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现代教育拼的就是父母。这里的“拼”,指的不只是父母的经济实力,更重要的是父母的见识,尤其是父亲的见识。
当儿子梁思成因学业遇到瓶颈无法突破而焦虑时,父亲梁启超发现孩子是一心沉浸在建筑画图中,于是梁启超就用趣味性的说法点拨孩子:对待学问除了专一也需要博杂,只有做到眼界开阔,精通多种学识才更容易成功。
梁启超用篮球给儿子做了最好的讲述,大意是:一张皮子做不成一个完好的球体,只有把一块块不同的皮子拼起来,才能拼出篮球。你不应该只钻研建筑画图,还应该扩展下人文科学。
梁启超显尽一位父亲的眼界与智慧,而梁思成在父亲的谆谆教导下,成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建筑学家。
一位有眼界的父亲会成为孩子终身的良师益友,一位随时能观察到孩子变化,及时帮孩子打破迷茫困惑的父亲。
那么,什么叫有见识?有见识的父亲又是什么样?
林语堂说:“博学的人不一定有见识。”他认为,任何一个时代都有许多事实,要搜集事实和详情是容易的。但如果没有见识,在判断历史人物事件时,就无法表现出深刻的理解力,更无法提出别出心裁的独特见解。所以,真正有见识的人不仅仅必须有广博的知识,更应该具有独立的判断力,用林语堂的话说就是“必须不受任何社会学的,政治学的,文学的,艺术的,或学究的胡说所威吓,才能够有鉴赏力或见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认为“学而不思”比“思而不学”更危险,他一定是见过了很多“学而不思”的学生,所以才提出这个警告。今天,作为一个父亲,有见识的表现就是有自己的判断力,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有自己的见解,而非一味人云亦云,盲目跟风。
没有见识的父亲总是在拼尽全力给孩子提供荫庇,希望孩子在未来的道路上受到的阻力越少越好,生怕没有自己做拐杖,孩子就会摔倒。而真正有见识的父母,是帮助孩子学会自己成长。
2018年,作为应届生的王蕴高考成绩623分,比状元仅差3分,他优异的成绩引得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纷纷递来橄榄枝。而这并不是让人们惊叹的关键,关键是王蕴出生时因早产损伤视网膜,4岁时就已完全失明。
王蕴虽然完全看不见,但他有一对睿智有见识的父母。他的父母始终坚持把王蕴当作普通孩子对待,培养他独立自主的能力,并且为他提供更多的体验。
王蕴的父亲说:“我们并没有把王蕴当作一个特殊孩子,作为家长,我们要培养他独立自主的能力,为他提供更多的体验。”8岁开始,他就跟着父亲学游泳,后来又在父亲的铃铛声引导下学会了骑自行车。父亲还带他学习弹钢琴、吹笛子,他在小学时就考了竹笛十级,钢琴八级。父亲甚至还带他尝试户外越野挑战等常人认为盲人根本不可能参与的活动。2016年父子俩参加了“半马”,并且打算挑战“全马”。
这使王蕴从没有因为自己是盲人就觉得和他人有区别,更没有因为自己是盲人而自卑。他甚至对小伙伴说:“我看不见,你别害怕。”
王蕴在高三开学典礼上说:“如果你认为‘盲’只是你的一个特点,而不是缺陷,勇敢挑战自己,也许有一天你可以为你的‘盲’而自豪!”
在父母的引导下,王蕴成长为一个阳光灿烂的小伙子,他创立了“逆光翱翔”公益团队,帮助更多的盲童自信地走出家门。
父亲的眼界会成就孩子的境界,父亲见多识广、多学博智,孩子就不甘愿平凡。比起给孩子引路,放手让孩子自己走路更加困难。见过世面的父亲懂得,人生路漫漫,未来还要靠孩子自己去开拓。这种父亲带给孩子的不只是视野和眼界上的差距,更多的是在其正确的引导下,孩子在完善自我的同时变得更加独立、自信。
父亲见识过更优秀的人才,就会引导孩子向着更高的台阶进发,而不是驻足于现在的成就而沾沾自喜。
父亲见识过更广阔的世界,就会鼓励孩子去看看外面更大的世界,而不是甘心做一只井底观天的青蛙。
父亲见识过更多的人间疾苦,就会教孩子更加淡定地看待挫折,而不是遭受一点风雨就怨天恨地。
父亲的学历和财力,能给孩子一个更高的起点。但真正能让孩子走得更远、决定孩子未来高度的,一定是父亲的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