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情一下就变得复杂了!居然有人敢操纵太监打死太子,而那个人十有八九是为了儿子觊觎太子之位的郑氏。刚平息不久的“国本之争”又被拉出来说事儿,郑氏瞬间成了众矢之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大明系统汹涌的言官队伍又一次显出了他们非凡的力量,大众纷纷猜测是郑氏怀恨陷害,甚至有人连万历都怀疑在内,毕竟万历钟爱郑氏及其子,和太子的关系一直都不是很和谐。郑氏的哥哥急忙启动危机公关模式出面辟谣,可是越抹越黑。郑氏也急得四处奔走,号啕大哭,到万历面前哭完到太子面前哭,直陈不是她干的。
已经被朝政的嘈杂逼得躲居深宫的万历大哥根本没兴趣翻旧账,他既不惊讶也不愤怒,显然是不想牵扯太多人,不管是不是郑氏干的,他都不太可能对爱妾做出多么严厉的惩罚,反正太子好好地站在他面前,也没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万历只想把这件乌龙案子速战速决,砍死几个主谋者报仇(背锅),有个说得过去的交代就算了。而本案的当事人,无辜躺枪的太子朱常洛,在郑氏决堤的泪水和老爹的烦忧之下,不得不体贴地表示,这事跟“国本”没关系,自己丝毫不怀疑父皇,不要闹大,息事宁人便好。万历也不失时机地出面,称太子着实懂事,朕相当信任,你们不要挑拨我们父子关系,我也从来没打算换太子。这件事情呢,总归还要有个结果,那就把那几个涉案嫌犯张差、庞保、刘成处死算了,完毕!
瞧——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皇家典范,天下太平。
这就是被称为晚明三大案的第一案,“梃击案”。
此案以此草草告终,弄死的肯定是替死鬼无疑,再是疯子也不会想到去宫里棒敲太子来发泄情绪吧!而且张差死的时候也是大呼冤屈,状如枉死。至于这闯东宫行刺一事到底主谋何人有何目的,就这样不了了之了,太子安全堪忧,疑团未解,躺枪的朱常洛竟只得忍气吞声,万历懒得彻查,更是唯恐将郑贵妃这个软肋再摆到台面上来,或者说,万历根本没办法查,因为这事彻头彻尾就是前朝那帮名嘴党争战斗的成果。现在看来,太子就是那场政治斗争的旋涡,是别人进攻或抵挡的工具,他没力量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不少人都认为,“梃击案”是郑氏主导的可能性并不大,全世界都知道太子最大的“敌人”是郑氏,她怎么会笨到用自己宫里的太监去找人行刺,这无异于实名制“谋杀”太子!莫说这个刺客拿着一根棒子杀不杀得了人,就在东宫门口作案,她是活够了吗?所以,这件事也许更有可能是党争的集团策划出的闹剧,目的纯粹是把气氛搅浑,转移斗争中心而已,而目标最大的,也是党争中最大最危急的一个集团,就是东林党。很多猜测都将三大案与东林党联系在一起,不可否认,因为他们是最大的受益者,也就成了最大的嫌疑人。
当然,还有一种观点是,梃击案可能是郑氏和万历联手策划的,因为帝妃二人对国本之争结果都不满意,郑氏担心万历死后自己无依无靠,有可能遭到太子秋后算账,所以铤而走险,想把隐患扼杀在襁褓之中。而万历在听到太子差点在慈庆宫被行刺的消息时,竟然人淡如菊,不嗔不怒,不追不查,众所周知万历并不是一个表情管理一流的好演员,所以有很大的可能性是他早已提前知道此事,默许了郑氏的放肆举动,也就不会让梃击案再继续追查下去,以免大家都陷入不必要的尴尬。
真相到底如何呢,众人只能纷纷猜测,这件事从开始到结束都布满了疑点和蹊跷,相关的史料被解读了无数次,遗憾的是没人能解读出唯一的真相,案子的来龙去脉永远都不可能水落石出了。
不过说到底,窝囊到家的,却还是我们的太子——未来的泰昌皇帝朱常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