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管过程如何,考中进士的解缙就算是正式进入官场之中了,他的第一个职位是庶吉士,按照惯例这个职位一向挑选年轻而才华出众者担任,前途很远大。由此可见虽然殿试中成绩不是那么突出,但解缙的才华还是遮盖不住的,而就在此时解缙又受到了一个人的赏识,而这个人可以说彻底改变了解缙的命运。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大明现任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当时的朱元璋已经六十多岁,但却十分喜欢这个还没自己年龄三分之一大的小孩,认为他才华卓越,经常将他带在自己身边,甚至跟解缙推心置腹地说:“我和你虽然身份上是君臣,但我一直将你看作自己的儿子,所以你一定要好好报效国家,勇于进谏,知无不言哦。”此话一出让解缙大为感动,由此成了朱元璋的小迷弟。
朱元璋跟解缙认识时间不长,为何会说这么一番话,或许解缙确实很有才华折服了朱元璋,但还应该考虑到当时的时代背景,当时朱元璋已经年迈,已经在开始为后事做准备了,朱元璋是打天下的皇帝,而他的继任者是需要守天下的皇帝,那么守天下的皇帝需要什么样的大臣呢,朱元璋认为饱读儒家经典,精通道德伦理的书生是最好的选择,既不会威胁皇权,又能拼死为皇帝效力,这从他后面留给朱允炆的方孝孺、齐泰等人便可以看出,而如果从这方面来看,解缙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因而朱元璋才这么欣赏他。但是解缙相比起方孝孺等人有一个缺点,就是这个人太高傲了,他听了朱元璋的话感觉“士为知己者死”,既然朱元璋让他提意见,那么就提吧。
于是就在朱元璋说完这句话的当天,解缙便上了一封《大庖西封事》,洋洋洒洒一万多字,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别看方向这么多,其实主要内容就一点,批评朱元璋这么多年的施政,认为朝廷的法律太苛刻了,应当简明律法并赏褒善政。朱元璋在看到解缙的这封上书之后,称赞了一番解缙的才华,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交上了这么厚一份上书,很厉害,但夸完之后就算了,朱元璋并没有采纳解缙的任何一条建议。
可见有时候领导夸人只是场面话,实际上可能并不赞同下属的想法。事实上也正是如此,朱元璋也是个相当自负的人,他治理国家二十余年自认为已经将方方面面都处理得很好了,而解缙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政治能力几乎为零,对国家民生缺乏深入了解,他的建议更多的是从圣贤的思想出发,根本不具备可操作性。但解缙误会了,在得到朱元璋称赞之后,解缙更是备受鼓舞,认为可能是之前的上书还不够完善,于是沉寂了几天后便又上了《太平十策》。该上书的主要内容为“一曰参井田均田之法,二曰兼封建郡县之制,三曰正管名,四曰兴礼乐,五曰审辅导之官,六曰新学校之政,七曰省繁冗,八曰薄税敛,九曰务农,十曰讲武。”从“井田”“”“封建”等字眼便可看出解缙的这封上书是带有浓厚的复古色彩的,而这些操作根本不符合当时的时代要求,由此可见解缙在治国上是一个理想化的人,面对解缙的上书朱元璋只是再一次称赞解缙的才华,但依然没有采纳任何方案,解缙却发生了变化。
解缙其实是一个十分高傲的人,初入官场的时候可能还收敛点,但在受到朱元璋的两次称赞之后,解缙的心态开始膨胀起来,认为自己真的是天选之人,而且有朱元璋在背后撑腰,以后一定是国家的栋梁,所以在与同僚相处的时候也开始趾高气扬起来,而同僚们一来看在他年轻,二来皇帝好像真的喜欢他,便给他一个面子,而解缙也就越来越变本加厉。一次解缙前往兵部索要差役,但是在索要时态度十分傲慢,加上解缙曾经弹劾过兵部,新仇旧账加起来,于是兵部尚书沈溍便上书朱元璋弹劾解缙。然而在接到沈溍的上书后,朱元璋不仅没有斥责解缙,反而还给解缙找借口,说他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平常太闲了,这次就算了。
随后,朱元璋就给解缙调动了一下差事,任命他为御史,负责监察百官,其本意就是想让解缙尽快了解官场中的一些潜规则,从而能更好地为老朱家的天下服务。但是令朱元璋没有想到的是解缙不仅没有体会到他的深意,反而依旧行事无所顾忌,加上御史的特殊身份解缙更加肆无忌惮。而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朱元璋借“胡惟庸案”的余波对已经告老还乡的李善长进行反攻倒算,一时间李善长连同家族七十余口被牵连诛杀。李善长为官多年,在朝中关系网十分密,按道理来说,在这种情况下人人自危,朝中大臣应当都赶紧撇干净关系,避免自己会受到李善长的牵连,但这时解缙的书生脾气又上来了,不仅没有独善其身,反而还主动替郎中王国撰写《论韩国公冤事状》,为李善长鸣冤申诉,虽然没有署名,但是朱元璋一看奏疏的内容就知道是解缙代笔写的。
除此之外,解缙还曾为御史夏长文代疏《论袁泰奸黠状》,弹劾都御史袁泰。简单来说就是充当搅屎棍,搞得朝廷内外不得安生,或许解缙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朱元璋证明自己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只要国家需要,自己绝不会明哲保身。但解缙的这种做法首先招来了朝中同僚的不满,毕竟这种时候逞能,可不是什么好事,万一就把别人牵扯进去了呢。更重要的是解缙这次真的得罪朱元璋了,朱元璋觉得解缙管的太宽了,本来这种情况随便按个罪名算到“胡惟庸案”中杀了就得了,但是朱元璋觉得解缙是个人才,所以又给了他一个机会,并没有对其进行严厉的惩罚。只是在解缙的父亲解开来京觐见的时候,对解缙的父亲说道:“你的儿子是个人才,但是目前来看他还不能适应官场,你把他带回去好好的教育一番,等十年后我再重用他也来得及。”就这样,解缙带着和朱元璋的十年之约,和他的老父亲解开一同返回江西老家了。解缙的第一次仕途生涯就这样结束了,不过解缙直到最后都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只是觉得正是因为自己没有曲意逢迎朝中的小人才被人陷害的。
解缙回家后每日熟读圣贤书,修身养性,期待十年之后再得到朱元璋的重用。然而事与愿违,解缙没有想到自己在老家等到的不是朱元璋召回他的诏书,而是朱元璋的死讯,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朱元璋因病逝世,而此时距离当初两人定下的十年之约还有两年的时间。皇帝之死,天崩地陷,这时在家中得知消息的解缙也坐不住了,想到朱元璋曾经那么器重自己,自己应该去送他这最后一程,于是解缙急忙奔赴京城奔丧,同时也希望新皇帝能够看在自己这么忠诚的份上起用自己。然而这一去京城解缙可就失算了,因为现实情况对他很不利,一方面朱元璋和解缙定下的十年之约尚未满期,虽然朱元璋本人没有撑过这十年之约,但问题是朱元璋是皇帝,他不遵守约定没关系,而你解缙身为一个被贬在家的臣子却不能不守约。
固然情况比较特殊,但你解缙背弃与大行皇帝的约定,私自来京这可是一大罪过呀,真要追究起来,“不忠”这个罪名解缙是跑不了。另一方面,古代可是十分看重“孝道”的,解缙的母亲于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的冬天去世,古人讲究居家守孝三年,现在一年还不到,甚至在解缙奔赴京师之时,他的母亲还未下葬,与此同时解缙的父亲此时也已经九十多岁了,正所谓“父母在不远游”,现在解缙丢下老父独自进京,这种行为无疑是“不孝”。当然这些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如果没人借此举报解缙的话,这事也就过去了,毕竟建文帝都不一定知道皇爷爷跟解缙有一个十年之约,也不知道解缙的母亲去世了。
然而不幸的是,当年解缙在朝中任官时桀骜不驯,因此得罪了很多人,而这些人现在还在朝中任官,之前早就想整整解缙了,只是因为其一直待在江西老家找不到机会而已,如今解缙自己撞枪口上了,那就别怪他们不客气了。于是解缙刚一离家,消息便传到了京城的政敌耳中,而当解缙刚一踏进京城,便立刻便受到了举报,罪名就是前面提的“不忠不孝”,本来建文帝听说解缙来了还很高兴,想见见这位大才子,但建文帝是一个特别尊崇礼法的人,一听解缙的这些行为,那还得了,发配边疆。就这样,解缙背着个不忠不孝的罪名被贬到了河州卫(今甘肃临夏西北)当了一名小吏,他的希望又破灭了。
这一次的贬黜对解缙影响巨大,他的人生信仰开始出现动摇,难道刚正不阿注定没有前途,只有阿谀奉承才能得到赏识吗?不管解缙有多么不情愿,塞外的黄沙终究磨去了他的心气。万般无奈下的解缙终于向现实弯腰了,他向当时深受建文帝信任的礼部侍郎董伦写了一份言辞恳切的书信,希望董伦能够帮助自己。董伦在接到解缙的书信后便向建文帝推荐了解缙,在董伦的推荐下建文帝便将解缙从河州卫给召了回来,并任命他为翰林待诏。就这样,解缙成了他早年最讨厌的那一类人,但解缙就是解缙,他发誓即使是趋炎附势,他也要成为其中的佼佼者。不过虽然解缙重新回到了京城,并且还担任了翰林待诏,重新回到了中央,比之前在河州卫的情况要好多了,但建文帝没有给他什么机会,终建文一朝解缙都没有得到重用,始终就是一个翰林待诏。
眼看不出意外的话,解缙可能就要在翰林待诏这个职位上待到死了。但是很快大明历史上的第一个大意外发生了,那就是燕王朱棣打赢了“靖难之役”,成功从自己的皇侄建文帝朱允炆手中夺得了皇位。伴随着建文失国,燕王夺位而来的便是政治上的大洗牌,此时已经沉寂多时的解缙也看到了此次机会,经过这么多年的宦海沉浮,这时的解缙自认为已经在政治上成熟起来。由于建文帝对自己的轻视,所以解缙对建文帝并没有太大的感情,既没有在南京城陷落时为建文朝殉难,也没有退隐不仕,而是选择主动归附了朱棣。
在解缙归附燕王朱棣前,还曾发生过一个小故事。当时南京城即将陷落,解缙、吴溥、王艮、胡靖几位同僚在吴溥府上聚会,聊着聊着就谈起城破之时该怎么做。解缙态度最为激动,怒斥朱棣造反作乱,背弃了祖宗,天理难容;胡靖也跟着附和解缙,只有王艮没说什么话,只是不住地哭泣,表面上看解缙和胡靖两人似乎都要为国尽忠,而王艮似乎想要投降屈服。就连吴溥的儿子也是这么认为的,聚会散了以后他跟父亲谈起这件事,没想到吴溥却不以为然,告诉儿子,王艮哭是因为他抱定了必死的心态,而解、胡二人只是在摆摆高姿态罢了。果然后来的发展一如吴溥预料的那样,王艮服毒自杀,而解缙跑得比谁都快,去投降了朱棣。朱元璋曾经那么器重解缙,而解缙却抛弃了朱元璋的继承人朱允炆,归顺了朱棣,这一行为被一些人认为是解缙一生中最大的污点,但不可否认的是解缙这么做将他带上了政治生涯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