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女儿成长的过程中,我始终忘不了女儿小时候的一个情景,那时候我还在上班,每天一下班回到家,女儿就冲上来,顺着我的腿攀到我的身上来。
女儿之所以有这样一个热烈的欢迎仪式,是因为我每天出门前都要把她抱在身上待一会儿,在我心里,那就等同于再见,只不过女儿那时候年龄太小,还不太懂再见的含义,而且还特别黏我,于是我每天出门就“发明”了这个仪式:让她攀到我身上来,然后抱她几分钟。开始的时候,女儿还是不太懂,攀在身上依旧不放手,不让我走,后来我告诉她,爸爸出门去赚钱,回来的时候,我们还抱抱,女儿才明白我走不是不要她,而是去做事情,就乖乖地放我走,等我回来的时候,再攀到我身上欢迎我,我们享受着仪式感满满的亲子之乐。
这个欢迎的仪式持续到女儿四五岁,那时她长大了,攀到身上来有些费力,也有些不太好了,于是,我们才停止了这个爱的抱抱。但是欢迎仪式还在,听到我回来,甚至听到我走上楼梯的声音,女儿就会跑到门口迎接我。
一次,女儿每天在门口等我的事被孩子的外婆知道了,她批评我说:“一个小孩子,让你弄得那样多的‘规矩’,多不好!”我笑着和她解释:“不是我为孩子制定的规矩,这也只是表达关爱思念的一个仪式,我要是在家的时候,也会这样等她的。”而且对于小孩子来说,孩子不在乎你对他定的“规矩”多不多,而在乎你理不理他,很多时候这些看着没多大意义的事情,在他们心里却是有很重的分量,甚至代表爱不爱他。
我这样说可不是上纲上线,一次和一个朋友聊天,聊到孩子教育的话题,他说了一个他家孩子的故事。有一天,他家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噘着小嘴,仔细问才知道,孩子的幼儿园里,有一个叫新洋的小朋友,每天早上幼儿园的时候,妈妈都会在她的小脸上亲一下,而自己的孩子,送到幼儿园门口就让他自己走了,有时候会摇摇手和孩子说一下再见,更多的时候则什么也不说。孩子对此很生气,直言他们不爱他。朋友说,怎么能不爱呢?就是自己和孩子的妈妈都没觉出自己的行为有什么不正常来,不就是送孩子到幼儿园吗?安全送到学校,不就可以了吗?要那么矫情干什么呢?现在的孩子小心思真多。
朋友和我说的时候,表情非常无奈,好像他家孩子遇了一个多么大的难题一样。可是,只有我知道,不是孩子“矫情”,而是很多时候,这些看起来不经意的举动,对于孩子来说却意义重大,能让他们觉出自己是不是被宠爱。自己被敷敷衍衍的送到幼儿园门口,没有告别,没有再见,当然是不被宠爱了。孩子小,想事情的思维方式也简单,在他们的小脑袋里面,就是这样处理事情的,就是这样判断的。
孩子是需要爱的,而所有的仪式,对他来说都是爱的表现,都能让他感受到被喜爱、被宠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