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伟大的航海家(1 / 1)

这座伟大航海家郑和的雕像屹立在江苏省南京市的郑和公园内。

这一定是一幅令人窒息的壮景:放眼望去,船只覆盖了整个海面。其中的几艘船竟如此之大,以至于被误以为是漂浮的岛屿。当欧洲的葡萄牙还在艰难地用小帆船一步一步探索非洲未知海岸的时候,中国已经派遣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船队出海远航了。

1405——1433年,中国的航海家和外交官郑和带领他的中式帆船舰队进行了七次探险远航,并为当时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插上了幻想的翅膀,甚至有人推测,这支中国的船队曾绕过非洲,到达了欧洲。就算没有这些无法证实的大胆推测,郑和的故事也已经是个传奇了。

中国的航海活动和海上贸易开始的时间较晚。几个世纪间,中国航海家们的活动局限在内海和海岸线附近。他们使用河船运输,这些船底部平坦,没有龙骨,立起的两侧和甲板几乎成直角,中间建有方格式的船舱。后来的中式帆船,即带有一根或多根桅杆的中国传统帆船,就在此基础上孕育而生,并发展出无数种中式帆船的类型。

中国人的第一个海上航行时代始于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当时中国人的航海线路穿过黄海,到达了今天的韩国和日本。到9世纪,中国商人活跃在东南亚和印度。1000年前后,中国已经有适合深海和浅海航行的多种船型。到了宋代,中国人在南部海域的航行得到发展。中国商人用精美的瓷器和纺织品,尤其是丝绸和金属制品,换取宝石、香料、谷物和棉织品。

这幅创作于明朝的《南都繁会景物图卷》(局部),描绘了当时南京城商业兴盛和市民生活的繁华景象。

到元朝时,中国的商船队已到达了苏门答腊岛、锡兰(今斯里兰卡)和印度南部。欧洲人笔下第一次出现的对中国船只的描述就始于这个时期。来自威尼斯的商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描述了有4根桅杆的中国商船,可容纳300名随行人员以及多达60名商人。这是马可·波罗亲眼所见,因为在1292年返回欧洲的过程中,他曾乘坐过这样的中式帆船。这些船由松木和冷杉木建造而成,并由铁制铆钉固定,船体是双板构造,此外还配有船尾桨和把船舱分成多个水密仓库的横舱壁。这样的密封技术直到19世纪才在欧洲普及。倘若出现渗漏,这些横舱壁能阻止水漫延到整个船舱,从而起到抗沉的作用。

此时的中式帆船已经配备典型的帆具设备:依据船的大小,每根桅杆上都挂有梯形的吊耳帆,即一种横帆,其顶部的横杆比底部的要短。用席子制成的船帆被竹竿穿插,并通过粗绳固定,以便扬帆起航后,风力能够均匀分布在船帆上。船上的桅杆是有弹性的,而且它们的位置经常不对称,所以那些不在中线上的桅杆必须用几条支索和侧支索支撑。和欧式的帆船不一样,中式帆船的帆可以灵活转动,所有的船帆都可以直接在甲板上操纵,因此帆船更便于操作,也更能适应风向。凭借这种帆船,中国抵达了北部的朝鲜半岛、日本,以及南部的越南、泰国。

约1371年,郑和出生在中国云南昆阳的一个穆斯林家庭中。据传,他的家族原本是蒙古总督的后裔。郑和10岁时,云南被新成立的明朝政府军队占领。于是,郑和被捕,随军到南京后入宫,被阉割后服役。当时的宦官听命于一国之君,这为郑和提供了高升的机会。1385年,郑和随军奉调北平府(今北京)。到了1390年,他所在的部队隶属于燕王朱棣部下,此时勤奋而有才干的郑和已经晋升为军官。他在外交方面的天赋也显现出来,结交了王宫里有权势的朋友。

1399年,朱棣起兵反对自己的侄子建文皇帝。这场血腥的内战持续了两年,燕王朱棣成功登上帝位,成为永乐皇帝。身为篡位者,永乐皇帝上位后首先要做的就是让自己的皇位合法化,并加以稳固。因此,他把首都从南京迁到北京,并在北京建造新的皇宫“紫禁城”。朱棣带兵北上征战蒙古,南下对抗越南。同时,为了在海上彰显他的权威,还命人建立了一支规模宏大的船队。朱棣尤其信任宦官,他认为宦官无法成立家庭,只会效忠皇帝一人。因此,忠诚于朱棣的郑和如愿晋升到朝廷的最高职位。1403年,郑和被任命为海军上将,并管理船队。他带领这支船队走访了东南亚,但本次海上探险的目的在于向邻国彰显大国风范,从而抵消之前对永乐皇帝的帝位合法性的怀疑。

1405年,郑和带领62艘大型船只、255艘小型船只,开始了他的第一次下西洋。其中最大的一艘被称为“宝船”:它长达120余米,宽50余米。相比之下,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在1492年发现美洲大陆时所乘坐的“圣玛利亚”号,据推测至多长25米,宽约7米。郑和的宝船船身的横切面呈V字形,比起长度,它的宽度更为惊人,这使它能在水上保持平稳。甲板壁装饰精美,彩绘绚丽,皇帝使者的住处布置得更是奢华。9根红色的船帆桅杆,为这庞然大物提供驱动力。此外,船上还配置了大炮和士兵,随行人员达1000多人。

整支船队的随行人员近28000人:除了水手和士兵外,还有商人、工匠、神职人员和占星师。船上载有丝绸和瓷器,以便途中换取香料、檀香木、宝石和珍禽异兽。

永乐皇帝的铜像。在他的支持下,郑和开始了远洋探索之旅。

这个中式帆船的模型制作于20世纪。郑和下西洋时代以后,中国的传统造船方式再没有大的改变。

1405——1407年的第一次航海途经越南、爪哇岛、马六甲和锡兰,最终抵达了印度的古里,中国人在那里用丝绸和瓷器换取了胡椒。返程途中,郑和及其手下击退了企图破坏中国和印度之间海上贸易的海盗。

郑和是否参与过第二次航海,学界目前仍有争议。等到了第三次,他再次出海。这次出海船队的规模有48艘,随行人员约30000人。1409年,他们再次驶向印度。在锡兰,即如今的斯里兰卡,这支船队并没有受到欢迎。锡兰的国王亚烈苦奈儿对中国人充满了敌意。于是郑和命人擒拿了亚烈苦奈儿,并于1411年把他押送到南京。在这次航海归途中,郑和船队还访问了苏门答腊岛。

1413年,郑和带领63艘船、约28560名随行人员开始了第四次下西洋远航。这次,他们到达了霍尔木兹岛和波斯海湾。船队被分成两支,一支沿着非洲东海岸一直到达莫桑比克,另外一支则走访了麦加和埃及。1415年,这支满载货物的船队回到南京。同时,他们还带回了来自南亚和东南亚30多个国家的大使,因为他们都想觐见中国皇帝。

1417——1419年,郑和第五次下西洋,并再次到达波斯湾和非洲东部海岸。第六次下西洋始于1421年,这次他途经东南亚、印度和波斯湾,抵达了非洲,并完成了此次远航的主要任务,即把当年来觐见的外国大使们送回各自的国家。1422年,郑和船队回到中国。

1424年,永乐皇帝去世。他的儿子洪熙皇帝继位,下诏停罢下西洋事业。郑和被任命为军事指挥官,镇守南京。然而,洪熙皇帝于1425年就去世了,他的继位者宣德皇帝并未放弃远航。1431年,郑和受皇帝之托,带领100艘船,以及27500名随行人员再次出海。这次远航的目的地仍旧是东南亚诸国、印度、波斯湾和非洲东部海岸。1433年,郑和船队回国。

可能在航海途中,也可能在回国后不久,郑和就去世了,有关他去世的记载是相互矛盾的。郑和带领的船队曾到达印度、非洲东部和红海,行程达50000公里。相比之下,欧洲探险家们出海远航不是为了占领陌生国家,就是出于科学研究方面的好奇心,或者企图开辟新的商贸航海线路。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航海主要是为了在印度洋周边诸国彰显中国的国威。不过也有人推测,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向海外流放高级官员,或许郑和本人也陷入了国内的政治纠纷,因而必须到海外躲避。

但无论他出行的目的是什么,郑和下西洋从一开始就遭到朝廷内儒家保守派的反对。宣德皇帝于1435年去世后,继续出海远航的计划被终止。新即位的明朝皇帝使中国又回到了海禁的状态。郑和的航海记录全部被销毁,中国人和外界几乎断绝了往来。在明朝皇帝的规定下,中国的臣子都不得离开国土,外国人也不得进入中国。海上航行受到限制,最终连多桅杆的帆船建造也被禁止了。到1500年,中国的船队规模只有辉煌时期的十分之一。1513年,当第一位葡萄牙人抵达中国海域时,中国昔日的海军力量早已**然无存。1557年,新移民被允许在澳门定居,这里很快就成为葡萄牙在东亚的商贸中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里也是中国唯一的开放港口。当中国继续与世隔绝时,欧洲人陆续在亚洲建立了自己的殖民地,其中包括当年郑和走访过的地方。

无论如何,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仍旧留下了积极影响:中国对世界的了解增多,向海外移民的数量也随之增长。不少来自中国南部的商人离开了自己的家园,移居东南亚,并在那里建立了商贸网络,其影响一直保持到19世纪。

如今在中国南京有一座墓,就是官方的郑和墓,尽管墓里是空的。此外留存于世的还有三座船坞,当年就是在这里诞生了举世闻名的中国船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