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就是万历对战场进度和彼我实力的理智把控。回顾整个三大征的过程,大明打得可着实不轻松,最初都是以惨败开始的,也不能全怪明军态度不端正,实在是这不同地方的队伍实力差别太大。而面对战局,商量对策的时候,朝廷上那帮名嘴扯着一把老胡须苦思冥想,也不知道从哪行古典经书上找来些大道理,万历说听听意见吧,众口不一千奇百怪,永远都有吵不完架的朝堂上,往往一争、一拖就是几年的时间转瞬即逝。体会过这种黑洞一般的争论旋涡的万历总是会走向一个结局:得了,还是自己拿主意吧。虽然自己怎么样去做决定肯定会遭来反对,但万历已经习惯了。他开始用他那不凡的头脑思考,这位懒洋洋的君王智商一定不低,当他开始密切注视战况,惨败的开始也恰恰意味着明军的转折点,这就是万历的过人之处,他可以在轻敌忽视的错误之后迅速反思,重新布局,实际上,在大事面前,万历是会理性地站出来控制局面的,他始终用他那精明的脑袋思索着,用有力的双手抓紧了国家的大政方针,这从战争的点滴中都可以轻易地发现。
最后,万历总体来看是一个比较有主见的人。这个主见之下的决策水平虽然说忽高忽低,但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君王有主见也不能说肯定是个坏事。神宗之所以怠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前朝的言官实在太心烦,不管什么时候都会有至少三拨人站在完全对立或者不完全对立的角度上争论不休,若是个优柔寡断、耳根子还软的人,怕是会在光阴流转中一事无成。而万历始终能够表现出来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张居正在他童年时期的强势带给他的并不是欠缺自主性,反而是一种高度渴望凡事自决的傲慢,他反感被人操纵,反感依赖,反感束缚,所以在张居正死后,万历一朝并没有出现权臣当道、倾于朝野的状况,更没有外戚擅权、宦官干政的反例,从这一点来讲,他起码能让老祖朱元璋欣慰一番,能够把君王之权牢牢把握在手里,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看似万事不操心的万历,大概只是在形式上面懒得抽筋,但是大脑却在他沉甸甸的肥脑壳中,像一个小马达一样飞速运转着。
最可贵的是,三大征打赢了,边境就宁静了,虽然花了很多力气很多钱,但客观上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战争让西北在一定时期内兵变之势有所收敛,与朝鲜的关系更加亲密、抑制了长期困扰明朝的倭患,也让西南边疆更加稳固地团结在明中央周围,改土归流之后,中原先进的文化、教育、技术更加畅通地进入到西南各地,起码创造了一段时间的欣欣向荣。有人说是这三场战争拖垮了明朝,在后来女真趁机兴起辽东时再也打不动了,所以征战后不到五十年就断送了朱姓江山,但是此时用光力气也是为了打跑日本人,经此一役,令日本三百年不敢贸然犯边。而趁此空虚灭明入关的满清政府,三百年后的甲午战争,倒却再也没有了万历“虽强必戮”的坚强。当这个取而代之的政权用台湾和琉球换来日本撤军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过这个他们批判反思的“亡国之君”面对日本入侵,是怎么表现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