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有窟窿,就用谦卑去堵(1 / 1)

吸收美好,并不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去爱你这个人,就像你关爱任何你亲近的人一样。

可能我们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自尊自大了;谦卑,正是解药。谦卑,意味着自然、谦逊、不装腔作势。但并不意味着任人欺凌、羞辱,也不意味着自卑。它仅仅意味着你不把自己看得比别人高。谦卑本身有一种宁静的意味。你并不会为了取悦他人而工作,别人也不会因你的自命不凡或者评头论足而疏远你。

对自己好一点,这是你的义务

如果你缺乏对自己的理解、赞许和爱,又无法从别人那获得,你的心里就会有越来越多的窟窿。

有点矛盾的是,照顾好你自己能够帮助你发展自己谦卑的态度。这是因为当你感觉受到威胁或者缺乏支持的时候,大脑中和自我相关的神经网络会被激活,这样自然就没有谦卑的态度了。要减少这种激活状态,那就必须照顾好你自己,要确保你自己的基本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比如,我们都需要感受到他人的珍爱。理解、赞许和其他人赋予的爱都能对神经网络产生积极影响,让人变得更有自信。如果连续好几年你都缺乏这些,那你就会感觉心里有个窟窿。

这时,自我就会在这个窟窿旁边忙来忙去,要么通过骄傲自大把这个窟窿盖上,要么就通过不停地攫取某些事物来临时填补这个窟窿产生的空虚。这样做不但会让你和周围人的关系更加紧张,你还会得不到理解、赞誉和爱。更重要的是,这毫无意义,因为并不能因此解决根本问题。

实际上,吸收各种美好的感觉才是填补这个心灵窟窿的最佳策略,你可以一块砖一块砖地慢慢填。我年轻的时候心里的这个窟窿好像摩天大楼打地基挖的坑那么大。当我意识到我应该填补这个窟窿,并且能够填补这个窟窿时,我开始有意识地去寻找自我价值的证据,比如别人对我的爱和尊重以及我的美好品质和各种成就。然后经常性地花几秒钟让自己沉浸在这些经历和体验之中,吸收这些美好的感觉。几个星期以后,这个窟窿开始被填补了,我感觉到了明显的不同;几个月之后,我明显感觉到了自我的价值;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心里的这个窟窿被填了几千块砖之后,已经被完全填满了。

无论你心里的窟窿有多大,每天你都应该填几块砖进去。多关注你自己身上的那些美好以及他人给你的关爱和认可,然后把这些美好的东西吸收进去。这个窟窿是不可能被单独一块砖填满的。但只要你不停地往里填,一天一天,一块砖接着一块砖,总有一天你可以把它填平。

对自己友好和其他的锻炼方法很相似。用佛教的比喻来说,自我就像一个皮筏子,能载着你渡过痛苦的河流。当你渡过这条河流,到达了河对岸,就再也不需要这个皮筏子了。这时,你就可以开始着手重新营造自己的内在资源,不用再去有意识地寻找自我价值的种种证据了。

不用太在意其他人对你的看法

通过进化,我们变得特别在意自己的声誉,因为个体声誉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其他人倾向于帮助这个个体,还是伤害这个个体,这间接决定了这个个体的生存机会。

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珍爱,并努力去促成这一点,是心理健康的表现。但是完全陷入他人对你的看法当中,就是另一回事了。寂天菩萨说:

人们赞扬我时,我为什么要高兴呢?

还是会有其他人嘲笑和批评我的。

当我被责备的时候又为什么要沮丧呢?

还是会有其他人认为我很不错的。

你不妨回想一下,自己花了多少时间去考虑其他人怎么看待你——不用大脑模拟器功能的那种稍微想一想也算。再看看自己有多少次是为了获取其他人的仰慕和赞誉才去做事情的。其实你更应该做的是抛开别人的看法,只管自己尽最大努力把事情做到最好。想一想美德、仁爱还有智慧:如果你能真诚地从这些美好的品质出发,那么就可以把一切都做好,一定会有一番成就的。

你不需要与众不同

如果你相信只有你变得与众不同才能赢得爱和支持,那就人为地给你自己设定了一个高标准。

当你想要与众不同,这会让你一天又一天地、毫无意义地付出更多的努力,毫无意义地去拼命。而且当你无法获得你渴望的认可时,会变得对自己异常苛刻,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了,什么都不是。所以不要这样对待自己,如果你希望自己变得更好,可以这样激励自己:“愿我即便不那么与众不同,也会获得爱;愿我即便不那么与众不同,也能做出贡献。”

可以考虑和与众不同的感觉彻底断绝关系——这包括希望自己成为重要人物或者被别人仰慕。这是执著的反义词,也是通向幸福的根本大道。你可以默念这些文字,看看会有什么感觉:“我放弃成为重要人物。我彻底不再寻求他人的赞同。”看看能不能在这种放弃中找到一丝安宁的感觉。

爱你这个人,就像你关爱任何你亲近的人一样。但是不要去爱那个自我,或者其他形式的意识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