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没有画画天赋,即使再感兴趣,也不会有多大的作为。”
“宝贝,你的四肢不够协调,就算继续跳舞,以后也成不了舞蹈家。”
“你的嗓音不够优美,练习再多,也无法弥补嗓音上的劣势。”
……
相信很多孩子都在父母面前表现过对某一样事物很感兴趣的举动。然而,绝大多数父母并不会轻易表态,而是会分析孩子的自身条件、实际情况,再选择是否要支持孩子的这一兴趣。甚至,很多父母会仗着自己的人生阅历和经验,以“爱”的名义为孩子规划好未来的道路,替孩子选择适合他们学习的兴趣爱好。
从表面上看,父母这样做是帮助孩子少走弯路,但事实上,这样的行为并不是爱,并且极有可能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孩子虽然年纪尚小,但却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喜好,父母的强加干涉和强制要求,只会令孩子感受到失望与对他的不尊重。
阿姆斯特朗是登月第一人。他从小就对浩瀚无垠的宇宙感兴趣,并总爱对他的小伙伴们说些他对宇宙的想法,他那不切实际、天马行空的想法让他的小伙伴们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小疯子”,就连一些大人在听到他离谱的想法时,都会忍不住劝他的母亲管一管他。
然而,阿姆斯特朗的妈妈并不在意,反而会自豪地说:“这是我孩子的兴趣爱好,我为什么要扼杀他的兴趣爱好呢?”她不仅不制止阿姆斯特朗对宇宙的兴趣,反而会买许多有关宇宙的书籍让阿姆斯特朗看,加深他对宇宙和太空的兴趣。
有一天,妈妈正在做午餐,她突然听到阿姆斯特朗大叫一声,随后又是一阵巨响。妈妈有些担心,就大声问:“孩子,发生什么了吗?”
阿姆斯特朗并没有回应。
这让妈妈不禁担忧起来,她放下手中做了一半的午餐,快速走进阿姆斯特朗的房间,看见阿姆斯特朗戴着头盔,穿着鞋子在**来回漫步。妈妈并没有责怪阿姆斯特朗将床单踩得脏兮兮的,她只是不解地问:“你在干什么?”
阿姆斯特朗并没有看妈妈,而是自顾自地说:“我刚刚乘坐一架宇宙飞船前往月球,飞船降落月球后,我登上了月球,现在正在月球上行走。”
妈妈听后恍然大悟,她笑着说:“那好吧,你可以继续在月球上探索,不过探索完了记得要返回地球吃美味的午餐。”
阿姆斯特朗一脸苦恼地说:“妈妈,我现在在遥远的月球,根本听不见在地球上的你说什么。”
妈妈不仅没有恼怒,反而“噗嗤”笑出声,然后做出一系列驾驶宇宙飞船登上月球的假动作。她将刚刚叮嘱阿姆斯特朗的话又重复一遍,得到阿姆斯特朗的回应后,又驾驶“宇宙飞船”飞回“地球”继续做午餐了。
因为妈妈的宽容与理解,让阿姆斯特朗对太空的兴趣一直持续到长大,并将登月定为了自己的梦想。后来,在妈妈的鼓励与支持下,他努力学习,成为第一批被国家招收的太空人。后来,阿姆斯特朗真的成为一名宇航员,并实现了自己的登月梦,成为全地球人的英雄。
阿姆斯特朗之所以会成功,是因为他的妈妈无条件地支持他的兴趣,并鼓励他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在这个世界上,相信与阿姆斯特朗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孩子不在少数,他们或许也会戴着头盔,脚上穿着脏兮兮的鞋子在**表演太空漫步。绝大多数父母看到被踩脏的床单时,第一反应是让孩子立即下床,并指责孩子为什么要穿着鞋子在**乱踩,最后还会告诫孩子不要再穿着鞋子在**玩耍。可是,在孩子们眼中,没有太空装备还怎么在太空中漫步呢?甚至,当孩子表现出对太空、对宇宙感兴趣时,会有父母觉得不可思议,然后勒令孩子现实一点。父母的强制干涉不仅扼杀了孩子的兴趣爱好,更扼杀了孩子的一个梦想。
父母在干涉孩子的兴趣爱好时,有没有考虑过孩子心里的感受与想法?孩子会认为,爸爸妈妈是独裁者。久而久之,孩子会生出逆反心理,不仅会反感父母的管制,而且还会和父母对着干。
父母需要明白,孩子对什么感兴趣是他个人的权利,因为他们是有独立人格的。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支持孩子发展自己喜欢的兴趣爱好。要知道,当孩子沉迷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他往往会拼尽全力、全力以赴,哪怕最后不会取得多大的成就,他们也会满足。相反,倘若父母强制干涉或要求孩子放弃他的兴趣爱好,改学其他不喜欢的项目,那么孩子一定会消极对待。
所以,当孩子告诉父母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时,不要急着为孩子分析这项兴趣爱好的功用,应该告诫孩子这是他自己选择的兴趣爱好,即使身为父母也没有权利干涉。此外,父母也要鼓励孩子坚持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做到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