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当天空砸在我们头上(1 / 1)

如果地球被一个小行星撞击,那会如何?

3分钟后,城市里出现隆隆巨响,几千扇窗户被震碎。站在窗边的人不幸被玻璃碎片划伤。大约共有1500人受伤,几乎都是因为碎玻璃。还有7200座房屋受损。除去安·霍奇斯(1954年她在沙发上休息时被陨石碎片砸中),这是唯一一次有记载的小行星致使人员受伤、建筑受损的事件。

这起事件提醒人类,我们周围存在一个鲜有人谈论的危险因素,大众对它毫不在意,但它真实存在。实际上,太阳系并不是人类想象中的空空****,而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它更像是一个射击场,一个大得超出我们想象的竞技场。行星在“射击场”里运动,要躲过周围许多物体,这些物体叫作小行星(asteroide),它们沿各自轨道疯狂地朝任意方向移动。“小行星”一词于1802年由威廉·赫歇尔爵士(Sir William Herschel)引入。第一颗小行星——谷神星(Cerere),是意大利人朱塞普·皮亚齐(Giuseppe Piazzi)发现的,1801年1月1日,他在巴勒莫天文台观察星星时发现其中一颗在移动。当时的人也许会将此类物体统一归为行星,因为距离天王星的发现才刚刚过去20年,并且在此之前,约翰·波得(Johann Bode)曾运用他和约翰·丹尼尔·提丢斯(Johann Daniel Titius)共同提出的定律[1]预测,火星与木星之间存在一颗行星,而新发现的这个天体正好就处于火星与木星之间。但不同于天王星,任何办法都判断不出谷神星的形状。即使用最厉害的望远镜观测,它也始终是个小星点儿。一年后,德国天文学家海因里希·威廉·奥伯斯(Heinrich Wilhelm Olbers)在一条与谷神星运转轨道相似的轨道上发现了另一个小行星,并为其取名智神星(Pallade)。赫歇尔引入的希腊词汇“小行星”用来描述这些天体非常合适:aster-oides,意指“近似恒星,但却像行星一样会运动的天体”。1804年天文学家发现了婚神星(Giunone), 1807年又发现了灶神星(Vesta)。此后一直过了40年,突然,科学家又有了新的发现,这一次行星之间出现新天体的频率很高,所以不可能将它们一一列举出来,更主要的原因是,这些天体的运行轨道相互交叉,甚至完全重合。1854年,经过很长时间的讨论,人们将谷神星和其他大约30个近似行星的天体重新归类,定为“小行星”。2006年,冥王星也被降级为矮行星,此前科学家发现了数千颗与其相似的外海王星天体[2]。另外,这也给了谷神星一个赢回面子的机会,它现在也被归为“矮行星”。

今天已知的小行星大约有100万颗(还不算上外海王星天体),小到只有几米宽的,大到直径530千米的灶神星。外海王星天体的大小很难估算,其中(225088)2007OR10(也被非正式地叫作“共工星”)的直径达到1230千米,它是太阳系里未被命名的行星、矮行星和卫星中最大的天体[3]。大部分已知的小行星都聚集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即所谓的“小行星主带”(fascia principale degli asteroidi,通常也叫“小行星带”)。对地球有潜在威胁的小行星就位于这块区域:潜在危险小行星,包括所有宽度大于140米,且在一百年内能运行到距地球7 500 000千米以内的小行星。这类小行星还挺多的:目前有2044颗[4],其中157颗宽度超过1千米。潜在危险小行星一共包括20 000个近地天体,即运行轨道与地球公转轨道相交的天体。基于“越大的天体越明亮”这一规律,今天的天文学家认为,所有宽度大于1千米的近地天体(约900个)都已经被观测到了。那些更小的天体自然是更难找的,据估测,宽度大于140米的天体中大约还有2/3没被发现。在整个小行星带中,宽度超过100米的小行星至少有2500万个。小行星密集的另一大区域是海王星轨道外侧,通常称为“柯伊伯带”(fascia di Edgeworth-Kuiper)。这块区域很广,按照估算,柯伊伯带里面的小行星数量和总质量最多或达到小行星主带的200倍。但由于距离太远,并且这些天体比较小,我们至今只发现了大约1000颗,其中包括另外4颗矮行星(冥王星、阋神星、鸟神星、妊神星)。小行星主带的天体主要由岩石构成,与此不同,柯伊伯带的“居民”主要由易挥发物质构成,如水、氮、氨和甲烷。如果这些天体向太阳移动至日地距离,它们将会变成气体——彗星就是这么产生的。柯伊伯带外侧是无边无际的外太阳系区域——离散盘(disco diffuso)和奥尔特云(Oort),人类不知道这些区域有多宽广,很可能有上万亿颗彗星汇聚于此。这里提到的所有天体——小行星和彗星共同组成了“太阳系小天体”家族,它们其实是某些物质的残余,45亿年前诞生的那些行星正是由这一物质构成。谷神星、灶神星、智神星以及其他少数天体则或许是远古时代的行星雏形(没能发展成型的行星胚胎)残留下来的。

这一物质在太阳系里四处漂泊,同由它构成的行星之间始终保持着积极“互动”。尤其是木星,它是小行星主带的“警察”。木星的引力巨大,能将小行星限制在各自的轨道上,甚至促使其中一些与自己共用一条轨道,这些被“选中”的小行星即为所谓的“特洛伊群小行星”(Asteroidi Troiani)。而其余的小行星——“半人马小行星”(Centauri)——则在气态巨行星(giganti gassosi)之间随意穿梭,据估测,其中宽度超过1千米的小行星共有数百万颗,它们的分类介于小行星和彗星之间。海王星更是控制着所有位于其轨道外侧的天体,以至这些天体都被称作“外海王星天体”。例如,海王星每绕太阳公转2周,冥王星就要绕太阳公转3周。通常是海王星将彗星推向内太阳系(sistema solare interno),而木星则引导这些彗星反向运动,摧毁它们或将它们整个“推”出太阳系。1994年,行星之王——木星“吞”下了一整颗彗星,即苏梅克-列维9号(Shoemaker-Levy 9)。连续的撞击形成了壮观的火球,给木星云层留下了短暂但巨大的创伤痕迹,有的创面直径比我们的地球直径还大几倍。

地球见证了这整个事件,并且随时可能变成下一个太空垃圾。由于自身性质,潜在危险小行星的绕轨运行速度十分接近地球的公转速度,所以二者相撞时速度有限,但撞向太阳的彗星却没有速度限制,它们就像晴空里的闪电。实际上除了天体大小、密度以外,决定撞击后果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正是撞击速度。更笼统一点地说,小行星的速度越快、密度越大,造成的影响就越严重。在接下来的场景中,我们将要讨论的是一个典型的岩质小行星,其撞击速度为25千米/秒,即90 000千米/小时,密度是3千克/分米3。天体撞击速度越快(如彗星),或密度越大(如以铁元素为主的小行星),导致的后果相应地也就越严重。

宽度小于1米的天体。这样的天体被称为“流星体”(meteoroide)。我们不知道此类天体有多少,也许这个问题根本没有意义,因为“流星体”这个类别甚至包括行星际尘埃(polvere interplanetaria)——由直径只有几微米的颗粒构成。地球每天能收集15 000吨行星际尘埃,它们以数百万颗流星体的形式进入地球大气层。这么小的天体到达不了地球表面,会在距地表10千米左右的地方全部变成气体。更大的尘埃会更明亮,能在夜里看见:它们是流星,即人们说的“坠落的星星”。地球经过一颗彗星的轨道时,会拦截这颗彗星落在身后的所有行星际尘埃,这便形成了陨星雨(sciame meteoritico)。

宽度1米左右的天体。这样的流星体便是名副其实的小行星。地球每个月会被此类天体撞击好几次,它们形成的流星非常明亮。这些流星的专有名称是“火流星”(bolide),善于观测的人一生中可以看见数十次呢。根据历史记录,有些流星雨(比如1月的象限仪座流星雨)掉落的陨石比有名的8月英仙座流星雨(也叫“圣洛伦佐的眼泪”)掉落的陨石还多。

宽度为5米的天体。这种规模的小行星平均每4天撞击一次地球。它们是非常明亮的火流星,进入大气层时会被迅速加热,导致一些易挥发物质变成气体,接着会发生爆炸,威力堪比一个小型核弹。不过爆炸发生在海拔约40千米的地方。一些碎块会落到地面上,即陨石。2000年坠落在加拿大塔吉什湖(Tagish Lake)地区的小行星便是广为人知的陨石之一。

宽度为50米的天体。这一类型包括通古斯陨石事件[5](l’evento di Tunguska)中的天体,它是有记载以来威力最大的天体陨落事件,大约每800年出现一次。1908年6月30日,一个宽度为50~80米的天体进入大气层,在距离西伯利亚地面仅8千米的上空爆炸,十分危险。那次爆炸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美国试验过的威力最大的氢弹“喝彩城堡”(Castle Bravo, 1500万吨TNT当量)。2150平方千米的森林被彻底夷为平地,但幸运的是,西伯利亚泰加森林人烟稀少,所以并没有人受到重伤。有少数人见证了这起事件,他们说“天空分成了两半”,然后出现了一颗特别亮的火球,根本无法用眼睛直视。距离事发地65千米的一位目击者称,当时他觉得非常热,甚至以为身上的衣服要烧起来了。这次爆炸引发了一场里氏5级的地震,全世界的地震仪都检测到了。但还存在一个谜团——至今仍未找到一个弹坑,也没有找到该天体的任何碎片,以至人们猜测那是一颗由易挥发物质构成的彗星,所以才没留下痕迹。它也可能是一个宽度小于50米的天体,但由于运行速度过快而具有如此大的破坏性。此外,小行星的密度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撞击形成直径为1.2千米的亚利桑那陨石坑的天体差不多也就是50米宽,但它很可能只由铁和镍组成,所以要重得多。

宽度为100米的天体。它们被称为“城市杀手”。这类天体的撞击能释放出相当于“沙皇炸弹”(la bomba Zar)的能量,“沙皇炸弹”可是人类引爆过的威力最大的氢弹。岩质小行星不会因为大气层温度高而升华为气体,而是会落到地上变成碎片。这类天体的撞击能够形成和亚利桑那陨石坑一样大的坑,而且能让30千米内的任何东西全部化为乌有。类似事件大概每6000年发生一次。

宽度为500米的天体。它们是“大区杀手”。这类小行星到达地面时几乎完整无缺,撞击后能形成直径为9千米的陨石坑。它们的爆炸强度是沙皇炸弹的200倍。从200千米处看,爆炸形成的火球比太阳光还亮3倍。撞击40秒后会传来7级的地震波,3分钟后会出现火山抛出物,即因地壳熔化而产生并被抛射到空中的碎屑物质。再过10分钟,冲击波会把所有窗户震成碎片,不管距离有多远。200千米正好是意大利海岸与第勒尼安海(Tirreno)中心的平均距离,如果撞击发生在这片海上,浪高15米左右,甚至50米的海啸将会席卷意大利沿海地区。海啸浪高很难计算,主要是因为它与海底构造有很大关联,所以不同地方发生的海啸也就大不相同。此类事件大约每180 000年发生一次。

宽度为1千米的天体。为了与前面两个名称保持一致,我们称这类天体为“国家杀手”。它们引发的事件比“大区杀手”强10倍,地球上每隔900 000年会发生一次。这类撞击会产生直径为18千米的陨石坑,以及一场8级地震。200千米处的人会看见比太阳光强21倍的亮光,纸张会着火,人也会被三度烧伤。撞击将产生玻璃珠大小的火山抛出物,以及能击倒树木、毁坏建筑的冲击波。这类撞击会导致大量粉末被喷入平流层,挡住星星,导致接下来数年内的冬季更为寒冷。如果撞击发生在第勒尼安海区域,将会引**高50~140米的海啸——17分钟内便会席卷沿海地区。

宽度为5千米的天体。绰号“大陆杀手”,释放的能量是“喝彩城堡”的100万倍,可形成直径为70千米的陨石坑。200千米内的人无处逃生:撞击后会出现比太阳光线强烈700倍的强光,所有可燃烧的东西都会化为灰烬。实际上,不管隔得多远观测都不算安全,就连600千米处的衣物都会着火。活下来的唯一办法是离得足够远,远到看不见撞击产生的那个火球。撞击还会导致9.4级的地震,人类记录的最强地震也仅此而已。地面上将会覆盖一层4米厚的火山碎屑物,平均大小像橙子一样。形成的冲击波压强将超过11个大气压,足以毁灭任何物体。如果撞击发生在第勒尼安海上,将会有浪高700~1400米的海啸席卷意大利沿海地区,海水甚至会横扫山谷,越过亚平宁山脉。此类撞击每4 000 000年发生一次,导致数年内气候异常。这类小行星会造成诸多后果,直径90千米的美国切萨皮克湾陨石坑(cratere della baia di Chesapeake)就是其中一例。

宽度为10千米的天体。现在我们终于说到“恐龙杀手”了。这类天体的撞击将会形成一个直径为130千米的陨石坑,引发10级地震,人类还不曾记录过这个级别的地震。撞击的后果是毁灭性的,我们最好把参照距离换成2000千米。身处这一距离的人看不见碰撞发出的光,但会在7分钟后感受到地震,甚至连这里的建筑都会受损。冲击波会在1小时40分钟后传过来,距离再远的树木都会被连根拔起。假如碰撞发生在海里,那么2个半小时过后,意大利海岸将会激起120~240米高的海浪。如果是发生在第勒尼安海中,海浪的高度或许还要高10倍。不过一直让第勒尼安海承受这些极端的假设,它也太可怜了。大量的岩石会在变成气态后上升到平流层的高温层(alta stratosfera),数十年后再落回地面,接着将会开始一个漫长的冬季。尚不清楚导致恐龙灭绝的天体有何特征:很可能是一颗球粒陨石,但也不排除它是颗体积更小,但撞击速度极快的彗星。陨石的威力确实大,但无法解释恐龙为什么会灭亡。现在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一致认为,某颗小行星在地球环境最恶劣的时候撞击了它,当时地球正经历严重的德干暗色岩(Trappi del Deccan,印度半岛中西部的一块熔岩地区)火山喷发。这给地球造成了巨大压力,破坏了地球上生态系统的稳定。此时降落的陨星便是导致大规模灭绝的最后一击。此类事件每隔约1.8亿年发生一次,形成的陨石坑有如加拿大的曼尼古根(Manicouagan)陨石坑一般,现在它成了壮观的曼尼古根湖。

宽度为50千米的天体。没有地质依据表明如此规模的天体曾撞击地球:此类事件发生的周期超出了地球的年龄。它们在太阳系形成初期很常见,当时各个行星刚刚形成。这类撞击会形成最大直径为600千米的陨石坑和11级地震。地球上没有任何生物能安然无恙,撞击产生的冲击波即使在地球另一边也能清楚地感受到。10 000千米以内的所有东西都会化为灰烬。这个时候谈论海啸已经没有意义了,因为这类小行星的直径是地球上海洋深度的好几倍,不可能激起更大的浪了。火山抛出物将被喷向太空之中,然后变成小陨石,穿梭于行星之间。这样一颗小行星的撞击将导致地球上的冬季持续数十年,地球上大部分生物都会消失,只有能在最极端环境下存活的简单生命可以死里逃生。最可能由这类小行星撞击形成的陨石坑是南非弗里德堡陨石坑(Vredefort),它的直径为300千米,形成于20亿年前。还有其他类似的地质遗迹,如加拿大魁北克省的米斯塔西尼湖(lago Mistassini),不过尚无确凿的科学依据证明它们是此类撞击的产物。

宽度为500千米的天体。我们可以管它们叫“行星建设者”。这些天体相互碰撞、熔化,像拼积木一样组装在一起,形成了岩质行星,比如我们都知道的地球。如果今天有一颗类似灶神星(直径约530千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地球将彻底变成另一副模样。最终形成的陨石坑直径可达4000千米左右。这等规模的陨坑在太阳系里只有少数几例:火星上的希腊平原(la Hellas Planitia)和月球上的艾托肯盆地(Bacino Aitkten),两者都诞生于太阳系形成初期。此类天体对地球的撞击非常强烈,会将地壳中大部分物质都带出来:像削苹果一样“削”去地球的外壳,将数不清的物质抛向太空深处。地球上剩下的东西会燃烧成灰烬,海水将会蒸发,只有藏在岩石裂缝中的极端细菌能躲过一劫,其他更高级的任何生命都会灭亡。

宽度为5000千米的天体。最后还有“行星杀手”。44亿年前月亮的出现正是多亏了它们——月亮是地球形成之初与一个火星大小的天体碰撞后产生的。如果再发生一次类似的碰撞,整个地球都将熔化,所有生命都会消失,还有大量物质被抛射到轨道上。地球上的水分会蒸发变成炽热气体,直至地球变成甜甜圈状,这种炽热气体叫“索内斯蒂亚”(sinestia)。如果两个天体迎面相撞,或两个天体运动速度特别快时,双方都将彻底毁灭。不会有任何行星形成,碰撞产生的碎屑云团逐渐扩大,形成一个新的小行星带。

今天,面对小行星的威胁我们无力自保。车里雅宾斯克事件中的小行星本来可以被提前发现,但是没有,因为它是从太阳方向飞过来的。到目前为止,小行星在撞击地球前被发现的情况只出现过3次,每次都是撞击前几天,甚至前几个小时才被发现。因此,研究人员正在申请更多经费用于小行星的研究项目,这些项目的最终目的是尽可能多地找出潜在危险小行星。想在未来研究出能避免车里雅宾斯克事件或通古斯事件的技术,人类仅仅处在第一步。恐龙没想到自己会因为一颗小行星而灭绝,它们没能观测到那颗小行星的到来。但我们没有任何失败的借口。

[1] 提丢斯-波得定律。

[2] 常简称为海外天体,指太阳系中身处位置或运行轨道超出海王星轨道范围的天体。

[3] 经过公开投票,2020年它已被正式命名为“共工星”,成为首颗以中文命名的天体。

[4] 本书完成较早,实际上至2020年9月,已知的潜在危险小行星共有2116颗。

[5] 因该事件发生于通古斯河附近而得名。——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