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史鉴流传真可法,洪恩未报反成仇(1 / 1)

结束的日子不远了,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是洪承畴为大明死守的最后日子,他手下一名副将叛变了,将梯子偷偷放下城,将皇太极引进去,并把他的领导洪承畴献给了敌方。洪承畴的战败看起来真的十分儿戏,没有马革裹尸的悲壮,没有以死明志的忠烈,整个是被掳走了。

但是大明内部并不了解真实的情况,他们只有来自前线各种版本的传闻,有说洪承畴逃了的,有说他叛国了的,不过最多的还是相信洪总督已经“殉节”了,有从辽东回来的报告有板有眼地说,洪大人临刑不惧,只求速死。崇祯听说洪承畴殉国了,十分悲痛,他亲笔批示:“承畴节烈弥笃……速与优旌,以慰幽忠。”并且高规格设置祭坛追缅,痛哭泪下。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洪承畴并没有殉节,而是被皇太极掳走,在八旗军中百般劝降。关于劝降洪承畴的细节,自清代以来就有无数版本流传,没有人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洪大人究竟是在怎样的威胁引诱之下投奔了他曾经全力对战的皇太极。有人说皇太极是在已经投降了的汉人文官范文程、张存仁等帮助下,寻找到了洪承畴的弱点,一举将他拿下的,因为洪大人在被俘虏最初还是相当坚强,口中直称感念皇上恩遇,绝不背叛朝廷,宁可以发覆面,也不投降女真,就连清兵的大刀架在他的脖子上,他都面不改色。但是这个人貌似是处女座有洁癖,皇太极在派范文程劝导他归顺时,洪承畴的衣服上沾染了一点灰尘,他发现后立即伸手细细掸去,这个举动被范文程看在眼里,便胸有成竹地告诉皇太极,此人连衣服都舍不得脏,肯定更是百般惜命,果然,皇太极利用了他这个“内心柔软”的致命弱点,去看望洪承畴时,特意亲手给他披上了一件衣服,如此关怀像是打破最后一根防线的压力,洪承畴誓死忠于大明的心理建设顿时崩塌了,他深深感叹了一句“真乃明主矣”,便乖乖投降了。皇太极唯恐洪承畴会反悔,马上要求他进行剃发归降仪式,根据清朝史料记载,洪承畴被皇太极的宽容厚待感动得泪流满面,唯有一心向清,才能报答如此知遇之恩。

除此之外,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就是皇太极的妃子博尔济吉特氏(又名大玉儿)被派去劝说洪承畴投降,这个说法主要是为了凸显洪承畴对清朝的重要性,实际可能性实在不大。只是历史纷繁却单调,英雄的故事中间总得有美人的参与才算圆满,博尔济吉特氏的传说一直都是民间津津乐道的热点,将她与洪承畴的叛降联系在一起,一方面是讽刺皇太极自私无情,为了事业不惜牺牲自己的女人,一方面又羞辱了博尔济吉特氏风流轻浮,名节扫地,竟能将自己轻而易举献给敌方降将,实在有辱操行,另一方面也嘲笑了洪承畴毫无准则,身为明朝大将却是个无耻好色之徒,一个“夷女”就能将其征服,不得不说为人所不齿。所以,这个故事更多的是为了满足大众的吃瓜欲望而捏造出来的“爽文”,虽然这份无边风月的确大料满满,但本着尊重历史的原则,我们还是看看说说就罢了。

洪承畴的叛降,在历史上引来了铺天盖地的骂名,如果说袁崇焕还是个有争议的民族英雄,洪承畴基本是个没什么争议的叛徒,不过他在崇祯死之前确实没为大明的覆灭踹过窝心脚,他是在后来清军处理南明的时候才出了力。但是皇太极要的也不是洪承畴帮他打什么实战,对于忠贞正气的大明,一个洪承畴这样标志性的人物的叛变,对于其精神上无异于毁灭性的打击,这就够了!有一副著名的对联: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洪恩浩**,不能报国反成仇(承畴),赞扬的是重节死去的史可法,讽刺的是贪生怕死的洪承畴。包括洪督师归顺了的大清政权,在乾隆皇帝时期编的《贰臣传》,也毫不留情地将这位投诚于他们的好朋友拉入了“不忠”的黑名单。

那么多人骂洪承畴,他不冤。不过我有时也会想,洪承畴所处的环境,的确有其为难之处,那么如果你是他,你又会怎么做呢?

洪承畴并不是一个天生的狗腿,他也是懂得忠君爱国、文人气节的士大夫,是熟背过仁义礼智、温良恭俭的读书人,考中进士及第登科,才进入到大明王朝的官僚系统,曾几何时也是提携玉龙为君死的优秀将领。到底是什么让洪承畴放下名节,低下头颅,偏偏就做了遗臭万年的叛国之将呢?除了他个人的贪生惜命,大明朝廷的状况应该也是让洪承畴决定背弃的重要原因。老东家太让人失望了,那一个看似意义深远的“家国天下”背后,是明王朝惨不忍睹、乌烟瘴气的真实模样,皇帝朱由检急功近利,朝廷上下腐败无能,洪承畴在松锦大战中的失败,与中央贸然武断地下错误的开战指令有密切关系,老话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可洪承畴在外却要一直提心吊胆着朝廷的喜怒,朝廷一声令下,前线将士就只能将错就错地去送死,这实在让带兵之人感到心寒不已。反观皇太极,同样是一个带队伍的领导者,这位后金的领袖冷静、睿智、善于将兵用人,无论是军事调遣还是运用谋略,都体现出来一个运筹帷幄的真正帝王不可多得的优异品质,抛去所处阵营不说,洪承畴作为一个久经沙场的将领,一定能够看出来皇太极的过人之处,并且萌生出难以抑制的钦佩之情,少不得在心里嘀咕一句“这要是我的领导那就好了”。

想归想,说归说,洪承畴还是不得不回过头来面对自己手底下这帮越来越不好带的明军队伍,自万历以来,大明边事频发,在若干场抵御外患平息内忧的大型战役之后,明王朝的军事实力非但没有愈战愈勇,反而一日比一日颓丧涣散,财政危机难以保证士兵们的饷银军衣,将领在考虑如何排兵布阵之余,还要提心吊胆会不会后勤断供、军队哗变,这样子的队伍带起来真的窝心,而到了崇祯时期,所有人都看出来明王朝日薄西山,愿意给老朱家皇帝卖命的人越来越少,地方上的巡抚、总兵,这些督略一方的重要大员,都经常会在大敌压境之前就丢盔弃甲逃跑,总兵一跑,士兵怎么可能有心思打仗呢?因此,洪承畴对这样的军事惨状简直不忍直视,他何尝不想带领一支团结一心、勇往直前的优秀队伍,为凌云壮志、建功立业而奋不顾身战斗,可这种想法几乎不可能实现了,明王朝的军队从北到南、从内到外,基本上都是溃不成军的恶劣之势,指挥起来冥顽不灵,人人似乎都怠懒而又虚弱不堪,积弊多得连改革都改不过来。洪承畴远远地望了一眼与之对战的后金八旗军,他们整装待发,纪律严明,当攻势一起,几乎人人都无所畏惧、冒死前进,这样的队伍谁不眼馋呢?羡慕归羡慕,洪承畴不得不赶紧把目光收回来,那可是他要面对的敌人,洪承畴巴不得他们死才对。

话说回来,要是洪承畴他自己此番对战后金失败了会怎么样呢,洪大人在心中不由得打了一个寒战,自古兵事向来以成败论英雄,败兵之将无异于丧家之犬,要遭到众人指责,甚至会被追责惩处,前辈的鲜血教训仿佛让洪承畴看到了自己并不光明的未来:袁崇焕,熊廷弼,杨鹤,熊文灿……这些人的悲惨过去让洪承畴感到心惊胆战,如果他也败兵于此,很有可能就会重蹈以上几人的覆辙。可洪承畴心里委屈啊,目前看来战斗失败是大概率事件,他就必须要为此负责任吗?毕竟财政、制度、军改等方面的问题是导致军队积弱的根本存在,这些担子全都让洪承畴一个人来背,洪承畴不愿意。如今明王朝暮气难鼓,困境重重,不说有没有发展前途,最起码眼前胜算并不大的战事就让他感到十分忧虑,他为之而战的明王朝,真的值得为之而战吗?再一想到战事结束后,回到朝中,那些只知纸上谈兵参奏个没完的言官又要以此大做文章,官员之间的水火不容竟要比战场还要可怕几分,想到这,洪承畴居然都不想回去了。

这是一个非常矛盾的问题,有一点像你明知道你的老板不靠谱,公司即将倒闭,还必须陪着它一起战斗到死,不能跳槽。但是洪承畴面对的抉择与普通人跳槽公司性质又不同,他背后背负的,不仅仅是明王朝的烂摊子,更是一个意义深远的家国、民族概念,洪承畴并不是个一般人,他是当时唯一手握攘外与安内两边战局的最高统帅,他引领着朱明王朝岌岌可危的黄昏最后的精神,他的身上有许多人倾注的许多感情,这一点,他的叛逃就足以引起代代的骂名。

在当时观念下,后金政权的势力,还是具有很强的外族侵略性质,洪承畴的投诚,不仅意味着他对于“一臣不事二君”理念的违背,更是对于整个汉民族的背叛,这是让所有人,尤其是明朝遗民无法接受的。明代士大夫情结尤为严重,就连没读过书的人,也知道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而洪承畴这样一个明明饱读圣贤之书的知识分子,到头来却屈膝向外,卖国求荣,实在是折损了读书人应有的气节,尽失了中华民族传承千年未有断绝的道德精神,相比于前朝东林党数名坚持正义之士,面对阉党的迫害尚能不改初心、卫道而死,洪承畴的个人素质和胆略勇气,就差了太多太多。

当然,当时的“汉奸”也不是那么好当的,洪承畴在叛降之后,始终生活在唾骂和折磨当中,哪怕是他后来效忠的清王朝,也对他的半途改节感到不齿,清朝修史时,将包括洪承畴在内的这些个投降之士全部列入了《贰臣传》,描述其生平经历也是极尽轻鄙之词,可见无论是汉人还是满人,都认为背弃旧主之行为比较羞耻。虽然洪承畴在松锦之战后又获得了几十年的时间续命,但是这几十年他大概是倍感煎熬,心中苦楚,难有知己。到了后来康熙帝论功排辈,洪承畴也只排了一个三等轻都尉世职,比起他在崇祯时期受到的重视与皇恩,实在是差得太远,即便洪承畴后来也为清王朝扫平障碍、巩固统治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康熙帝的论功不得不说有人品考量在其中。

历史的车轮早已碾过,古人的是非功过自有后人代代评说。关于洪承畴的选择,各种声音不绝于耳,臭名昭著的“汉奸”之名究竟是罪有应得还是道德绑架,洪承畴究竟应该被当作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还是背负着中华民族精神包袱的代言人呢?大家不妨也想想,如果你是洪承畴,面对无力回天的颓势与难以舍弃的情怀,你会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