孩子那样阳光明媚地生长。

斯坦利·安·邓纳出生在美国白人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18岁与一个来自非洲的留学生老奥巴马结婚,不久生下了黑人儿子,就是后来美国的第44任总统奥巴马。

但是奥巴马的童年可没有享受到父母的宠爱,生下儿子后,为了带儿子,安退了学。在儿子不到1岁的时候,他的爸爸老奥巴马获得了去哈佛大学读经济学博士的机会。于是,他果断离开妻子和儿子去了哈佛。

3年后,安向老奥巴马提出离婚,老奥巴马没有异议。安彻底成了单亲妈妈,在爸妈的帮助下,她重新回到学校读书。虽然一边带儿子一边求学,生活非常拮据,老奥巴马也没有支付过赡养费,但她从来不在儿子面前表现对老奥巴马的愤怒,更没有讲过老奥巴马的坏话。

实际上,每当和儿子谈起他的爸爸老奥巴马,安说的都是他的优点。她对奥巴马说:“你的爸爸聪明,幽默,擅长乐器,有一副好嗓子……”

她还向奥巴马这样解释离婚:我们三个人有三个关系,爸爸妈妈的关系,爸爸和儿子的关系,妈妈和儿子的关系。虽然爸爸妈妈的关系结束了,但这并不影响其他两个关系,爸爸妈妈还是一样爱你。

10岁那年,奥巴马和爸爸见面发生了争吵。安没有站在儿子的一面指责爸爸,而是劝和说:“不要生你爸爸的气,他非常爱你,只是有点固执。”直到老奥巴马车祸去世,奥巴马也只见过爸爸这一次。

奥巴马在父爱缺席的情况下,在内心建立起的却是爸爸的正面形象。并且妈妈描述的老奥巴马的优点,在奥巴马身上都有体现。这一切都得益于妈妈的豁达和智慧。

后来,安带着奥巴马再婚嫁到印尼,生下女儿玛雅,而后又离婚。第二次离婚也没有妨碍安追逐自己的事业和梦想,她带着一双儿女重返美国,开始攻读夏威夷大学的人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拿到博士学位后,安把奥巴马留给爸妈照顾,自己重返印尼,泡在印尼农村搞研究。她在孩子和研究之间,在美国和印尼之间来回奔波。即便是在分离焦虑期,奥巴马表示自己和妹妹也不怎么痛苦,很少抱怨母亲不在身边,因为他们已经得到了妈妈100%的爱。

安52岁时因病去世,奥巴马回忆母亲时总会说:“她是影响我一生的人。”他从小到大看着妈妈工作、读书,养他和妹妹,长大后才知道妈妈和所有人一样,也曾有自我怀疑,也曾害怕,有时候也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但妈妈战胜了那些艰难时刻。他说:“这对我来说也十分具有激励意义,因为那意味着,我也能够克服那些艰难的时刻。”是妈妈让他相信自己能做任何事。

父母离异后,孩子的世界也会跟着分崩离析,并不是因为家庭关系不再完整,多半是因为父母离异后,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日益恶化。一旦父母关系恶化,就很容易把怨气撒在孩子身上,或者有意无意地在孩子面前说对方的坏话。甚至双方赌气不履行抚养孩子的义务,直接甩给老人。即便是没有这些出格的言行,敏感的孩子仍然会认为父母离婚是因为自己不懂事、不讨大人喜欢而造成的,进而产生内疚心理,心灵开始蒙上阴影。

如果父母离异,就必须要给孩子更多的关爱,以消除不完整家庭的不良影响,让孩子拥有健全的人格。只要父母给予足够重视,采取正确有效的手段,就能消除现实中存在的很多问题。

首先,要适度地和孩子说明离婚的真相。很多家长在离婚后都不愿意告诉孩子离婚的真相,或者是关于自己的离婚不对孩子做任何解释,认为这是大人之间的事情,和小孩子无关。其实,这样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家里由原来的三个人突然变成了两个人,孩子作为家庭中的一分子,有权知道父母离婚的原因。如果父母不对孩子做任何解释,孩子无法接受,也会胡乱猜疑家长离婚的原因。

其次,一定要避免说对方的坏话。单亲父母最愚蠢的做法就是掩盖或是扭曲离异的真相,很多家长在离婚之后会对孩子说:“你妈妈嫌弃爸爸穷,不和我们过了。”“你爸爸在外面有了别的女人,不要我们了。”……

这样说也许可以让孩子永远都站在自己这一边,但也会在孩子的心里播下仇恨的种子。所以即使孩子主动说爸爸(妈妈)坏话,另一方也要及时给予纠正,比如“你爸爸很好的,虽然他有了新家,但他还是爱你的”。

再次,就算离异了也要带着孩子经常聚一聚。很多夫妻在离婚后就变成仇人,老死不相往来,甚至也不允许孩子和另一方见面,这样做只会让孩子的内心变得越来越孤单,自卑的情绪越来越重。所以,适当的时候两个人可以带着孩子聚一聚,以满足孩子父母都在身边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