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可很多父母的爱却没有了界限感,把自己的爱变成了对孩子的过度管制、过度保护。他们一心想要包揽孩子的一切,一心想要“用整个生命来对待自己的孩子”。
然而,对于孩子来说,这样的爱却是一种灾难,让孩子完全没有了自我,并且承受着父母管制的折磨和煎熬。
日前,一部讨论家庭教育的电视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热议,其中《妈妈的遥控器》这一单元更是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父母们的偏执教育。这位妈妈是非常爱孩子的,丈夫出轨之后,她费尽心力才赢得了儿子的抚养权。
单亲妈妈独自一人抚养孩子,还要为两人的生活而奔波,可想而知是非常辛苦和心酸的。然而,这位妈妈的做法却真的无法让人爱得起来,因为她表现出了对孩子极端的控制欲,并且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故事一开头,这位妈妈就表现出了强烈的偏执,在和自己老公谈判离婚时,她通过奋力反抗,终于夺回了孩子的抚养权。之后,她认为儿子是自己唯一的依靠,只有儿子才能给自己的心灵带来安慰。于是,她把儿子当成是生活的全部,只允许儿子按照她的想法和意愿去做事,甚至人生道路。否则,她就觉得儿子像丈夫一样背叛了她。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得到了一个可以操控时间的遥控器,只要按一个按钮,时间就会回到她想要回到的时候。接下来,这个遥控器就成为她操控儿子,让儿子按照自己意愿行事的最好武器。
一旦她觉得儿子的做法不符合自己的意愿,她就反复地按返回键,让孩子一直停留在这一天。在这一天内,她让孩子一次次地修正自己的行为,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只要孩子稍有反抗,这位妈妈依旧会让他重新来过,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和状态:
儿子考试成绩差,她选择让孩子重新来过,一次、两次……十次,直到考出令人满意的成绩;
儿子上补习班,跟不上学习的进度,她会让孩子重新学习这一天的内容,直到赶上别人的进度;
儿子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她让孩子重来,故意让两人成为相见不相识的陌生人;
……
一个孩子就这样生活在妈妈的控制之下,不能有自己的思想,不能有独立的行为,更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且,在妈妈的遥控之下,他要不断地重复着某一天、某一件事情。可想而知,这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啊!
在一次次倒带中,他成了妈妈希望的样子:一个光鲜亮丽的成功人士,一个言听计从的妈宝男。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自己的初恋,并且被女孩儿那轻松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所打动。于是,这个孩子决定逃离妈妈的束缚和管制,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这唯一的意愿和想法也被妈妈给无情地击碎了——妈妈不肯放手,不停地按下遥控器,阻止着孩子离开。
终于,这个孩子再也无法忍受这一切,决定用死亡来反抗妈妈!他希望能用自己的生命来获得最终的自由!然而,他想错了,他连这个自由都失去了!妈妈不停地按下遥控器,让孩子回到他还没死的那天。结局就是,这个孩子永远生活在妈妈遥控的阴影之下,如傀儡一般没有自我。
故事中,那个孩子的人生是可悲、可叹的,然而这位妈妈人生就开心和快乐吗?答案是否定的。这种没有界限的控制和管教,让孩子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无法独立地走自己的人生,也让她自己失去了自我和完整的人生。
不管是对于孩子还是对于父母来说,这都是一种悲剧和灾难。它使得本来是最亲密的母子关系变得水火不容,更让这个家庭彻底地崩溃。孩子对于父母的情感已经没有了爱和尊重,只剩下了怨恨,父母对于孩子的爱也变成了偏执的控制欲。
我们说,每个孩子的生命虽然是父母带给的,但是他们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从呱呱坠地那天起,便逐渐有了自己的思想和灵魂。父母可以保护他们、管教他们,却不能左右和控制他们。一旦父母不放手,让自己的爱没有了界限感,那么这份爱就会变得越来越沉重,最终阻碍孩子人格的发展、人生的完整。
相反,如果父母敢于放手,让孩子做好自己,孩子对于父母的爱不仅不会消减,反而变得更加浓厚。父母越是放手,孩子的思想就越是自由,人生就更加精彩。
梁启超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可我们也知道,抛却这些光环,他更是一位非常好的父亲。他有九个孩子,每个孩子都被培养成某一领域的卓越者。我们最熟悉的长子梁思成是著名建筑学家,长女梁思顺是诗词研究专家,三子梁思忠清华大学毕业,后在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和西点军校学习,五子梁思礼是火箭控制系统专家……
他的孩子之所以个个都拥有出色的人生,就是因为梁启超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从来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而是尊重孩子,敢于放手。在他看来,自己有一定的人生阅历,可以给孩子一些建议。对于这些建议,如果孩子认同,那么他会给予极大的帮助和指导;如果孩子不认同,他则会鼓励孩子放开手脚大胆去做,让他们去完成自己的梦想。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最好的养育就是手放开,不要让没有界限的控制和“爱”成为孩子人生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