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给明朝内阁的定位是在中央设立的帮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之所以会由内阁帮助皇帝处理政务是因为原来协助皇帝行政的“宰相制度”被废除了,因而源头还得追到明太祖朱元璋那儿。
大明新建之时,承袭旧制立丞相辅佐君王处理朝政。然而,自明初四大案之首的胡惟庸案爆发后,疑心甚重的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下定决心废除丞相制、中书省,亲自上阵统率百官。朱元璋的一顿操作使得皇权得到强化,但这样一来,大事小事就得皇帝一个人操劳了,无疑增加了皇帝的工作负担。根据《明太祖实录》记载,废除丞相后不久,朱元璋曾在八天内平均每天批阅200多件奏章,处理国事400多件。如此大的工作量纵然是朱元璋这样的劳动模范都不由得感慨工作的辛苦,以至于他曾经作诗一首表现自己的工作辛勤“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五丈犹拥被。”
终于高傲的朱元璋还是在现实面前低下了头,他明白想要一个人处理全国事务是不可能的了,因为明朝幅员辽阔并不是上古时期那种小国寡民的状态,最终朱元璋发出来“人主以一人御天下,不可无辅臣”的感慨。朱元璋要找帮手了。要说朱元璋不愧是雷厉风行的开国皇帝,办事效率就是快。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五月,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到了当年的九月份,朱元璋就开始找人帮自己办事了。
朱元璋招来一批“耆儒”来协助自己处理政务,做一些抄抄写写的活,称之为“四辅官”。所谓的“耆儒”就是一些年老的儒生,为什么会选择这类人,其实是朱元璋深思熟虑后的结果,“耆儒”年纪大了,没有政治根基,不至于对皇权产生威胁,并且由他们出任的“四辅官”任期较短,并没有多大的权力,没有决策权只能负责为皇帝提供参谋意见。“四辅官”的设立表明朱元璋探索一种既能辅佐皇帝,又能够防止大臣专权的机构。当然,这个尝试后来失败了,主要原因还是“耆儒”年龄太大了,生活自理都成问题,根本没有精力来达成朱元璋的期望,所以第二年朱元璋就废除了这一机构。
第一次虽然失败了,但是朱元璋并没有灰心,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朱元璋又仿效宋朝的制度,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皇帝的顾问,殿阁大学士的设置成为明朝内阁制度的雏形。不过由于朱元璋在位期间十分勤政,重大政务必然亲力亲为,因此该时期的大学士很少能够参与决策,也没什么权力,只是参谋顾问而已,与后世的内阁相差甚远。朱元璋驾崩后,继位的朱允炆基本上沿袭了这一制度,也没有什么太大改动,直到朱棣登上皇位,一切就此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