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位老教授做过一个实验:他给自己的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并将这些学生分成三组。他对第一组学生说了许多表扬和赞美的话,并肯定他们的能力,鼓励这些学生尽快完成任务;对第二组学生,他恶语相向,说了很多斥责和批评的话,并对学生的能力进行了否定;对第三组学生,他不管不问,任由他们发展。
这三组学生,哪一组率先完成了老教授布置的任务呢?
答案是受到表扬的第一组。其次完成的是受到否定与斥责的第二组,而受到忽视的第三组则一点进展都没有。
从这个实验中,我们不难看出,用欣赏、赞扬的目光去看待孩子,可以让孩子增添动力,变得做事积极,而用否定的目光去看待孩子,会激发孩子的潜能,同样能让孩子变得积极向上。但两者相比较,用欣赏的目光去看待孩子是最合适的,因为一味地指责和批评会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在孩子的心里留下阴影。而不闻不问,则会令孩子迷茫,失去前进的动力,难以找出人生的方向。
每一位父母都该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在与孩子相处时,是欣赏孩子居多,还是指责孩子居多呢?再思考一下,用欣赏的目光去看待孩子与用指责的目光去看待孩子又有哪些不同?毫无疑问,用欣赏的目光去看待孩子,不仅能塑造孩子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性格,还能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而用否定与指责的目光去看待孩子,会使孩子的性格越来越阴郁、孤僻,对亲子关系伤害极大。
想要与孩子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想要让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那么就该用欣赏的目光去看待孩子。而在孩子眼中,父母的欣赏是最基本的爱。
小敏是一个内向的女孩,每次与人说话时,声音都低得跟蚊子的嗡嗡声一样,说不上两句,脸上害羞得一片通红。起初,小敏的妈妈没多在意,觉得孩子长大一点,就会外向一点。哪想到,小敏上学后,她变得越来越腼腆,表现为:不敢与同学们说话、回答老师问题时总是低着头不说话、同学与她交谈时都只说几个字。
种种现象都让小敏妈妈担忧不已。她觉得,孩子这样的性格将来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只是,该怎么帮助孩子变得性格外向、活泼开朗呢?为此,小敏的妈妈去咨询了心理老师。
心理老师对小敏妈妈说:“孩子之所以会腼腆内向,多半是因为自卑造成的。想要让孩子变得乐观开朗,就要用欣赏的目光去看待孩子,不吝啬对孩子的赞美。”
小敏妈妈听后,不禁陷入了沉思:小敏怎么会自卑呢?
原来,小敏的成绩向来不好,每一次考试过后,妈妈都会批评她。每年过年回老家拜年时,亲朋好友都会询问小敏的学习成绩,然后又会聊起哪家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小敏听后,会不自觉地将自己与成绩好的孩子做对比。有对比就会有伤害,小敏的自卑就是由此而来。她渐渐变得不爱说话,仿佛要把自己变成一个隐形人。似乎这样做,就自以为大家不会再关注她,继而询问她的成绩。
小敏妈妈找到原因,她等待机会准备夸奖孩子。
期末考试成绩出来后,小敏的成绩依旧刚刚及格。在往常,小敏的妈妈一定会表现出不满。不过这一次,她夸奖了小敏。
“小敏,妈妈从来没有发现,你居然写了一手漂亮的钢笔字。你的字拿去比赛,一定会获得一个不错的名次。”
“这一次分数虽然考得不高,但跟上一次比,有了很大的进步。妈妈相信,你下一次一定能考得更好。”
“小敏,你好厉害,这道题目是超纲题,你居然做出来了!”
……
小敏本来准备好接受妈妈的批评和指责了,哪想到妈妈不仅没有责怪她,反而还夸奖了她!听着妈妈的夸奖与鼓励,她圆溜溜的大眼睛闪烁着愉悦的光芒。她更是主动地对妈妈说:“妈妈,我会再努力进步的!”
听完小敏严肃的保证,小敏妈妈的心忽然一颤。这一刻,她才真正明白,每一个孩子都该用欣赏的目光去看待,因为欣赏可以让孩子变得更好。此后,小敏妈妈会时不时地夸奖小敏,小敏也变得爱笑,变得乐观开朗,变得愿意与人主动交谈了。
对孩子来说,他们的心灵都是脆弱敏感的。有些话,在成年人听来不觉得有什么,但孩子听后会格外在意,继而心里难受。而难受的表现有不爱说话、暴躁易怒,等等。尤其是这些消极的话由孩子最亲近的人说出口,对他们造成的伤害与影响更大。
每个孩子都需要自信,而夸奖、表扬、鼓励是增加孩子自信的催化剂,用欣赏的目光去看待孩子,是每一位父母都该掌握的事。那么,父母该怎么用欣赏的目光去看待孩子呢?答案是放大孩子身上的优点。
一位高明的父母,他会欣赏孩子身上最不起眼的优点,并且会放大这一优点,用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就比如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他在美国读书时,动手能力特别差。当时,很多同学都开玩笑说:“实验室哪里发生爆炸,哪里就有杨振宁。”要知道,作为一名物理研究生,如果实验能力差,通常意味着这个学生没有前途。当时,一位物理大师却看中了杨振宁的“长处”——试验能力差,但分析能力一流。在这位物理大师的悉心培养鼓励夸奖之下,杨振宁才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最终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判断一个孩子的好坏,并不取决于一个或几个方面。只要父母用欣赏的目光去看待孩子,就会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长处和优点。从此刻起,不要吝啬自己对孩子的赞美与夸奖,让孩子清清楚楚地明白,他也是一个优秀的孩子。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优秀,孩子才会变得更加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