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王者之师保护下的和平贸易(1 / 1)

据说郑和下西洋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宣扬国威,明成祖朱棣登基后觉得家大业大,要向海外诸国嘚瑟一下,享受一下万邦来朝的感觉。既然这样那就要给郑和配上最好的装配,让海外那些不开眼的小国看看什么是天朝上国。

以下是郑和船队的配置:宝船长一百五十多米,宽六十多米,比今天一个足球场还大,郑和的船队里面这样的船大概有几十艘,供郑和船队的指挥人员、使团人员及外国使节乘坐。同时,用它来装运宝物,有明朝皇帝赏赐给西洋各国的礼品、物品,也有西洋各国进贡明朝皇帝的贡品、珍品,还有郑和船队在海外通过贸易交换得来的物品。然而宝船还只是郑和船队的主体部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种类的船只,有的用于运粮,有的用于作战,有的用于居住,甚至还有专门用来运马的船,各类船只大大小小加起来两百多艘,宛如今天美国的航母编队。

那这么大的船队得多少人才能操作起来啊,这个问题郑和船队里面有一位叫马欢的翻译官可以回答。马欢曾多次跟随郑和出海,后来在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他将自己在下西洋过程总的所见所闻写成一本《瀛涯胜览》。据这本书记载,郑和每次下西洋携带的人员多达七千多人,其中光军队就有两万六。这是个什么概念,这么说吧400年后鸦片战争的时候,世界第一工业强国英国够牛了吧,那么强大的工业实力几个月也就送过来四千军队,跟郑和一比,小巫见大巫。浩浩****这么多人下西洋,能把海外小国吓死,要知道郑和去的很多国家总人口加起来都没两三万,哪见过这么多天兵天将啊。到这有人就又要解释了,带这么多人主要是为了防范海盗,海上海盗可猖狂了,吃人不吐骨头。

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不绝对,因为郑和船队碰到势力最大的海盗是马六甲一带的陈祖义。陈祖义是广东潮州人,洪武年间下南洋,曾盘踞在马六甲一带为祸十余年,是当地赫赫有名的海盗王,这样一个海盗王势力得有多强呢?在他最强大的时候。手下才万把乌合之众,最大的船只还没郑和最小的船长,所以后来当他遇到郑和的时候,轻而易举就被郑和押送回国内处死。

那郑和带领这么多人这么多人究竟是干吗的,我要说是做生意,听到的人都会认为是开玩笑吧,其实还真的是为了做生意。很多人认为明朝朝贡贸易是散财赚面子输里子,这其实是种误读。如果大明皇帝是坐在家里等海外番邦来进贡,然后加倍回礼,那赔本赚吆喝的指责还有点在理,但是现在郑和走出去了,情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举几个例子啊,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郑和的使团在古里进行了一次涉及众多货物的巨大交易,一次性购买了“各色奇货异宝及麒麟(长颈鹿)、狮子、驼鸡等物”,也就是当地的金银珠宝和特产,并且这次交易不属于赏赐性贸易,因为如果属于赏赐性贸易,史书一定会大书其书所赏赐的东西,但是史书并没有提及明朝赏赐这一环,仅用了一个“买”字,这就表明此次贸易属于正常交易,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除此之外,郑和每次出航还会买一些香料回国,比如占城国出产一种伽蓝香,号称除占城国外“天下再无出处,价甚贵,以银对换”。既然全天下只有这里有,那么郑和每次经过占城都会将当地所产的伽蓝香全部购买一空,甚至连当地王室都没得用了,并且由于买的多,郑和的船队还经常跟当地压价,怎么看都不像是厚往薄来。

说了这么多都没谈到军队,那军队到底有什么用啊,军队的作用就是保证郑和船队的正常贸易,因为毕竟在人家的地盘上,人少了镇不住场子,别人坐地起价怎么办。当然这还不是军队贸易的最主要功能,大头还在后面。南洋的九州山(今马来西亚境内)一带盛产沉香,要知道在沉香在大明可是个好东西,但是每次郑和都买不了多少。倒不是当地土著不卖,实在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当地居民技术落后,坐守金山银山却只能望山兴叹,根本采不到生长在深山老林里的沉香,所以郑和每次来这里都会发扬人道主义精神,派大批官兵去山里面采沉香,每次都是收获颇丰,采到的都是当地人都没见过的上好沉香,至于采了之后给不给钱,书上没说,毕竟凭本事采的沉香为啥要给钱。而在苏门答刺时,郑和也曾帮当地人开采硫黄,并用丝绸、瓷器与当地酋长交换,酋长看到大明的丝绸、瓷器都高兴坏了,说句实话,丝绸和瓷器在明清时期的产量是极大的,其对于航程中途经的国家虽然是稀罕物,但是对于大明来说则不一定是稀罕物,并且其所交换的东西如沉香等,在大明的价格绝对要高于瓷器和丝绸。

其实根据史书的蛛丝马迹,郑和下西洋是挣了钱的,而且还不少,因此皇帝才会一而再再而三派遣郑和下西洋。说到这里,最关键的问题也出现了,郑和下西洋赚的钱都去哪呢?或许一则考古消息可以告诉我们答案,2001年在湖北省钟祥市梁庄王朱瞻垍(明仁宗朱高炽第九子)墓中发现了一块金锭,上面刻有:“永乐十七年四月□日西洋等处买到八成色金壹锭伍拾两重”铭文。从金锭上面的铭文就可知,这块金锭就是郑和下西洋所带回来的宝物之一。除此之外,墓葬中的随葬品还包括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金绿宝石、金绿宝石猫眼、石英猫眼等名贵宝石,而这些宝石的产地均来自东南亚。事实上,梁庄王墓的发掘就给我们揭示了这样的一个事实,郑和下西洋所携带回来的大批宝物和金银珠宝首先并没有归入国库,也没有投入市场流通,而是全部流入了内库,流入了皇室宗亲的口袋里。皇室宗亲用这些东西来满足自己的奢侈需要,甚至当时宫中的宦官和宫女也以得到一件来自西洋的宝物为荣。

满足了皇室的需要之外,郑和下西洋所带回来的货物才会投入到市场之中,进行交易,并且投入的量应该还不少,乃至于有部分商人甚至靠倒买倒卖这些商品发家致富了。在这里还有一个大胆的猜测,就是朱棣在位时期所进行的大型活动,如征伐蒙古、迁都、编纂《永乐大典》等似乎背后都有郑和下西洋所带来的金银宝物的支持,因为朱棣的这种种行动并未引起社会的剧烈动**。要知道当时明朝应当还属于恢复元气的阶段,并且朱棣在位时期所采取的几个行动可不是分批次进行的,多数情况下是几项活动同时并举的,但是老百姓并没有因为朱棣的种种大动作而发生大规模的**。这该怎么说呢,其实在朱棣的这几项大规模活动之下,老百姓的负担的确是很重了,但是还在他们的承受范围之内,而超出他们承受范围之外的部分则很有可能是由郑和下西洋的收获来承担了。也正是郑和下西洋使得大明的内库充盈了起来,朱棣看着自己那充盈的内库,腰板儿也直了,也有信心搞一些大动作了。

这样看来郑和下西洋利国利民啊,皇室从海外获得珍宝满足了享受,就不会去搜刮百姓了,多出来的钱还能上马大型工程、军事行动可谓一举两得啊,但这么好的下西洋怎么就突然停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