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出了选择项,设定了评价指标,便准备要进行选择了。最后,剩下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决策=决定。那么,具体如何去“决定”呢?需要留意哪些地方呢?
你被委任负责公司职员集训的事宜,最终的备选地点剩下“箱根”和“八岳”,现在要评价哪个更好并进行提案。你考虑了评价指标,罗列出以下四点。
·哪个地方更便于集中进行讨论(效果)
·哪个地方价格更低(成本)
·哪个地方更近(便利性)
·哪个地方可以在周边游玩(活动)
假设在“箱根”预留的住宿地点的会议室以及网络条件齐备,讨论的环境比“八岳”的住宿点更优;成本方面,两者相同;便利性方面,同事们大多住在市中心附近,所以“箱根”更加方便;活动方面,“八岳”的游玩资源更加丰富。
如果评价好=3分,一般=2分,把每个评价指标量化的话,计算结果如下。
因为合计分数是“箱根”更高,所以你把“箱根”作为备选地点进行提案。
关键点1. 根据每个评价指标进行评价
关键点2. 计算合计分数
1. 根据每个评价指标进行评价
根据每个评价指标,对选择项逐一进行评价。这里要考虑两点:评价指标作为一个指标是可以的,但要定义清楚“根据什么选定这个指标”,以及评价的标准是怎样的。
首先关于定义。本次我们在评价效果的时候,以“能够集中进行讨论”为标准,把会议室和网络环境等要素作为评价对象。除此以外,会议室是否有“多个”可用、投影仪等用品是否齐全等要素也可以考虑。
另一方面,如果目标效果是“形成整体感”,那么会议室的必要条件就与刚才不同,大家能否汇聚一堂将成为重点考虑对象。作为评价指标,列举出“效果”这一项很容易,但仅仅这样是不充分的,“效果具体是指什么”“用什么要素来评价”,这些都需要具体考虑。
关于如何评价,也需要有标准。有一种思路是给更有优势的一方加分,也有一种思路是对满足了一定标准的要素给予相同的评价。
在刚才的例子中,便利性方面,因为箱根离市中心更近,所以视作更加便利。这就是给更有优势的一方加分的思路。另一方面,假设从市中心到两个地点的用时分别是两小时和三小时,而只要在三小时以内就算作同等条件,那么对两个地点的评价就没有差异。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去设定评价的标准。
2. 计算合计分数
根据每个评价指标进行评价以后,就要进行量化,计算合计分数。这里的关键点是如何对评价指标进行量化。
刚才设定评价分数为:好=3分、一般=2分,而如果设定评价分数为:好=3分、一般=1分的话,评价为好的项目越多被选中的可能性就越大。另外,刚才评价时分为好和一般这两个等次,其实也可以分为非常好、好、普通这样的三个等次。要考虑好每个等次的评价可以得几分、应该分为几个等次进行评价。
练习题
解决某个问题的方案有两个,分别是方案A和方案B,从效果、成本、速度、风险这四个评价指标进行评价的结果合计是同分,难以分出高低。现在需要在这个状态下决定采用哪个方案,如果是你的话,会如何决定呢?请进行思考。
解答
有几种考虑方法。
例如,如果效果是最重要的,那么可以采取着重考虑它的思路。将每个项目的评价标准量化、进行合计的方法,其前提是“效果”“成本”“速度”“风险”这四个评价指标的权重是相等的。如果在四个指标之中最重视的是效果,那么可以只对效果的分数乘以1.5之后进行评价。
还有一种跟刚才的思路相近的方法是从指标中选出重要项目。两者的不同之处是,前一种方法是突出有积极影响的要素,而后一种方法是有针对性地评价负面要素。
在这里,可以使用尽量回避“风险”的考虑方法,避免最坏的情况发生。
虽然最终是只看重一个评价指标,但从流程上说,并不是一开始就以这一项来断定结论,而是根据两个方案不相上下的情况进行考虑的。这里并没有直接只用“风险”来进行评价。
最后,我们想想可以决定选方案A还是方案B的新评价指标。
因为方案B各方面得分都很均衡,所以选择方案B也是一种思路。到目前为止,我们设置了“效果”“成本”“速度”“风险”这些评价指标,对方案A和方案B分别进行了评价,但此前的评价指标里面没有“表现是否均衡”这个标准。也就是说,现在要设定新的评价指标去决定选择方案A还是方案B。
根据每个评价指标进行评价、量化并计算合计值,这从程序上来说很简单,但对评价指标如何定义、如何量化、如何分配权重等,要考虑的因素涉及很多方面。
STEP UP!
最后,为大家介绍一下利用期望值和概率来进行决策的方法。
现在有A计划和B计划,根据环境变化程度的不同,预测的效果会不一样。
A计划是配合变化的环境而制订的计划,如果环境变化较大,成果值就会有500;如果环境变化没那么大,成果值就只有100。
B计划是能够应对环境变化的措施,如果环境发生了变化,那么虽然达不到A计划的成果值500,但是成果值也有400;另外,即使环境没有太大的变化,成果值也有300。
我们从左边开始,按照发生的顺序来表示。首先有A计划和B计划,所以分成两个选项。其次,在分别选择了这些计划以后,环境既有可能“变化”,也有可能“不变化”,所以可以生成下一个分支。最后,把这四种状态的成果记录下来,准备就完成了。
成果值500 选择A计划、环境变化时的成果
成果值100 选择A计划、环境没有变化时的成果
成果值400 选择B计划、环境变化时的成果
成果值300 选择B计划、环境没有变化时的成果
接着,我们考虑环境变化与否的概率,把采用A计划或B计划时的期望值计算出来。
假设环境变化的概率是50%,那么
A的期望值是 500×50%+100×50%=300
B的期望值是 400×50%+300×50%=350
因此,B的期望值更高,考虑选择B计划。
假设环境变化的概率是70%,那么
A计划的期望值是 500×70%+100×30%=380
B计划的期望值是 400×70%+300×30%=370
这种情况下,结论是选择A计划更好。
这种被称为决策树(Decision Tree),是有意识地把可能发生的事件分为选择事件(可以控制的事件)与概率事件(无法控制的事件)并全面地罗列出来,根据期望值来进行决策的方法。
关于最终的状态如何量化、可能发生状态的概率如何设定,有时需要花一些工夫才能确定,但请先理解这是为了以量化的方式进行决策的其中一种手法。
另外,反过来看,如果最终状态的量化值和概率都能确定,那么即使再复杂,使用计算机也可以轻易地计算出来。运用在象棋和围棋中的AI技术的背后就蕴藏了这个决策树的思路,这种方法今后还有更多可运用的地方,建议大家先理解思路。
小结
√ 考虑清楚评价指标如何定义
√ 关于如何量化,也要考虑权重配置
√ 决策的决定方法也有多种
√ 有时候还需要明确决策的标准
√ 要了解决策树(Decision Tree)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