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起于青萍之末,止于草莽之间(1 / 1)

虽然我们的八大王大人在襄阳杀了众多皇亲国戚非常畅爽,但是他的处境也更加危险了。崇祯急切地要给自己的叔爷报仇,很快找到了人代替杨嗣昌。张献忠为了防止接下来被官军再打得四分五裂,他开始准备借助外力了。此时是崇祯十四年(公元1614年),李自成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也再度出山,而且势头比原先更加强劲。张献忠便想办法要和李自成借兵,估计是仗着自己曾在他落魄时请他吃过饭。可是李自成显然没感觉到当年的饭吃得有多愉快,他冷冷地回绝了张献忠的要求,并且还想干掉他,收走他的势力以自重。这对于火爆脾气的张献忠来说简直是耻辱,他忍着怒气回去略作整顿,随后便一举闯进李自成的地盘,占领了李觊觎已久的汉阳。自此,二人正式决裂,李自成以千金收购张献忠的脑袋,张献忠对于李自成也是恨得牙根痒了。

到了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入了北京,直接在北京称帝,居然还像模像样地定了国号,改了年号,煞有介事的样子真挺像那么回事。这让张献忠相当不服气,要论军事实力和影响力,他“八大王”可一直都在李自成之上,没想到眼光不够长远,谋略有所疏忽,竟然让这个家伙抢先一步获得了大势。于是,张献忠也打算安定力量,取一个能为长远作战提供大后方的基地,再慢慢攻城略地,直到一统天下。张献忠看上的还是四川,他不久就将四川全境基本攻下,像李自成一样,在成都也宣布称帝,改元大顺,国号大西。然而这个人称帝的含金量有多少呢?我给大家晒一篇张献忠下过的诏书: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咱老子叫尔不要往溪中,尔强要往溪中,果然折了许多兵马……钦此。”

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情感迸发,不拽文不矫情。好文采!

发这么样的诏书的一个造反头子,在四川称帝后能干什么呢?既是称帝,就要和以前做草莽头子有所不同,他首先给自己起了一个比八大王还要霸道的大号“老万岁”,然后就在蜀中大建宫殿,仿照明朝宫廷一般富丽堂皇。“后宫”充盈了几百位抢掠而来的姑娘当嫔妃,还给自己的兄弟亲信都封了威风凛凛的大官,众人往“金銮殿”里面一坐,还真是“挺像那么回事”。不过,张献忠的“建国称帝”仅仅是如同儿戏,他的眼界、能力、谋略,均停留在土匪的水平上,难以支撑起一国之君的重量。在张献忠的侵占下,四川一地可谓遭了大殃,张献忠残忍暴戾,他一有不满便要屠杀泄愤。据记载,因张献忠治理能力实在有限,很快川地就陷于混乱,为了镇压不满于他的百姓,张献忠便在天府之国四处屠城,以此来发泄他排不完的肝火。他个人的无端情绪,还有对李自成的嫉妒不满,都成了他大开杀戒的理由,如此行径,无疑是个变态的疯子。不过现在也有一些证据表明,张献忠其实并没有屠川。事实究竟如何,我们很难知晓,但不用怀疑的是,张献忠此人起于草莽,最后也只能终于草莽,君临天下并不是任何一个能聚众起兵者就能做到的。

到了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大明王朝最终没有抵抗过女真的铁蹄,八旗军还是踏上了中原的大地。对于当时人来说,还没有“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的概念,清军入关无异于外族入侵,张献忠骨子里的气节好像也苏醒了,他开始带着他的造反大军跟八旗队伍死磕。结果不用想也知道,他们毕竟是杂牌的队伍,连烂透了的明朝官军都打不过,又怎么可能抗得住辽东铁骑的攻势呢。公元1647年十一月,张献忠被雅布兰毙于凤凰山,结束了他传奇而疯狂的一生。值得一提的是,后来张献忠的“大西政权”还流亡了二十年之久,他的部众多加入反清复明的战斗中,他们曾经全力捣毁的大明,竟有一天又成了团结他们的旗帜,历史真是螺旋形发展的。

最后,再让我们回到尚在挣扎的大明王朝吧,而今局势已经相当严重,随着农民军的肆虐,清军的压城,大明还有多久的寿命呢?还有没有人愿意为这个苟延残喘的王朝做出牺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