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达尼尼圣母怜子像》(1 / 1)

米开朗琪罗

(Michelangelo, 1475—1564)

1555—1564年

大理石

高度:195厘米

米兰斯福尔扎城堡

直到米开朗琪罗去世前的几天,他还在创作《隆达尼尼圣母怜子像》,作品一直被放置在一座罗马贵族家庭的官邸中,并由此得名。没有迹象表明该雕塑是为艺术家本人以外的任何人所作。这件作品与他晚年创作的宗教诗歌对应,而这些诗歌大部分是作为米开朗琪罗进行私人奉献,获得个人安慰的手段。因此,雕刻似乎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祈祷,一种使他更接近上帝的方式:通过创造获得救赎。

这件雕塑的主题很难描述。我们称之为“圣母怜子”,但它与米开朗琪罗的其他两个同样题材的作品完全不同,与他创作的任何其他作品也毫不相似。马利亚站在一块岩石上,拥抱着她死去的孩子,但几乎没有托住他。人物的造型完全不顾逻辑和重力的作用,悬浮在无始无终的时刻中。基督半站立的姿势和“未完成态”反而使这样一具软软垂着的、毫无生气的身体更加生动。他的头扭转着,似乎至少有一只眼睛注视着母亲搭在他肩膀上的手。两具身体融合在一起。马利亚和基督曾经是一体的,现在又是一体的了。

如果从不那么诗意也不那么宽容的角度看待这件雕塑,人们会发现其实艺术家剩下的石头太少了,无法将每个人物都完全刻画出来。米开朗琪罗雕刻了一遍又一遍,他的雕刻刀深**入高而薄的石材中,一个又一个的想法也随之消失。我们能看到构图多次迭代留下的证据,其中最明显的一处是基督截断了的右臂。这个令人难以忘怀的片段是早期构图时残留的痕迹,证明它属于一个更大、更强壮的身体。如果没有这可怕的断臂——触目惊心地证明艺术家在石料上进行过无情的砍削,观众可能永远想象不到米开朗琪罗在作品上进行过如此多的、根本性的改动。他一直在雕刻,但从未完成,他的对手是一个无解的悖论——如何用物质的形式表现灵性题材。

雕塑的侧视图揭示了米开朗琪罗在石料上雕刻的深度。抽象的轮廓让我们联想起康斯坦丁·布朗库西(Constantin Brancusi)的雕塑,或称“卷曲的火舌”(一种上升的火焰状形式,比喻提供复活的希望渺茫)。现在,我们已经适应并能够直接欣赏这种高度的抽象,但艺术家肯定从中看到了人子,他的脑海中浮现出对主的热爱,以及马利亚失去爱子的空虚。

锤子的每一次敲击都是对基督肉体的进一步撕裂。在极度痛苦中,米开朗琪罗哀叹“我邪恶的手段”,并承认他的内心有一种深刻的虚无感:“在抵达艺术和生命的尽头之前,谁也不能说自己已参透了一切奥妙。”他的诗歌常常像他的雕塑一样支离破碎。在他生命的最后十五年里,米开朗琪罗只雕刻了两件雕塑,都是“圣母怜子”题材。它们是他的坟墓、遗嘱和墓志铭,是他得以安然死去的方式。盘踞在他的思想、他衰落的生命,以及深沉的诗句中心的是死亡:“我的爱,我死之前,你想让我感觉到什么,我是否应该感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