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西》(1 / 1)

米开朗琪罗

(Michelangelo, 1475—1564)

约1513—1516年

大理石

高度:235厘米

罗马圣伯多禄教堂儒略二世墓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曾有一篇关于米开朗琪罗《摩西》的著名论文,在他的想象中,这位先知对没有信仰的以色列人感到愤怒,竭力忍住不跳起来把刻有诫命的石板掷到地上。即使今天,我们仍然觉得这块沉重的石板似乎正在从先知的手中滑落。

无论我们是否与弗洛伊德有着同样的观感,这位著名的心理分析家确实说出了米开朗琪罗的许多雕塑作品的本质:它们都具有一种充满期待的气质,从而有了生命,有了动作。一方面,面对摩西,让人感觉先知会突然跳起来;而另一方面,每个人都默认这个人物洋溢着看得见、摸得着的勃勃生机和强烈的“灵性”。也许米开朗琪罗的同代人用来形容他的那个词——“可怖”(terribilit瑸)——用来形容摩西也十分恰当。艺术家成功地令人联想起《旧约》中这位最可怕的先知那令人敬畏的一面。

即使坐着,摩西也比站立的人高,这种体量既具有真实性,又隐含着深意。他灼热的目光稍微向上,仿佛注视着上帝。在米开朗琪罗的想象中,一张脸注视过神,就有了神性而非仅有人类的属性,因此不可以被纯粹的凡人随意凝视。角(这个符号象征摩西走下西奈山时身上放射出的光束)、暴躁的乱发和涟漪般漾开来的面部肌肉进一步强调,先知的表情具有净化的能力。厚重的胡须被一根长得夸张的右手手指扯到一边,这是一个由特殊力量引起的下意识动作。

米开朗琪罗认为摩西应该是坐着的四先知之一,他打算将这四位先知装饰在教皇儒略二世墓室第二层的角落里。考虑到高度,米开朗琪罗将摩西的躯干拉长,因此只有从侧面才会发现它长得不成比例。大多数游客不会发现这种解剖学意义上的失真,极其强有力的手臂和奢侈的、瀑布般垂下的胡须使人根本注意不到这些。在最终的设计稿中,摩西被放置在中间靠下的显眼位置,我们今天看到的摩西就是这个样子。在这座墓碑的众多元素之中,摩西对整体的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以至于很多来到罗马的游客都注意不到墓碑上还有许多其他颇有趣味的小细节,如斜躺着的教皇(与原本打算放置摩西的高度大致相仿)、头部逐渐变细的活塞状立柱,大量簇拥着的怪诞装饰和奇异的拟人化护臂。

瓦萨里告诉我们,罗马的犹太人每逢安息日都会“像成群的椋鸟一样”朝拜摩西。今天,身为游客的我们还是会拥向圣彼得罗教堂,我们当然不是去看教皇儒略二世,我们只是敬畏地站在这位《旧约》中的先知面前。公然违抗十诫第二条的作品中很少有像《摩西》一样,创造出一个如此深入人心的宗教形象。

米开朗琪罗(1475—1564)

《摩西》(下半部分)

约1513—1516年

大理石

高度:235厘米

罗马圣伯多禄教堂儒略二世墓

米开朗琪罗花费四年时间完成教皇的墓碑。但是,倘若认为它是“悲剧”或令人失望的妥协——文艺复兴时期最大、最宏伟的墓碑之一——就等于忽视了它的成功之处。很少有墓碑会像它一样吸引如此众多仰慕者前来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