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看内外忧患迭起,杨嗣昌临危受命(1 / 1)

余孽未尽,崇祯还是睡不踏实,这时候需要出现一个更厉害的人物帮崇祯分忧,很幸运,他找到了,那就是前文中主招抚思路失败了的文官杨鹤之子,杨嗣昌。杨嗣昌虽然也是文官出身,但是比起他父亲思路要灵活得多,再加上他之前督管过辽东军务,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在带兵作战上已有相当多的心得体会,御边之时便展露出比较出众的能力。此时农民起义军势力庞大,崇祯被扰得夜不能寐,百般焦急时便想起了杨嗣昌,但是杨嗣昌现下并不在任上,他的父亲杨鹤刚刚去世,他按照礼制回家守孝,即“丁忧”。丁忧之期漫长,若是等到杨嗣昌丁忧期满,崇祯怕自己坟头的草都三米高了,于是不顾礼制强行要求杨嗣昌离家上任,这一做法叫“夺情”,这一幕我们应该不陌生了,因为在前面张居正的故事里就见过“丁忧”与“夺情”的矛盾,权势大如张居正,在夺情之后都要受到满朝言官的批驳讽刺,更不用说小小的杨嗣昌了,深知“夺情”之苦的杨嗣昌连忙请求皇帝收回成命,表示自己一定要将孝道贯彻到底。但是崇祯不在乎言官的口诛笔伐,一意孤行要杨嗣昌出山工作,无奈之下,杨嗣昌丁忧不足两年就回到了京中,尽管此举又遭到许多人弹劾,但皇帝的旨意谁敢违拗呢?

杨嗣昌一回来就被提拔为兵部尚书,外督辽事,内平起义,如此大力度的重用是崇祯一贯的风格,杨嗣昌对皇帝的知遇之恩感到十分感动,只能尽平生之本事为崇祯扫尽烦忧。他首先提出了“安内方可攘外”的方针,认为辽东战局可以暂时放一放,后院不断起火的农民起义军才是当下应该关注的重点,农民军看似是内忧,但却活动在明王朝统治的核心地带,无异于天天掏皇帝的心窝子,要想对外能够调整最佳状态全面御虏,就必须先集中精力解决发生在“心腹”地带的关键问题。崇祯觉得杨嗣昌的理论很有道理,便同意他确定了“先内后外”的作战计划,将全部的军事力量放到对付农民军上来。

关于对内集中力量精准打击,杨嗣昌发明了一套名叫“四正六隅十面网”的剿灭方案:四正是陕西、湖广、河南、凤阳四地,这几处是农民军活跃的重点地带,当地巡抚应当主力剿灭,适当防守,六隅则是指延绥、山西、山东、江南、江西、四川六处,这些地方的巡抚则应当主力防守,严守农民军不得窜入,必要时也要出力剿灭,由此四正六隅如同一张十面埋伏的大网,将全国上下的农民军牢牢网住,不留任何余地。这等部署还是比较英明的,因为农民军最大的问题就是流动性太强,一打就跑,官军难以彻底剿灭,如若十面网可以有效工作,就能把农民军完全打尽,以绝后患。为了让十面网发挥出最高效率,杨嗣昌还大力清换地方将领,启用有能力者,当年的赋税因剿匪需要,比往年更沉重了不少,几乎是将明王朝上上下下的剩余价值全部榨干,崇祯咬咬牙都答应了,只要能在短时间内把农民军这个心头大患除去,就暂且再辛苦全国人民一番吧,大不了到时候再发一篇自我批评的罪己诏就完了。准备工作很快就绪,杨嗣昌信心十足,他对崇祯说,“三个月,给我三个月时间,我为陛下除掉十年以来的起义顽疾”。这个画面我们也很熟悉,袁崇焕在几年前也下过类似的承诺,而今尸骨已寒,杨嗣昌的诺言不知能否实现,会不会也和袁督师一样不得善终呢?

与袁督师自知吹牛不同,杨嗣昌对三月平叛的估测还是有一定把握的,不论如何,崇祯准许他涸泽而渔式征收剿匪的饷银,就意味着他必须速战速决。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十二月起,在杨嗣昌“四正六隅十面网”的方针指导下,如火如荼的剿匪活动迅速展开,由于官军实力强大,各地方按计划精准打击,包括张献忠在内的几大农民军势力纷纷投降,引得河南、湖广一带形成大规模的招抚之风,剿匪初见成效。然而,李自成领导的队伍却在四正六隅的天罗地网中游刃有余地穿梭,他利用各地官军信息不畅、配合不足的漏洞,先是从陕西逃进四川,在四川攻城略地直逼成都府,继而在官军到来之前全身而退,又从四川溜回了陕西。李自成就像一个狡猾的泥鳅,在杨嗣昌的十面网中灵活游走,眼看着时间到了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三月,杨嗣昌的诺言大限到了,可李自成还在逍遥法外,杨嗣昌无奈之下只好向崇祯承认自己未能完成计划,主动要求辞职,听凭君王惩罚。好在崇祯这次比较宽宏,他驳回了杨嗣昌的请罪,允许他再延长期限,只要能尽快剿匪成功,就不会追他的责。

杨嗣昌得到圣允,便认真总结三月以来对战农民军的经验教训,写成了一份《据报近日贼情疏》交给崇祯审阅,他指出,剿匪不力最大的原因在于地方将领表现太差,尤其是在西北主攻李自成的洪承畴,竟然能让他逃离数次,所以必须追洪承畴的责任,给他降低官职,如果能在期限内剿灭李自成就算他将功折罪,若是剿匪依然不力,则要进一步责罚。洪承畴得知杨嗣昌在崇祯面前如此参奏,又被降了官,心中很是不满,从此心中格外记恨他,想方设法联合朝中大臣给杨嗣昌捅刀子。但是归根结底,旨意是崇祯下的,皇帝向杨嗣昌点了头,洪承畴也没有办法,只能带着兵马将满心的怒气发泄在李自成的身上。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从六月到十一月,洪承畴等将领带领官兵对李自成进行了刮地皮式的围追堵截,李自成在如此强势的猛攻之下,终于损兵折将,力量日渐衰微,最后在一次突围中惨遭失败,李自成全军覆没,身边仅仅剩了不到二十个贴身追随者。为了逃命,他不得不丢妻弃子,狼狈地与十几个铁杆逃进了陕西的商洛山中,这个故事大家可能都听过,叫十八骑入商洛山。

历史上的李自成就是这样,一个吃不饱肚子的小农将军,并不像评书里说得那般所向披靡,他只是那个时代一个典型的产物,要说江山易主的谋略,这位李闯王差得还远。他一直是这样打打躲躲,就像毛主席说的,不时地“暴动”而已。他之所以能掀了老朱家的字号,更多的原因是其他客观因素的偶然促成,当然,还有这个人好到诡异的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