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父母”如何平稳落地(1 / 1)

在本节开始之前,先来问各位父母一个问题: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你是否拥有很强的控制欲呢?

你是否希望每一件事情都为孩子安排得妥妥当当呢?

你是否经常违背孩子的意愿而私自替孩子做决定呢?

……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可能就是传说中的“直升机父母”。那么,何谓“直升机父母”呢?“直升机父母”的说法最初起源于美国,是指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太过于无微不至,他们的行为就像一架盘旋于孩子头顶的直升机,视线紧紧追随着孩子的脚步,时刻准备着对孩子进行照顾、监督和指导,生怕一个转身孩子就会出现闪失。

与美国的“直升机父母”相比,中国的直升机父母表现往往过犹不及。除了牢牢掌控孩子的一切动向外,他们也会毫不吝啬地给予孩子关爱,最显著的一大特点就是:为了孩子的一切劳心劳力,哪怕再苦再累也值得!打个比方,如果孩子学走路摔跤了,普通家长可能会鼓励孩子勇敢地站起来接着走下去,但“直升机父母”则会直接抱起孩子,嘘寒问暖。

一般来说,“直升机父母”主要分为三大类:生活上的“直升机父母”,事必躬亲地照顾孩子的一切饮食起居;学习上的“直升机父母”,不尊重不征求孩子的兴趣爱好,独断专行地替孩子安排补习班、制定学习任务;人际交往上的“直升机父母”,不问青红皂白替孩子摆平一切矛盾,替孩子强出头。

“直升机父母”的内心往往都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恐惧感,会过度忧虑孩子的安全,杞人忧天地担心孩子离开自己会得不到很好照顾。于是,“直升机父母”在这种担心与焦虑中,便逐渐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一味地事事包办、过分保护,不仅导致孩子丧失自理能力与成长空间,引发孩子悲观厌世、逃学叛逆的心理,更容易造成孩子遇事蛮横无理、冲动暴躁的不良性格,以至于孩子踏入社会与职场后,无法与他人进行正常的沟通与交流,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父母心力交瘁,孩子压力山大。

思思今年刚满十岁,可是她比大人还要忙。除了日常的上学之外,周末她还要不停地穿梭在英语、古筝、作文、舞蹈这四个培训班之间。而每次上课,妈妈都寸步不离地陪着,回到家后,妈妈还要随时抽查当天所学的内容,以此来巩固思思的学习,希望思思能学以致用,成为一个多才多艺的孩子。

可最近,妈妈发现,给女儿报了那么多培训班,英语与作文成绩不仅没有进步,反而退步了。而且思思每天作业完成的时间也越来越晚,但仔细询问老师,老师却说并没有额外增加作业量。看着孩子每天故意磨磨蹭蹭地拖延时间,思思妈妈气不打一处来,觉得孩子实在是太不争气了,并动手打了思思一顿。哪承想,思思竟然哭着说,妈妈一点也不爱她,还威胁父母说要离家出走。

纵观思思的行为,不难发现,孩子其实是在用一种“磨洋工”的消极方式来与家长对抗。因为她知道,就算自己早早地把作业完成也不可能得到自由活动的时间,那么,与其做完作业被父母不停地安排做其他事情,倒不如自娱自乐边玩边做来得痛快。由此可见,“直升机父母”一味地给孩子施加压力,不一定会获得期待中的美好,过度的拔苗助长,只会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反而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所以,如果你真的爱孩子,为孩子的现在与将来着想,那么,就请抛弃直升机的禁锢与枷锁吧,别再做“直升机父母”了。问题是,不做“直升机父母”的他们,又应该如何平稳落地呢?

首先,父母要从观念上进行自我转变。只有观念转变了,思想与行动才会紧跟着转变。所以,父母不妨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孩子一步一步地进行尝试,而父母要做的,就是在旁边进行提点与指导,慢慢地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与处理事情的应变能力。

其次,给予信任与支持,趁早对孩子放手。“直升机父母”在生活中往往把孩子当作生活的重心与全部,却忽略了孩子已经逐渐长大了的事实。虽然爱孩子,但这种爱却太过于沉重,容易让人产生窒息的感觉。

当孩子渐渐长大,其心理与行为都会发生改变。此时,父母不妨试着早日放手,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与支持,让孩子在正确的轨道上自由活动与发展。放手并不是代表不管,而是努力在亲子关系中寻求一种轻松快乐的教育方式,因为有时候父母的不管不顾恰恰就是激发孩子努力向上的动力。

成长是需要不断实践与体验的,父母若想让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人,那么就必须放弃“直升机父母”的教养方式。因为你的“直升”,并不等同于孩子能力的提升,所以父母要做的就是早日转移生活的重心,以正确的观念和方式来引导孩子,让孩子放飞心灵自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