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天涯五友(1 / 1)

上海是当时国际化的大都市,十里洋场,春风沪上。上海领风气之先,名流汇聚,卧虎藏龙。李叔同到上海后很快就适应了朋友圈的变化,迅速融入了当地文化圈。此时的李叔同年少才丰,新知旧学俱佳,所以他到上海后不久就加入了“城南文社”,以横溢的才气、出众的诗笔、新颖的理念成为文社的新星。曾作《拟宋玉小言赋》名列月会第一,其才情得以在更大的舞台尽情施展,名声渐起。

“城南文社”是一个切磋诗词文章的团体,活动地点就在“城南草堂”。城南草堂是上海南郊许幻园的公馆,因地处南门外,所以叫城南草堂。许幻园是松江人,家中颇有资财,为人慷慨豪爽,身边笼络了一大批各界名流,成为上海滩公认的学界领袖。许幻园还经常举行悬赏征文活动,以发现、笼络人才。李叔同到上海后,只要他参加投稿,总能获得佳绩。许幻园对他的才华十分仰慕,还特地让出“城南草堂”的一些房屋让李叔同一家搬来同住,从此他俩便成了至交。

城南草堂是李叔同在沪上继卜邻里之后的第二处居所。

草堂屋后有左右楼,左边是书画室,取名天籁阁;右为藏书楼,有主人收藏的《红楼后梦》《红楼补梦》《红楼复梦》《红楼绮梦》《红楼重梦》《红楼演梦》等《红楼梦》八种,更有玉壶山人所作《红线》《红玉》《红拂》《红夫》《红绡》《红瓶》《红桥》《红儿》等“八红图”。因此,草堂又叫“天籁阁”“八红楼”。据许幻园《城南草堂笔记·卷上》记载,城南草堂有着明确的建成时间:“丁酉秋,余奉继慈命,筑室于沪城之南,地颇静僻。出户不数武,有桥曰青龙桥,烟波十里,风帆往来,颇得林泉风景”。其所撰《城南草堂图记》中又云:“沪滨繁华,鸡犬桑麻,又是一番世界。人家多临水居,男妇皆朴重,盖犹有古风存焉。余性耽静僻,厌弃喧哗。于丁酉之春,筑草堂于此。庭植杂花,当盛开时,幽香满室,颇得佳趣。北临青龙桥,岸旁遍栽杨柳;东望黄浦,来往帆樯,历历在目。庚子孟秋,内子梦仙,为画草堂图,蒙海内大雅题句甚伙,因付制剧,以志墨缘,并附此图于集中,为记其缘起如此。”由此可见,草堂建筑时间应是在1897年。

甫一落成,这里就成了许幻园呼朋引伴、以文会友的雅致之地。各界名流往来穿梭,十分热闹。除了许幻园和李叔同,经常在“城南草堂”聚会的人中还有袁希濂、蔡小香、张小楼三位。他们也都是当时名震上海的文学名人。这五位才子年岁相差无多,情投意合,1900年春,李叔同与许幻园、袁希濂、蔡小香、张小楼在城南草堂义结金兰,世人称之为“天涯五友”,并聘请摄影师合影留念,足见五人对文学诚挚之爱和惺惺相惜。当时沪上知名的《中外日报》亦先后刊登李叔同的《后起之秀》、张小楼的《小楼主人真草隶篆梅兰竹菊润规》和许幻园、宋贞夫妇的《城南草堂书画》等润例,称李叔同“书则四体皆擅,人争宝贵”,言张小楼“书画冠绝行辈”,道许幻园“诗书画三绝”。

袁希濂(1878—1950),字仲濂,上海宝山人,善书法,与兄希洛、希涛称作“宝山三袁”。蔡小香(1863—1912),名钟骏,号轶侯,别号逸鸥,上海江湾人,对金石、书画、诗文颇有见地,成就斐然。他还收藏了一百多方砚台,并将书房命名为“集砚斋”。他本人还是蔡氏妇科五世传人,开设有自己的诊所,行医济世。张小楼(1876—1950),名楠,以字行,自号蓉江小楼。江苏江阴人,善书画,并擅指书指画,是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之岳父。

“天涯五友”彼此诗文唱和,激扬文字,在沪上文坛传为佳话。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李叔同搬入草堂居住和这段义结金兰的佳话,“天涯五友”之一的袁希濂曾在《余与大师之关系》中有相关叙述:

逊清光绪丁酉年,余肄业上海龙门书院,是年秋闱报罢,余集合同志,于本书院每月月课之外,假许幻园上舍城南草堂,组织城南文社,每月会课一次,以资切磋。课卷由张蒲友孝廉评阅,定其甲乙。孝廉宋儒性理之学,旁及诗赋。戊戌十月文社课题为“朱子之学出自延平,主静之旨与延平异,又与濂溪异,试详其说”。当日交卷,另设诗赋小课,散卷带归,三日交卷,赋题“拟宋玉小言赋”以题为韵。是时弘一大师年十九岁,初来入社,小课拟小言赋,写作俱佳,名列第一,此为余与师相识之始也。……翌年己亥,乃迁于青龙桥之城南草堂,与许幻园同居。师于诗文词赋外,极好书画。其与江湾蔡小香、江阴张小楼、华亭许幻园及余,尤为莫逆,吾等五人遂结金兰之谊,誓同甘苦。

然而,袁的这篇文章所记载李叔同入住草堂时间的记述,似乎并不确定。李叔同曾应许幻园之请为《城南草堂笔记》作跋,其中写道:

云间许幻园姻谱兄,风流文采,倾动一时。庚子初夏,余寄居城南草堂,由是促膝论文,迄无虚夕。

由此可见,庚子(1900年)初夏的时间是可采信的时间。草堂主人许幻园也在《城南草堂笔记?卷上》明确记载:庚子春,漱筒姻谱仲,迁居来南,与余同寓草堂,因见正中客厅新悬某名士书之一额曰“醿纨阁”,而右旁书室,尚缺匾额,余乘兴书“李庐”二字以赠之。

结义之后,“天涯五友”度过了一段文采激扬,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洒脱时光,恍如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让人艳羡不已。

此时的李叔同,能够与挚友朝夕相处,促膝论文,从事着自己喜爱的文学、艺术事业,心情自然十分轻松怡然。一如许幻园在《城南草堂笔记·卷上》中所言:

终日闭户读书,不问外务。冬月尝植梅花数株,疏影暗香,令人意远。往往与两三知己,即景联吟,颇得佳句。

彼此诗文相励,术艺交锋,《李庐印谱》《诗钟汇编初集》也相继刊行,闻名海上。其时,李叔同母亲王太夫人与许幻园夫人宋贞亦相契无间,处得极为融洽。宋贞,字梦仙,沪上才女,与许幻园同受业于长洲王弢(1862―1897)、元和江标(1860―1899),工诗文,擅金石,绘花鸟鱼虫,曾录其旧稿杂文六篇、诗词二十四首、正草隶篆四体书八帧、仕女山水墨兰草虫八帧,集成《天籁阁四种》。梦仙体弱多病,李母常照顾左右,视同己出,为治药饵,说诗评画,互为乐趣。梦仙曾有一诗题于《天涯五友图》上,赞叹李叔同的才华:

李也文名大似斗,等身著作脍人口。

酒酣诗思涌如泉,直把杜陵呼小友。

诗文灵动而有生气,反映出李叔同当年沉湎诗文唱和之中的不羁的生活状态。而李叔同同样有相关的记载,他的《清平乐?赠许幻园》一词,也是对这段美好时光的回忆:

城南小住,情适闲居赋。文采风流合倾慕,闭户著书自足。阳春常驻山家,金樽酒进胡麻。篱畔**未老,岭头又放梅花。

1900年3月,李叔同还与友人一起组织“海上书画公会”,每周出书画报一纸,由《中外日报》随报发行。

“书画公会”以提倡风雅、振兴文艺为办会宗旨,开一代风气之先。同时,公会还出版发行《书画公会报》,专业刊登书画、篆刻作品,他项新闻概不登载,以杜流弊,开我国书画艺术专业报之先河。

1901年5月,《中外日报》刊出南洋公学增设特班的招生通告,李叔同以总分第十二名的成绩考入其中,在该年9月正式成为蔡元培的学生。李叔同入学特班后,许幻园纳粟出仕,袁希濂入广方言馆,张小楼赴扬州东文学堂之聘,蔡小香忙于医事,救死扶伤。自此,除偶有一两人相聚,“天涯五友”再无谈笑诗文的重逢。五友的人生也各有枯荣,自此天各一方。

李叔同于1900年、1904年先后在城南草堂诞下两个儿子李准和李端。他与母亲、妻儿度过了一段一生中难得的幸福而短暂的家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