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的妞妞有一个习惯,每天早上醒来,都要在爸爸的脸上亲一下,如果爸爸已经起床了,也会跑到爸爸身边,香香地给爸爸一个吻。
自然,妞妞的吻不仅给爸爸,也给妈妈,每天妈妈下班回来,妞妞的小手一定攀上妈妈的脖子,然后,小脸就会贴到妈妈的脸上去。
妈妈说,这是她家的爱的仪式。每天早上和晚上,他们家都重复着爱的动作:爸爸和妈妈抱着妞妞亲吻,说早安和晚安。
而五岁的胖牛家的爱的仪式却是胖牛给下班回来的爸爸妈妈拿拖鞋。有好几次,爸爸妈妈下班回来,自己换了拖鞋,胖牛从屋子里走出来,偏要爸爸妈妈穿自己拿的拖鞋,爸爸妈妈没有办法,只好换上胖牛递过来的鞋子。
妞妞和胖牛都是我的邻居。妞妞的爸爸和胖牛的爸爸和我说的时候,我觉得他们家的气氛一定非常和谐幸福。
我有一个朋友,就非常注重营造仪式感。有一次我带着孩子到他们家去玩,他正在家里煮面。可就是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煮面过程,都让我对他刮目相看。他先从冰箱里找出香菜、生菜、培根、火腿肠,又找来了虾,之后才烧水,把简单的速食方便面煮成了一顿川味火锅。他说,虽然是吃面,但是也不能太随便,也要吃出趣味来。他还说,我们的生活都太平淡,这样平淡的生活,如果我们不自己制作点花样,那么。生活还有多少意义呢,还不和平淡的白开水一样。
想一想,他说得很有道理,生活是有些平淡,但是我们有理由让生活不平淡。家长是孩子的老师,尤其是陪伴孩子成长的时候,把生活过得平淡了无生趣,和把日子过得活色生香,妙趣横生,带给孩子的是完全不同的体验。有一个词叫“原生家庭”,我们给孩子提供的成长环境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我们对生活的态度,直接决定着将来孩子对生活的态度,也直接决定着孩子将来的幸福指数。
你越有仪式感,孩子越有充实感。所以,在家里要经常给孩子营造仪式感。
可是,生活本来就是平平淡淡,周而复始,怎么营造仪式感呢?很简单,就是用心。好友“栗子派”就是这方面的典范,她家有很多“仪式”:在固定的地点吃饭,在固定的时间吃点心,晚饭后一家人手挽手去散步,每周的周末,固定的家庭活动,每月专门选出一天,全家出动,到公园、展览馆或者干脆就到郊外转一圈,感受一下田野的气息。
而她家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固定的餐点。“栗子派”喜欢做烘焙,尤其喜欢做曲奇蛋糕,她有一个女儿,喜欢吃甜食,最喜欢吃这种蛋糕,小的时候,每天都吵着吃。蛋糕太甜,她怕吃坏了孩子的牙齿,就把吃蛋糕的日子定在了星期六。每个星期六,吃完午饭,她就投入到做蛋糕的工作中,自然也会让女儿帮忙。然后,一家人坐在一起,喝茶、吃蛋糕,美美地享受一段下午茶的惬意时光。
除了下午茶,每天饭后的散步也是她家的保留节目。吃过晚饭,她和老公就会牵着女儿的手到附近的公园。而且更有仪式感的是,她和老公都分别伸出小拇指,让女儿牵着,女儿小手紧紧地攥着他们。她说女儿的手心会传出来一股温热,这股热流,传达到他们指甲,总是让她和老公感受到是幸福的电流穿过。
当然,这些都是平常的生活小事,但是生活就是由这些平常小事组成的,小事不注重,不让它充满情趣,又怎么能保证让你的人生充满情趣?
有一次我带着女儿到“栗子派”家参加派对,女儿一下子就被她营造出来的仪式感吸引了,女儿说:“爸爸,要是咱们家每个星期六都能吃到妈妈做的蛋糕就好了,那样我会非常非常期待的。”看到女儿陶醉的样子,我突然想到了《小王子》中的小狐狸。经典童话《小王子》中,小狐狸对小王子说:“你最好在每天相同的时间来,比如你在下午四点钟来,那么从三点钟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时间越临近,我就感到越幸福。到了四点钟我就会坐立不安,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间准备我的心情,仪式能让我觉得某一天某一刻与众不同。”
生活是需要仪式的,我们的生活太平淡,平淡得有些了无生趣,需要仪式感来充实和点缀。那些节日和纪念日,不都是人为制造的仪式日吗?就是提醒我们,日子需要仪式去美化,爱需要窗口去表达。让你的日常生活充满仪式感,你的孩子,也会珍惜生活,也会仪式感满满,得到的就是幸福满满,同时,有了仪式的加持,简单的日子,会变得不再简单。
这一点,我在“栗子派”身上看到了完美的诠释。有一次,我们几个朋友商议带着孩子出去郊游。带孩子出行是一件麻烦的事情,所以几家人商量买点现成的食品就好了,大家是去游玩看风景的,也不是去劳动的。“栗子派”却不这样认为,她说,大家好不容易聚一下,怎么也要体会到其乐融融那种乐趣,买食物太敷衍了,她提议带着烧烤架,到郊外去自助烧烤,让孩子感受一下大自然,也让孩子体会一下野餐的乐趣。并自告奋勇地提出来,如果大家觉得麻烦,她可以做大家的烧烤师傅,全程为大家服务。自然不可能把工作全都交给她的,不过我们听了她说的话之后,都心动地依了她的建议,准备了烧烤架和食材,结果可想而知,那一次野餐让我们所有人都大呼过瘾,记忆犹新。尤其是几个小孩子,更是扬着小脑袋问,什么时候再出去玩。
而她家的孩子,在她的熏陶下,做什么事情也有板有眼,讲究仪式,从不敷衍。一次她到我们家来玩,妻子给她和我女儿洗草莓,洗好的草莓,妻子随手就放在手边的小盆里,小家伙见了,笑眯眯地问妻子,可不可以把草莓装在盘子里。妻子告诉她可以,不过有些奇怪,好奇地问她:“放在哪里不都是草莓,不都是吃吗?”小家伙晃着头说:“不对,那可不一样。”说着自己拿了一个白色的盘子,当她把红红的草莓放在盘子里的时候,我们才知道真的不一样,瓷盘是白色的,草莓是红色的,娇艳欲滴,放在一起,精致又美丽。
小家伙笑着说:“我妈妈从来都是把草莓放在盘子里的。”有样学样,有了这次仪式的演习之后,女儿吃水果,也不再让妈妈放在随手拿起的果盘里,而是吵着要放在白色的盘子里。她的理由是,好看。
对于女儿的这一点要求,我们还是满足的,而且也开始反思自己以前的敷衍,从而也在能力许可的范围内,让生活正式起来,精致起来。
把平常的日子过得不平常是种能力,把简单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更是种能力。而这两样,都可以从让生活有仪式开始,当你让仪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这一切都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