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让孩子“言轻”,孩子便“人微”(1 / 1)

“妈妈,我们去哪儿?”

妈妈没有回答。

“妈妈,我想去游乐场玩一会儿。”

“不行。”

“那我们能去广场看小丑表演吗?”

“不能!你怎么那么多话呢!我都快被你烦死了!”

小女孩低着头不再说话,默默地跟在妈妈身后。

如果在街上看到这样一幅场景,作为父母的我们,心里有什么感受?相信很多父母都很气愤妈妈这种刻意忽视、不耐烦的行为,也会为小女孩的被拒绝和失落感到心疼。现在,将目光放在我们与自己的孩子身上,曾几何时,我们是否也对孩子忽视或做出过不耐烦的举动呢?

当孩子鼓起勇气对父母提出一个不过分的小要求,作为父母的我们是怎么处理的?是帮孩子实现,还是忽视拒绝?一次、两次的否决,对忘性大的孩子来说并没多大影响,因为过一段时间,他们就会忘记这些不愉快的记忆,依旧是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可是,当孩子被拒绝十次、百次、千次呢?孩子的心是敏感的,自尊是脆弱的,这么多次的拒绝无疑会给孩子的心灵留下不可磨灭的伤害。

从客观上看,这样的孩子会给我们一种“人微言轻”的感觉。什么是人微言轻,就是没有地位,说话没有分量。在现代家庭中,很多孩子其实都是处于一个人微言轻的地位,只不过许多父母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但父母需要明白,正是因为父母让孩子言轻,孩子才会变得人微。而长期让孩子处在“人微言轻”的环境中,会给孩子带来许多危害。

首先,会令孩子自卑。当孩子同父母说话时,每一次回应给他的不是拒绝,就是无视,会令敏感的孩子思考:我的爸爸妈妈是不是不喜欢我?可如果喜欢我,为什么又不听我说呢?长此以往,孩子会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变得不敢说话,不敢与外界接触,从而变得自卑与内向。

其次,会令孩子叛逆。湖南卫视有一档名为《变形记》的节目,这档节目讲述的是城里小孩来农村小孩的家中生活一段时间,农村小孩去城市小孩的家中生活一段时间。通常情况下,城市小孩都很叛逆,性格偏激易怒,而农村小孩则听话懂事。

其中有一期,节目组邀请了一位非常帅气的城里小孩。孩子的爸爸妈妈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境非常优越。然而,这样一个优越家庭环境教育出来的孩子浑身上下都是毛病。孩子小小年纪就辍学,抽烟,没礼貌,对父母咆哮,等等。

有一次,孩子和他的父母发生了争吵。孩子问:“你们给了我什么了?”爸爸回答:“给你吃,给你穿,给你用了。”孩子又问:“那你们有给我爱吗?”这句话让孩子的父母哑口无言。

原来,孩子对自己的未来很有想法。他有自己想努力考上的学校,有自己特别喜欢的专业,有自己很喜欢的兴趣爱好,有想要交往的朋友,有想要去冒险的地方……然而,每当他向父母提出自己的想法时,得到的都是父母的否决和父母为他规划好的一切。

父母每一次的否决与无视,造成了孩子的人微言轻。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会非常压抑,继而会用愤怒与叛逆的方式与父母对抗。

此外,还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积极性对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支撑孩子去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向着光明积极向上。但积极性又特别脆弱,父母的每一次否决与无视都是在削弱他们的积极性。缺少积极性,孩子的生活是灰暗的。

意识到孩子在“人微言轻”的环境中生活的危害后,父母又该如何为孩子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呢?

父母要尊重孩子,给予孩子平等的话语权。孩子如果有话说,父母不妨听一听孩子要说什么。如果孩子说的话合理,不妨顺从孩子;如果孩子说的话不合理,可以用适合的方式去劝导孩子。决不能站在比孩子高的高度上,对孩子说一些诸如“你知道什么”“你什么也不懂”“你乱插什么嘴”等这类打击孩子自尊心、伤害其心灵的话。孩子虽然年纪小,但他们的心有时候比成人还敏感,这些话在他们心里有时候会存在一辈子。所以,不想孩子人微言轻,首先就要给予孩子基本的尊重与话语权。

父母要耐心对待孩子,与孩子多交流。不可否认,现今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在外工作了一天,身体、精神无疑是疲惫不堪的,但这并不是我们用来忽视或呵斥孩子的理由。哪怕再忙再累,也要耐心地对待孩子,要耐心地听孩子说,耐心地对孩子说。多多与孩子交流,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注,继而感受到爱。

著名哲学家贝克莱说过:“存在即是被感知。”想让孩子有存在感,就要聆听孩子的言语,观察孩子的表情,理解孩子的感受。只有父母看重孩子,孩子才不会感觉人微言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