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坚持诞生的(1 / 1)

古希腊诗人米南德曾说:“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真正的坚忍要像一棵树,哪怕狂风吹断枝芽,它那修长的枝干也保持着挺直的姿势,它的根须仍稳稳地盘绕在黑暗的地底,静静积蓄着力量,默默等待着春天的到来。

这世间一切美丽的作品,一切伟大的奇迹无不靠坚持才得以诞生。犹记得董卿曾在《朗读者》这档节目上缓缓朗读起曹雪芹的著作《红楼梦》,她目光温柔,情绪饱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想当初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写就了这部旷世奇作。曹雪芹的创作历程让董卿感慨良多,亦给她留下了太多启示。

《朗读者》节目的制作人及主持人董卿在录制第一期节目前,曾带领整个团队足足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去酝酿和准备。接受采访的时候,董卿笑言,自己有一把蓝色的小镊子,以前是用来拔眉毛的,而在准备节目的那一年里小镊子成了拔白头发的利器。

她说:“我做了这个节目之后,因为熬夜、策划、录像、后期,无休止地进行,所以我见过北京城后半夜各个时段的样子。”这中间的坎坷与磨难层出不穷,差点将她击垮。节目模式、经费、赞助商、播出平台等等以前她不用考虑的琐事纷纷涌来,几乎淹没了她。

那段时间董卿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按她自己的话来说,已经到了“绝望的边缘”。见她整日忙忙碌碌,情绪焦虑的样子,父母劝她千万要保重身体。二老双双在这件事情上投了反对票,这让董卿特别难过。万幸的是,她扛住了一切压力,日复一日地面带微笑出现在大家面前,随后又像只永不停歇的陀螺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

一年后,《朗读者》以精细的制作、婉约的风格征服了观众,亦唤醒了大家心中对朗读的热情。最后一期节目录制完成后,董卿徐徐走出演播室,她的身后是正被拆除的舞台,她的眼前是微微泛亮的天色。她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在心底对舞台说了声再见。

倪萍曾对董卿说:“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站在一个舞台的核心,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被派去最重要的战场,所以你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由此,董卿深深知道,有上场的那一刻,就一定有离开的那一刻。所以,一定要珍惜奋斗的过程,为梦想竭尽全力并坚持到底。

如果不曾经历阴霾遍布的低谷,又怎会迎来涅槃重生的绚丽?歌德花了60年的时间才写就不朽名作《浮士德》;王羲之用光了一大缸墨水,才练就了一手精妙的毛笔字,《兰亭集序》才得以流芳百世。类似的故事数不胜数,唯有坚持才能奠定成功的基石。

坚持是一种信念,正所谓“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坚强的女孩,会怀揣着最火热的信念深耕细作于亲自选定的路途中,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她们始终乐观,自信昂扬。

坚持是一种忍耐。有一种竹子在接近4年的时间里每年仅仅生长3厘米,到了第5年春季,第一场春雨降临之时,它们开始了“凶猛”的成长之路。仅仅花了6周时间,这种竹子就能长至15米。要做竹子一般的女孩,用坚持来熬过黎明前的黑暗。

坚持是一种习惯。梦想再遥远,路途再艰辛,只要将行走的姿势变成一种永恒,就不用担心你无法到达。记住咬牙坚持的感觉,当它与你的生命融为一体,这世上再没有什么能够阻拦得住你的脚步。

法国电影《花开花落》描绘了法国原始派艺术家塞纳芬娜的一生。这位身处底层的女仆人在画布上挥洒着热情,无论发生什么都没能让她扔掉手中的画笔。她最终画出了一幅幅洋溢着生命**的伟大画作,带给后人无数感动。

塞纳芬娜独自生活在一座小镇上,她每天起得很早去富人家里做清洁女工。需要她做的工作有很多:擦地板、洗衣、刷碗……足足忙到深夜,塞纳芬娜才拖着疲累的身子回到住处。除去工作和有限的睡眠外,她将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画画。

塞纳芬娜待在自己那又冷又黑的房子里,忍受着房东的谩骂,不停地画着。纵使她将微薄的收入全都用来买了颜料,颜料却永远不够用。于是,她提着篮子采集草叶,榨取草汁,制作成独特的颜料。

纵使镇上的人认为她的画稚嫩而丑陋,塞纳芬娜却仍旧自顾自地画着。收藏家威廉·伍德在一战前夜来到了这个小镇,他偶然看到了塞纳芬娜的画,对其大加赞赏。他一口气买下了塞纳芬娜的全部画作,这让她大受鼓舞。可惜的是一战爆发,伍德仓皇逃出法国。

塞纳芬娜留在小镇上坚持创作,直至头发斑白。等伍德再次见到塞纳芬娜的时候,他被她的画震惊了。在他看来,塞纳芬娜已成为真正的艺术大师。

只有经历过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路程的人,在暮年回首往事的时候才不会后悔。因为你未曾虚度美好的年华,因为你让自己的生命充满了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