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废后事件中,处于风暴中心的无疑是胡皇后本人。因此,就先来看看胡皇后这个人吧。史书中明确记载了她的名字,叫善祥,从胡皇后的名字来看,其父母应该是想她能够平平安安地度过一生,至于大富大贵倒没那么重要,毕竟富贵了自然麻烦事也就多了,但有的时候,你越担心什么就越会发生什么。胡皇后的父亲是胡荣,一生有二子七女,胡皇后是他的第三个女儿,他的大女儿洪武年间便入宫担任女官了,并且混得还挺不错的。胡荣本人呢,则担任锦衣卫百户,永乐初年免职回家,在回家的途中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一位神仙站在他面前对他说:“你们家以后要显贵了。”古人做这种梦一般都是吉兆,果然第二天,胡皇后就出生了。随着胡皇后一天天地长大,也开始展现出自己的不平凡之处,先是有十几号人(应该是都懂些面相的人)对胡荣说,他这位女儿将来将会大富大贵,并且是贵不可言。
正所谓“三人成虎”,看着这么说的人越来越多,胡荣心里面也开始犯嘀咕了。时间就这样来到了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这一年明成祖朱棣下令为当时还是皇太孙的朱瞻基选太孙妃,因为朱棣本人特别喜欢这个大孙子,所以对朱瞻基的婚事极为重视,甚至亲自为选妃设置了条件,毕竟不出意外的话太孙妃可是未来的皇后啊。
首先,在地域上,必须是在直隶州府及北京、山东、河南、山西、陕西这几个地方选,这是考虑到地域平衡,明初的几位皇后都是南方人,不能总是重南轻北啊,所以这次往北一点;其次,在出身上,必须是出身于官员、军民及前朝故官之家,虽然朱元璋曾规定明朝宗室选妃,普通人家女子就行,但是朱棣怕一般的小家碧玉上不了台面,委屈了自己的宝贝孙子,所以把标准再往上拔一拔;第三,在年龄上最低不超过11岁,最高不超过17岁,这个好理解,太大太小了都不行,皇太孙当时是17岁,岁数差距太大不容易培养感情;第四,在家庭上必须父母双亲都健在并且家法严整,孩子要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别有什么心理问题。
既然条件已经定下了,那就开始吧,于是朝廷就四处派人寻访未来的太孙妃了,但是这时候钦天监官员又上奏朱棣说,根据天象显示,山东济宁(今山东济宁)那个地方将有贵人,最适合做太子妃了。既然天象都这么说了,那就去找吧,于是,朝廷使者便下到济宁去寻找,到了济宁在挨家打探的时候,使者忽然听到这样一件奇事,原来当地有个叫胡荣的人的女儿独自在一个小楼上居住,每天白天开门窗透气的时候,就会有红白气从她屋子飘出来,围绕在屋子周围,几个月都没有散开,引得附近的居民都来观看。贵人自有奇瑞,众人都觉得胡善祥必是贵人,使者一听,觉得这就是他们要找的太孙妃,再把胡善祥叫过来一看,模样周到、举止得体,得,这人选就是你了,当场就选定了胡善祥,于是就这样胡皇后就来到了皇宫。
结果到了皇宫之后再进行详细的检查,发现更了不得了,宫里有专门人员来检查胡善祥的面相,一看之下发现胡善祥的相貌简直就是天生的皇后长相,十分端庄得体大方。用当时的话来说叫“按之合法相”,不过这几个字也说明了胡善祥长得并不是很漂亮,只是面相庄重,适合母仪天下,而正是因为不那么漂亮,才导致她后来不受朱瞻基宠爱。不过这一切现在还没到来,朱棣特别满意这个孙媳妇,觉得她以后一定能母仪天下,于是经过一年的培训,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胡善祥被正式册封为皇太孙妃。婚后胡善祥待人一团和气,而且十分能干,能帮婆婆太子妃张氏处理不少事务,因而朱棣很满意这个孙媳妇,朱高炽和张氏也特别喜欢这个儿媳妇,但有人不高兴了,他就是胡善祥的丈夫朱瞻基,因为在他的心中早就有了自己的白月光,娶胡善祥只是奉了上意,不是自己真心的。
朱瞻基心中的最爱就是太孙嫔孙氏,也就是后来的孙贵妃。孙氏是山东邹平人,这么一看她和胡皇后还属于老乡,都是山东人。不过相比于胡皇后自幼就有贵人之相,孙贵妃的发迹得感谢一位河南人。孙贵妃小时候,她的父亲孙忠在永城县(今河南永城)当主簿,永城是什么地方呢,正是明宣宗朱瞻基之母,当时的太子妃张氏的老家,当时宣宗的外婆彭城伯夫人就住在永城,老人家作为当地的显赫人物,自然跟各级官吏都比较熟。一来二去就认识了孙忠的女儿孙氏,老太太看到这个小姑娘聪明伶俐而且特别漂亮,很是喜欢,后来老太太进宫看望自己的女儿时,闲聊就聊到了孙氏,老太太觉得这个姑娘这么优秀应该让她入宫,太子妃张氏听到母亲这么说也就同意了,就这样孙氏在彭城伯夫人的大力推荐下进入宫中。
孙氏刚入宫的时候年龄特别小,于是就由太子妃张氏亲自来抚养她,并教导她宫中的礼仪。孙氏特别机灵,教导的东西一学就会,所以宫里面的人特别喜欢她,尤其是太子妃的儿子皇太孙朱瞻基,皇宫里本来就缺少玩伴,现在来了个这么可爱的小姑娘,朱瞻基当然是喜欢得不行,经常与她一同玩耍,两人可以说是青梅竹马,时间一年一年过去,孙氏出落得愈发标致,而她跟朱瞻基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到了选太孙妃的时候,估计当时很多人包括彭城伯夫人和孙贵妃的家族都认为孙贵妃将是皇太孙妃子的不二人选。结果谁也没有想到,永乐十五年正式为宣宗选妃的时候,胡善祥成了杀出重围的黑马,一举夺得皇太孙妃之位,而孙氏则低胡皇后一头,只能做个皇太孙嫔。对于这个结果,明宣宗、孙贵妃、彭城伯夫人和孙贵妃的家族明显都是难以接受的,所以在封妃之后,每次彭城伯夫人入宫都会和女儿张氏絮叨这件事。但是可能张氏在教育孙贵妃的过程中觉得孙氏的性格不适合当皇后,而胡善祥则十分适合当皇后,或者是因为别的原因,反正最后是彭城伯夫人磨破了嘴皮,张氏都丝毫不动摇。
但朱瞻基没有死心,他还要继续为他爱的女人争取,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六月,明成祖朱棣去世,八月仁宗继位,皇太孙被册立为太子,胡皇后被册立为太子妃。然而在册封皇太子妃的时候,虽然封胡善祥依照惯例被晋级为太子妃,但当时身为妾氏的孙氏却也被授予了太子妃的服饰,这应当是朱瞻基争取的结果,虽然不能改变孙氏的名分,但至少要让她享受太子妃一样的待遇,使得在礼制方面孙氏和胡善祥可以平起平坐。明朝初年还是特别重视礼制问题的,而朱瞻基却打破了册封惯例,表面上看是他宠爱孙氏,实则通过慢慢打破祖制为自己今后的布局开路,可以说从这时起朱瞻基心中就应该有了废后的念头了,只是基于当时的条件还不成熟,暂且搁置了。第二年六月,明仁宗驾崩,宣宗即位为帝,关于立两人谁为皇后又出现了争论。
其实本来没什么好争的,按照礼法规定,作为皇太子妃的胡皇后应该自动升格为皇后,但是相对于胡善祥,明宣宗更喜欢的显然是孙氏,所以他想立孙氏为皇后,但在这个问题上宣宗遭到了障碍。阻拦他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母亲,当时的皇太后张氏,张太后一直都更喜欢胡善祥,认为她是做皇后的不二人选,而且张太后自己也是从太子妃升级成皇后的,如果现在从了儿子的意,那天下会怎么看,祖宗之法还要不要了,所以张太后坚决不同意。太后的态度让宣宗意识到立孙氏为皇后还得缓一缓,但是既然做不了皇后了,怎么也得给孙氏争取点什么吧,于是宣宗向张太后提出了一个要求。
胡善祥被立为皇后,孙氏作为贵妃,明代规定册封皇后要授予其“金宝(金印)、金册”,贵妃及贵妃以下只有金册没有金宝,但是明宣宗向张太后提出希望能给孙贵妃也做一个金宝,并且希望能在孙贵妃的贵妃称号之前加了个“皇”字,称作孙皇贵妃,其地位比贵妃还要高一级,这也是宣宗为了孙贵妃进行的创举。张太后一方面比较溺爱儿子,另一方面也经不住朱瞻基的软磨硬泡,最后竟然也就同意了,祖制再一次被打破,这也让宣宗看到了希望,既然不能一步到位那就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