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地球公转轨道的中心不是太阳,而是另一颗恒星或一个黑洞,那会如何?
太阳为地球上的已知生命创造了理想的生存环境。或者,更可能是地球上的生命进化成了完美适应这颗恒星的样子,正所谓什么样的模子刻出什么样的像。对我们来说,太阳不冷也不热,不远也不近,不太老也不太年轻。它和银河系里其他的许多恒星一样,正处于中年。45亿年前它开始闪耀,并将继续闪耀这么长时间,最后变成一颗红巨星,使内太阳系的行星——从水星到火星都难逃一劫。但太阳肯定不是我们在宇宙中的唯一选择。要理解“如果我们的太阳是另一颗恒星,地球上将会发生什么”这一问题,有个关键概念得弄清楚,即“宜居带”的概念。这个词的意思是,行星与恒星的距离能使行星上存在液态水。但这并不是说位于宜居带的行星上就一定有生命存活,比如火星公转时有一部分会进入宜居带,金星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都位于宜居带——其实这只是行星上生命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
通过观察光,天文学家将恒星分成了许多类别,即“光谱分类”,分类依据是恒星的表面温度。这一方法的开创者也是科学研究史上被遗忘的伟大人物之一:安妮·詹普·坎农(Annie Jump Cannon),她唯一的“错误”是其女性的身份,而当时的科学界偏偏是由男性主宰的。坎农和其他一些杰出的女性科学家,如亨利爱塔·斯万·勒维特(Henrietta Swan Leavitt)、威廉敏娜·弗莱明(Williamina Fleming)都是天文学家爱德华·皮克林(Edward Pickering)的团队成员,该团队以“哈佛计算员”著称。她们的任务是完成艰难的天文计算并整理分类。在那个连机械计算器都没有的时代,这些分类十分宝贵,对整个科学界都很有意义。今天,恒星光谱分类几乎已是一门独立学科,首先为其正名的是另一名女性——天体物理学家塞西莉亚·佩恩(Cecilia Payne,她揭示了恒星与地球不同,主要由氢和氦组成。这一观点在当时引发了轩然大波)。坎农和佩恩的猜想非常正确,直到100多年后的今天,恒星光谱分类法的大体框架依然没变。主要的7个光谱类别从最冷到最热分别是O、B、A、F、G、K、M。天文学家用一句英文来记这个顺序,非常容易:Oh, Be A Fine Girl/Guy, Kiss Me!(噢,听话一点,亲亲我!)这生动地告诉我们,原来早在100年前研究员的情感生活就是死气沉沉的了。其他次要的类别还有许多,但全部写下来未免太过复杂。
M型星,即红矮星,是指体积最小、数量最多的那些恒星。银河系里超过3/4的恒星都是红矮星,其原因有两个:分子云收缩、坍塌形成多个恒星的同时,自身分裂成越来越小的碎片,结果会形成一堆“小矮子”和少量巨大的恒星;第二个原因是它们的寿命长得离谱。恒星的体积越小,控制核燃料的能力就越强,这便使得它们可以活特别久。已知最小的恒星质量约为太阳的8%,但它们最多能活10万亿年,这可是太阳的1000倍。与此对照:宇宙大约存在了137亿年。至今还没有任何红矮星死亡。红矮星十分暗淡,温热的红光甚至不敌太阳光的1/1000,所以它们的宜居带在很近的范围内。此类情况的最好代表是一颗有名的红矮星TRAPPIST-1的行星系统,足足有7颗行星绕这颗红矮星运转,它们很可能是岩质行星,公转轨道离这颗红矮星很近,其中甚至有3颗都位于宜居带。这个系统十分紧凑,木星及其卫星所占的空间对这个系统来说简直绰绰有余。由于距离太近,几乎可以肯定此类红矮星的行星被潮汐锁定了。坏的方面是,较小的红矮星在早期一般特别活跃,以“耀斑星”(stella a brillamento)为人所熟知,它们不断产生超级耀斑,却不怎么考虑围绕它们公转的行星,夺走了这些行星的大气层。很遗憾,TRAPPIST-1就属于这一类。
K型星,即橙矮星,数量要少一点儿,在银河系里占1/8。它们位于暗淡的红矮星与太阳这类恒星之间,质量是太阳的50%~80%。橙矮星的寿命也特别长,平均能活200亿~700亿年。因此,它们有望提供生命居住的条件。与红矮星相反,橙矮星很热,所以宜居行星不需要离它太近以至被潮汐锁定。而且,橙矮星不会产生超级耀斑,这进一步促进了行星系统的稳定。在围绕K型星或非耀斑星的M型星公转的行星上,植物可能主要接收红色光和红外线,很少接收绿光或蓝光。因为接收到的这些光只能带来很少能量,所以植物要尽可能多地吸收光才能生存下去,因此它们便会呈黑色或暗红色。
我们的太阳是一颗G型星,即黄矮星。这一类恒星只占银河系的1/13,正因此,人们认为首个外星生命最可能在更热的K型星或M型星周围的行星上找到。黄矮星平均能活70亿~200亿年,而我们的宇宙已经见证过一些此类恒星的衰亡,所以它的岁数已经很大了。正如你们所想,一颗黄矮星周围的生命就是我们。地球利用太阳能量的方式现已有数十种,最常见的是叶绿素参与的光合作用,它使植物呈现出漂亮的绿色。光是由微粒组成的,每个微粒都携带一些能量,这些微粒便是光子。太阳发出的光主要由黄色和绿色的光子组成,但地球上的植物更喜欢红色光(能量较少但数量充足)和蓝色光(数量较少但富含能量)。绿色光虽然非常多,但植物吸收后会变得太热,也会损害色素,所以绿色光便被反射出来。这正是植物呈绿色的原因!可惜,与前面几类恒星相比,生命在这类恒星周围可存活的时间太短了。地球只剩下10亿年的时间,以后便难以保证复杂生命形式的存在。尽管太阳还有50亿年寿命,但它的亮度正在不可避免地缓慢增加。再过10亿年,它的亮度将比现在强10%,这足以把地球变成金星:一个地狱般的沙漠,被一层厚厚的二氧化碳所覆盖。这层二氧化碳比现在的大气层重80倍,就像一团硫酸,温度高得能把铅都熔化。不用等到太阳变成一颗红巨星,地球上的生命早就灭绝了。
接下来一类是更罕见的F型星,大约占银河系的1/30。这些恒星就像是打了“激素”的太阳:温度更高,最大的比太阳大40%,寿命有40亿~70亿年。如果围绕这类恒星公转,地球就要麻烦了,因为温度更高导致它们产生的紫外线也比太阳多得多。若一颗行星位于这些恒星的宜居带,那它的臭氧层必须比地球上的防辐射能力更强,这颗行星上的生命也将遭受比地球上更频繁的变化。和上面一样,我们也讨论一下植物的情况。这个行星上的植物将会呈蓝绿色。红色的光子依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来源,但F型星产生的蓝色光子比G型星多多了。植物必须将蓝色反射出去,否则就超负荷了。它们也可以变换一种机制,仅吸收蓝色光(这完全能满足它们的需求),而将其他所有颜色都反射出去。这样的话,我们看到的植物就会是黄色的。但无论如何,除非这里的生命进化得像地球上一样快,否则随着母恒星在进化过程中变得特别亮,宜居带将向系外移动,生命就没时间演变了。
A型星包含许多天空中非常有名的恒星,如牛郎星(Altair)、天狼星(Sirio),还有织女星(Vega)。它们的体积是太阳的1.4~2.1倍,寿命比F型星还短:10亿~40亿年。由于这些恒星的核聚变反应速率更快,所以其质量和亮度也更大。织女星是A型星的杰出代表,比太阳亮40倍,地球与它之间的距离应为日地距离的6倍多才可供生命居住。而且,A型星产生的紫外线比F型星还多。要想有生命居住,行星得具备强大的盾牌以抵御如此多的紫外线,仅靠臭氧层恐怕无法保护行星表面。由于水吸收紫外线的能力很强,生命或许只能出现在浅海区。至于植物,为了生存,它们会变得更蓝,甚至呈深蓝色。很不幸,生命进化的有利时间更短了,甚至难以演化到原始汤(brodo primordiale)的下一阶段。此类恒星仅占银河系的1/170。
B型星是夜空中当之无愧的主角。虽然它们只占银河系的1/770,但构成星群的大多数恒星都属于这一类别,因为除了巨星和超巨星以外,它们便是银河系里最亮的恒星。它们的体积是太阳的2~16倍,亮度最高可达到太阳的30 000倍。它们的寿命十分短暂,仅为几千万年。这些恒星质量为太阳的8倍以上,能爆炸变成超新星。由于亮度太过强烈,各个恒星的宜居带距离并不相同,可达到太阳与地球间距离的数百倍。因为它们寿命短,所以生命没有时间演化,甚至连形成行星的时间都没有。
至于O型星,它们在天体中极其罕见,在银河系中仅占几百万分之一。这类“恶魔”体积巨大,温度极高,以至根本不可能形成行星。O型星的光芒太过强烈,可达太阳的数百万倍,导致宇宙尘埃变成气体,因而没有机会聚合在一起。不存在安全距离,地球会被强烈的紫外线和X射线烤焦。
K、G、F、A型恒星在老化的过程中,会在某一刻完全变成另一类恒星,体积变大许多,温度降低,这就是红巨星。未来太阳经历这一过程时,宜居带将外移到木星轨道,而木星的冰卫星(lune ghiacciate)也将首次解冻。因此,只要保持安全距离,红巨星周围有可能存在生命,情况类似M型星。但生命可利用的时间不多,因为大约10亿年后,宇宙中的红巨星就会解体,只留下炽热的核心:一颗白矮星。白矮星密度特别大,相当于把一颗恒星压缩到只比地球大一点儿。它们不再产生能量,但依靠残余的热量还能发光,就像即将熄灭的炉灶里的柴火。白矮星也有宜居带,但它们的温度太高了,大部分能量通过X射线释放出来,所以并不存在真正的安全距离。白矮星最终会慢慢降温,大约在几千亿年之后降到绝对零度——整个宇宙中最低的温度:-273.15℃。
B型星和O型星的结局就更为惨烈了。在短暂但活跃的一生中,它们像洋葱一样分层,越靠近内核原子序数越大,时不时还会合成更重的元素。慢慢地,它们变得越来越亮,核心越来越热。结果是表面过度膨胀,温度降低,这些恒星就变成了红超巨星。像参宿四(Betelgeuse)或心宿二(Antares)这样的恒星是夜空中最耀眼的天体,亮度是太阳的数万倍。它们的体积大得无法想象:如果我们把一颗红超巨星放在太阳的位置上,它最外面的几层将吞并土星以内的所有行星。在这些恒星周围可居住的时间只有几十万年——在安全舒适的距离下,生命的情况还是和M型星类似——但在原本就属于该系统的行星上是不可能有生命的,因为随着恒星膨胀,这些行星要么被毁灭,要么被吞并。红超巨星会在一次剧烈爆炸后结束生命,即超新星爆炸。短期内超新星将成为其所在星系中最亮的恒星,并消灭100光年以内的所有东西。只有两类“恒星尸体”能保持原样:中子星和黑洞。
用中子星代替太阳的这个主意绝对糟透了。中子星温度极高,最初有数十亿摄氏度;但它们也特别小,行星要接收到它们的热量就必须靠得很近。而这样一来,行星就使自己暴露在大量Χ射线和γ射线下了,比白矮星的行星还危险。中子星的另一个特征是,由于它们因恒星核收缩而形成,所以自转速度特别快。许多中子星具有可怕的磁场,两个磁极释放出许多能量极高的粒子。天文学家将此类中子星称为“脉冲星”(pulsar),因为如果朝一颗中子星粒子发射的方向望去,会感受到它最高每秒几百次的“脉动”频率。被这些高能粒子以每秒100次的频率攻击,可不是生命诞生的理想环境。还有更糟糕的:有些脉冲星的磁场比太阳磁场强烈数万亿倍,它们被叫作磁星(magnetar)。如果我们用一颗磁星顶替太阳的位置,它的磁场在1.5亿千米外都能让你们的银行卡消磁。如果为了接收足够的光线和热量以免被冻僵而靠近磁星,就是将自己置于一个强大的磁场里。这个磁场能将原子碾成长棍儿,直到每一根化学键都断裂为止。简单地说,我们会死,死得很痛苦。这还是在磁星比较“冷静”的情况下,且磁星不产生任何短γ射线暴(i lampi gamma brevi)——宇宙中最剧烈的爆炸。磁星的引力场和磁场太过强烈,且构成磁星的物质密度也很大,以至如果发生一次小小的恒星“地震”,恒星的固体外壳哪怕仅仅移动几厘米,都会释放出多到难以想象的能量,在银河系的另一端都能看见。我们在2004年12月有过一次经历,当时γ射线袭击地球并释放出了许多能量,将大气层电离,扰乱无线电通信,尽管发出射线的恒星在50 000光年之外。这种事件发生时,若距离在1000光年以内,几乎可以肯定会发生大规模的生物灭绝。“宇宙中最危险的天体”这一称号毫无疑问应当授予磁星。
一些将要灭亡的超红巨星内核特别大,大到连中子都无法阻止其塌陷。其压强不断增大,导致出现一个密度极大、引力大到连光都逃不出去的天体:黑洞。但令人惊奇的是,黑洞周围可以出现生命。如果太阳突然变成一个黑洞,且质量不变……其实什么也不会发生,至少短时间内不会。行星的轨道由中心天体的质量决定,所以对太阳系来说,什么也不会改变。唯一的变化是光会消失。黑洞的特性如此,而地球将会陷入更彻底的黑夜中。科学幻想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权宜之计:如果黑洞足够大,那就会形成炽热的吸积盘,我们便能将这个光源作为能量来源,计算出一个安全距离。比如电影《星际穿越》的主角卡冈图雅黑洞(Gargantua)。它是一个比太阳大1.5亿倍的“恶魔”,也许还有行星出乎意料地绕其公转。所以它的模样就像一个黑太阳被一团火围在中间……别担心,不会影响你们美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