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驾亲征:飞龙骑怎么会输(1 / 1)

明朝立国276年,是朱元璋从蒙古人手里打下的天下。但是少数民族长久以来都是封建王朝的心头大患,所以在明初朱元璋前前后后进行了八次北伐,也只是将北元打得元气大伤,却不能完全消灭蒙古。原因其实很简单,首先蒙古几乎都是骑兵,并且是全民皆兵,根本消灭不完,这一批被消灭后,很快他们就能组织起新的骑兵力量而作战;再者就是明军深入大漠,古代不像现在,那时的交通相当不便,打仗其实打的就是后勤,运输不便意味着粮食、器械这些后勤物资不能按时按量地供应,所以根本无法在边疆同少数民族长期作战。

因此后来在洪武后期朱元璋将北元元气大伤之后,北元内部出现了矛盾,分裂成鞑靼和瓦剌这两个政权。永乐初期,瓦剌首领马哈木为了争取到明政府的力量来实现他吞并鞑靼统一蒙古的想法,向明成祖朱棣称臣。永乐十六年(1418年),马哈木的儿子脱欢打败了鞑靼,占据了漠南,此后数年转战蒙古各地试图统一大漠,意图不小。明英宗正统四年(1439年),脱欢的儿子也先继位。也先继承了父亲和祖父的遗愿,几年内就将整个蒙古统一。这样一来实力强大的瓦剌盘踞在明朝北部,严重影响到了明朝的安危,并且由于瓦剌对于大明财富的贪婪,导致双方矛盾不断。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大军兵分四路向大明边境进攻,掀起了一场举国大战。

土木堡之战的偶然与必然

前面提到了自永乐年间开始,瓦剌统一蒙古的脚步就从未停止。而当瓦剌统一蒙古草原后,虽然对大明边疆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但是仍旧保持君臣之礼、朝贡贸易,因而麻痹了大明。在这期间,大明朝的皇帝从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到了现在的明英宗。英宗继位之后,先是朝政被太皇太后张氏和前朝大臣(三杨为首)把控着,亲政之后又宠信太监王振,并且穷兵黩武,造成国力疲惫,使得瓦剌入侵有了可乘之机。

宣德十年(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驾崩,儿子朱祁镇继位,即为明英宗。当时的朱祁镇刚刚九岁,主少国疑,自然不可能让他亲政,所以大臣们就上疏请求朱祁镇的祖母太皇太后张氏垂帘听政。但是张太皇太后不愿意开大明后宫干政之先河,所以就通过看管孙子朱祁镇的学业从而教导他为人为君的道理,以及任用像“三杨”这些仁宣旧臣辅理朝政。在这期间的明朝廷借着仁宣之治的余劲继续向上发展着,使得明朝国力不断提升。

但这时不和谐的事情开始出现,朱祁镇的贴身太监王振,永乐时期就入宫,自幼陪伴朱祁镇长大,朱祁镇对其有很深的感情,甚至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而王振也借此想要干预朝政。但一开始王振的弄权遭到了阻碍,当时实际掌握大明权力的是英宗的祖母太皇太后张氏,其对王振严格限制,并不时打压,因而张氏在世时,王振都不敢过分张狂,再加上外有三杨辅政,因而正统初年,王振还算老实。但是好景不长,随着太皇太后张氏和三杨重臣的陆续去世,王振开始蠢蠢欲动想要干政。正统七年(1442年)以后王振依仗着英宗的宠信,很快就独揽大权,祸乱朝政。

朱祁镇对王振的所作所为不仅不制止,而且还全部赞同,不仅如此,朱祁镇还称呼王振为“先生”。王公贵族为了讨好英宗和王振,纷纷称王振为“翁父”。所以这一来王振就更加肆无忌惮了,对内狐假虎威祸乱朝纲、对外投机取巧不顾大局。前面讲瓦剌统一草原后和明朝一直保持着朝贡贸易,当时的明政府往往是根据外藩进贡上来贡品的数量来给予回赐,通常来讲回赐的东西价值要远远高于贡品,并且还按人头来赏赐使臣,一方面是为了彰显宗主国的气派,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拉拢人心巩固边疆。但是这个规定就让瓦剌高层看见了商机,他们为了贪图大明的赏赐一次次地增加使团人数,正统四年(1439年),瓦剌使团人数从最初规定的五十人猛增到两千人。因为瓦剌的贡品大多进了王振的腰包,因此他也就不管人数多少,来多少给多少,这就导致了大明的财政压力大大增加,加上后来的麓川之役更是几乎掏空了大明国库,这也使得瓦剌大军压境时明朝后勤保障严重不足。

前面提到随着太皇太后张氏和首辅三杨的陆续去世,明朝廷的大权几乎都握在了大太监王振的手中。而当时南方又出现了叛乱,明朝云南地方酋长(被明朝册封为麓川宣慰使)思任发率军在麓川发动叛乱,不服从明政府的管辖,想要在云南割据称霸。当时朱祁镇正值青年正是热血沸腾的时候,加上从小受到父辈的影响,对这种叛乱岂能容忍,因而下令平剿思任发。因此从正统四年到正统十三年(1448年),近十年间四征麓川,虽然沉重打击了麓川部落分裂势力,但是却没有彻底消灭思任发,明朝廷考虑到长期作战得不偿失,最终被迫与思任发议和,以盟约的形式结束了这场战争。此时的大明朝廷已经被这场长达九年的平叛之战弄得元气大伤,按理来说当务之急就是休养生息,然而却由于太监王振的一项举动直接导致了瓦剌大军的南侵,掀开了土木堡之变的序幕。

御驾亲征

上文提到瓦剌为了获得更多的大明回赐,在使臣人数方面不断地增加。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太师也先派遣了两千人的庞大使团,并且也先耍小聪明谎称来了三千人,想要获得更多的赏赐。出人意料的是这次王振并没有像之前那样大方地给赏赐,反而十分严格地对待使团,不仅查清实际人数,还借此缩减了很多赏赐。王振此举倒不是由于他重视国家利益,而是因为此前瓦剌给的回扣不足以满足其胃口,因而怀恨在心,想要报复瓦剌。但他的这一举动惹恼了也先,于是这一年七月,也先所立的傀儡大汗脱脱不花跟随也先兵分四路分别进攻辽东、甘肃、宣府和大同,侵入大明朝。其实也先早就想入侵大明,只是一方面想要继续贪图赏赐,另一方面没有合适的机会,这一次正好提供了时机。

由于朱祁镇亲政后,王振把持朝纲,多次对麓川用兵,而北方的边境则疏于管理,人马疲惫,所以很快大同沦陷,守将吴浩战死,消息传到京师那是满朝震惊。朱祁镇就紧急召集群臣商议,大臣们建议派遣驸马井源率军平叛。而井源率军刚离开不久,朱祁镇便在王振的鼓吹下打算御驾亲征,率军清扫叛逆瓦剌。邝埜、王直等大臣们纷纷劝阻,他们认为瓦剌来犯只是一场边境冲突而已,皇帝御驾亲征的话事情的性质就不一样了,并且大臣们很清楚朱祁镇的军事水平,就他那两下子上去就是送人头啊,所以极力劝阻。但是朱祁镇一味地听信王振的话,根本听不进大臣们的忠言。王振当时想要英宗御驾亲征其实是为了自己的成就名声,能够让后人记住他王振的功勋,而他在国内已经是一手遮天了,所以想在史书上留名只有大败瓦剌这条路。

得知消息后的大臣们,像兵部尚书邝埜、兵部侍郎于谦等人虽然极力劝阻,但是朱祁镇意念很坚定,一意孤行。朱祁镇令弟弟郕王朱祁钰(后来的明代宗)留守京城,然后他亲自率领临时凑起来的二十多万大军(号称五十万)浩浩****地杀向宣府、大同方向。满腔热血的朱祁镇将大军指挥权全权交给王振,但是一个天天琢磨着怎么专政独权的宦官根本就不懂如何带军打仗,而真正懂军事的像张辅、朱勇这些人的话英宗根本不听,于是数十万大军正在一步步走向死亡陷阱。

土木堡之变

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一号,明军到达大同,从前线败逃回来的太监郭敬添油加醋地对朱祁镇和王振描述前线战场的残酷,死伤无数,并且从宣府到大同这一路上王振也都看见了尸骸遍野,终于认识到原来打仗真的会死人。所以王振一改当时出北京时的气势,马上改口劝说朱祁镇撤退,他只是贪图个名声并不是真的想要平叛,看见死伤这么多后怎么可能还愿意继续行军。而朱祁镇这时候也害怕了,他从小到大生于深宫之内,长于妇人之手,从来没有见识过这种场面,看着王振给自己摆好了台阶,立刻同意撤退。

如果当时大军按照计划原路返回,那么就不会有后来的土木堡之变,朱祁镇也不会遭到囚禁,顶多就是带着大军公费旅游了。但是王振这时候又出了个幺蛾子,他的老家在河北境内的蔚州,所以他心想都走到这儿了,不如就带着皇帝回老家转一圈吧,算是衣锦还乡,让老家的人看看他王振现在多么尊贵,成为了皇帝最信任的人。于是,想得非常美好的王振就劝说朱祁镇,朱祁镇也是个不靠谱的家伙,一听王振还有一个附加活动,欣然地同意了。所以王振带着朱祁镇和二十多万人马就奔着自己老家去了,其实就算现在这样走,也是能够平安顺利到达北京的。因为经过王振老家蔚州这条路,是可以穿过长城通过紫荆关到达北京,本来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但事情又发生了变化,王振走了没多久后突然想起来现在是八月份正好是秋收的时候,浩浩****的大军进入蔚州,定然会践踏破坏成熟的庄稼,而蔚州最大的地主就是王振,于是越想越不是账的王振再次下令改变路线,原路返回还是走大同到宣府,顺着来时的路再回去。三番两次的变换道路使得将士们是身心俱疲,满肚子怒火却不敢发泄只能暗骂:你们到底是来打仗的还是春游的,就算是春游也应该有个固定地点吧。就这样连续的来回折腾使得大军士气极其低落,好不容易走到了宣府,正准备休整休整继续赶路回北京,可是此时也先的大军竟追来了。

本来双方大军压根是碰不着的,但是来来回回这一折腾,瓦剌军队就是用走的,也都赶上了,就别说骑兵了。所以朱祁镇赶紧派从蒙古归化的吴克忠、吴克勤兄弟俩断后,朱祁镇和王振带着大部队就朝东跑。没想到也先也不是一般人,很有两下子,很快吴氏兄弟就兵败被杀,之后朱祁镇又派成国公朱勇率领三万骑兵断后,不料朱勇很快也因为寡不敌众而惨遭屠戮。不过这样一来虽然吴氏兄弟和朱勇都被击溃了,却为朱祁镇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去逃跑。大军很快就跑到了土木堡这个地方,但是这里是个孤城不好守,所以大臣们劝说朱祁镇趁着也先还没追来,跑到怀来然后通过长城进入居庸关,那时候咱们就安全了,届时再调兵遣将征讨也先,自然大事可定。朱祁镇其实也不反对这个意见,但是王振王先生很不高兴,原因是他随行的两千多辆辎重车还没到账呢,怎么能走呢?这些多年搜刮而来的财物被王振视为心头肉,所以大骂邝埜等人,并且下令不准走,等着他的辎重车来了之后一起走。

无奈之下大军只能在土木堡扎营,但是土木堡这个地方没有城墙,更没有什么防御工事,就只是个堡而已,地势又很高并且周围没有水源。试想,二十多万大军走了将近一天一夜,人困马乏,再加上没有水,大军的命脉算是被掐住了。所以王振只好下令打井挖水,但是那个地方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地势又高,打了两丈多根本打不到水。后来听说军营南边十五里的地方有条河,将士们气喘吁吁跑过去,又气喘吁吁跑回来。那里确实是有条河,但是早被瓦剌军给占领了,所以二十万大军就在怨声载道中度过了一夜。很快,明军断水被困在土木堡的消息被也先得知,所以就派遣使者假装和明军议和,并且做出撤军的样子,知道明军口渴难耐所以将南边的河流让出,企图在明军慌忙而出的时候趁机一网打尽,团灭明军。王振丝毫不加怀疑,天真地就以为瓦剌军要撤军了,所以下令移营就水,渴了一天一夜的明军看见水源后疯狂地扑过去,这样一来整个大军就处于无序状态。早就埋伏好的瓦剌大军见机,蜂拥而上,一边杀一边用汉语大喊:“放下武器者不杀”。那时候明军早就没有什么士气可言了,一听缴械不杀,纷纷放下武器。这样一来二十万明军很快被杀了一部分,大部分都成了瓦剌的俘虏。

战场上顿时一片混乱,朱祁镇身边的护卫队也都不见踪影了,逃跑无望的他干脆就不跑了,从马上下来两腿一盘坐在地下,等着被俘,这可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举动啊。大明皇帝的打扮定然是不同寻常,坐在那儿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不是普通人,瓦剌士兵看着这么一个显眼的家伙不敢轻易处置,就报给了也先。也先得知后是又喜又忧啊,喜的是把大明皇帝朱祁镇给抓着了,真的是捡了天大的漏;忧的是他一时不知该怎么处置朱祁镇,杀了不好,留着也不大合适,所以就只好将他先好生安置着,决定留着要挟大明换取钱财。而王振,在朱祁镇被俘之前,就被将军樊忠抡圆了大铁锤照着他的脑门就砸了下去,直接给砸了个脑袋开花,至此这个祸国殃民、直接导致土木堡之变的王振就丧命于此。罪魁祸首王振虽然死了,但是这种国乱并没有到此结束,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大明战败,立国以来最大的危机到来了。

前面讲朱祁镇这一被俘虏,瓦剌就想借此来要挟明朝廷,招摇撞骗,痴心妄想地要重回中原,再创大元朝的辉煌。这一系列的变故导致北京城内大乱,地主豪强纷纷带着家人、金银财宝就要朝南跑,眼看着国家就要变天,这时候皇太后孙氏站出来马上令留守北京的郕王朱祁钰总揽大权。

而此时的朝中大臣分为两派,一边认为此时大明打不过瓦剌,如果要困守北京城的话,援军一时赶不到,大明基业就会面临危险;另一边认为区区瓦剌不值一提,当年太祖(朱元璋)、太宗(朱棣)把蒙古鞑靼打得重新回归部落式的生活,所以不需要怕他们,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时翰林院的侍讲徐珵为了劝说南迁,搬出来一套神五神六的天象理论,说他夜观天象只有南迁方可避免血光之灾,护住大明政统。在那个“天人合一”的时代,他一搬出老天爷的“意思”,大臣们就有点动摇了。但是有一个人突然大骂徐珵,他说你难道忘了当年北宋南迁的教训了吗?你难道想让大明龟缩在南方一隅吗?他主张现在就应该死守北京城,如果撤退了,那么宗庙社稷、黎民百姓怎么办。朱祁钰一听十分同意他的话。这人就是于谦。刻不容缓,朱祁钰封于谦为兵部尚书,提督各营兵马全权负责防守北京的任务。很快于谦便展开了一系列稳民心、备战争的措施,先是诛灭掉王振的余党,然后又请立监国朱祁钰为帝,尊朱祁镇为太上皇等等举措。

这样一来很快就做好了准备,后来也先率领大军多次攻城惨遭失败,死伤惨重,最终只能议和,重新称臣,自己跑回了大漠,后来又将朱祁镇送回,这一场耗时近一年的国乱到此结束。后来由于英宗和代宗为了皇位的争执,再加上朝中大臣的分流,发生了夺门之变,从此明朝国力开始走下坡路,虽然后来的皇帝也曾努力尝试扭转这种局面,但整体来讲土木堡之变以后的明朝是国势日蹙。

难忘土木堡

我们从大明朝的国情和当时瓦剌的情况来详细地分析了为何国力强盛的大明朝在对战瓦剌时遭遇了惨败,并且皇帝还被人家给俘虏了。土木堡之变后,上文提到从此明朝国势日蹙,此言非虚。要知道土木堡之变中不仅是皇帝被俘,跟随英宗亲征的五十多位大臣几乎全部战死,他们一部分是开国勋旧,另一部分就是靖难功臣,他们的战死严重导致了大明朝廷军政大臣的断层;并且后来朱祁镇夺门之变复位之后,又将景泰年间的功臣于谦、王文等杀了一波,导致发生了第二次军政大臣断层。这样一来朱祁镇之后的皇帝失去了足够与文官集团抗衡的力量,只能动用太监集团,导致明中后期太监干政严重,直到后期东林党和宦官集团的严重冲突,这也是大明灭亡的直接原因。并且土木堡之变使得大明精锐部队几乎全部沦陷,永乐年间留下的三大营全军覆没,这也导致明朝从此之后的军事力量大为降低,边疆战乱不止,也成为大明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土木堡之变对大明朝的恶劣影响是长久深远的,如果朱祁镇当时并没有那么多次听从王振的,大明朝的历史可能真的会发生改变。只可惜,历史没有假设,一饮一啄、皆是定数,我们只能回顾往昔,扼腕慨叹!

前面说到朱祁镇虽然被俘,但明朝在监国朱祁钰和主战派大臣于谦的坚持下打赢了北京保卫战。战争的胜利提高了朱祁钰的威望,使得他坐稳了皇位,但无上的皇权却也是他悲剧生涯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