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之前,有多久呢?大概郑和还是一个小孩,那时候的郑和用今天的话来说,过着吃穿不愁、优哉游哉的童年生活,忘了说了郑和当时生活在云南,那地方四季如春,小孩子必须喜欢。
然而这样无忧无虑的生活被一个叫朱元璋的人打破了,老朱自从把蒙古人赶回老家放羊去以后,那心里甭提多爽了,又当了皇帝生活质量爆表,用当时升斗小民的话来形容,皇帝肯定每天早上都在金銮殿上支口大锅,想吃油条炸油条,想吃烙饼做烙饼。但老朱其实不开心,不开心的原因是还没统一,当年大部分的蒙古人确实被他赶回老家草原了,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盘踞在云南一带,云南残余的元军天天叫嚣着要“反攻中原”,听得朱元璋都烦了,所以腾出手来以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就派了几员猛将去云南教训一下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人,没想到这一教训用力过猛竟然收复了云南。郑和就是在这次战争中被俘虏、阉割的,后来明军班师回朝,因他模样俊俏、办事伶俐,便将他带回了应天府(今南京),此后几次辗转郑和又成了年轻的燕王朱棣的贴身太监。
后来的事我们都知道了,十几年后燕王朱棣起兵造反,而郑和在靖难过程中是立了功的,他本来姓“马”,因为立功才被朱棣赐姓“郑”,而他又是朱棣的贴身太监,地位自然也就水涨船高。朱棣当了皇帝以后,郑和升任内官监太监,可以说郑和已经是永乐朝的一号太监了,后来《明史·宦官传》记录的第一个太监就是郑和。等等好像有什么不对,某本书里面不是说最高太监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吗?是这样的,朱元璋在的时候规定“宦官一律不得干政”,所以他老人家在的时候什么大太监、小太监都只是帮皇帝打杂的,平时哪凉快哪待着去,想干政,门都没有,后来朱老四篡位成功,老担心手下人不服,这才开始重用宦官,但是毕竟明成祖也是一代雄主,不像后来的皇帝那么懒,重大事项都得亲自过目,什么批红、盖印,明成祖让太监们干啥就得干啥,所以那时候的司礼监远没有后来的权势滔天。因此永乐一朝如何比较宦官手上的权力大小,关键看皇帝的信任,内官监主要负责皇室的工程建设,绝对的肥差,可见郑和地位之高。
但如果只是到这,那么日后提起郑和,不过就会想起他是永乐朝知名的太监,而不会今天青史留名。郑和能有今天的地位,还是朱棣给他的,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明成祖朱棣首次派遣郑和下西洋,以后郑和又六下西洋,从东南亚到印度,再到东非海岸,可以说但凡船队能到达的地方,大太监郑和都留下了身影,因而郑和也成为西方大航海时代之前的第一代“航海王”。
下西洋这么大个事朱棣为什么会派一个太监去,难道大明就没人才了吗,其实还是上面提到过的那个原因,朱棣篡位以后对手下大臣极为不信任。文臣也好、武将也罢,他们跟皇帝都只是君臣关系,按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领导和下级的关系。甭说你立了多大功劳,对朝廷有多忠心,在皇帝的眼里,你终究还是个外人。虽然皇帝嘴上说信任你,可说到底还是有道坎儿。但宦官就不一样了。首先,宦官跟皇帝是主仆关系,也就是皇帝的用人,试想想,就算你天天996,跟领导同事在一起时间再久,你跟他们有亲密关系吗?所以嘛,文臣武将再能干、再忠心,也比不过天天同皇帝打交道,二十四小时伺候皇帝饮食起居的宦官跟皇帝亲密贴心。况且据说郑和下西洋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寻找建文帝,要是派一个大臣去,万一到时候反水了,带领全部船队归降建文帝,在海外占地为王,瞅准时机再打回来,那朱棣可受不了,所以比来比去还是太监可靠。
郑和并不是一个特例,朱棣特别喜欢任用太监,朱棣派去西藏出使的是藏族太监侯显,派去东北宣示主权的是女真太监亦失哈,修建北京故宫的是安南太监阮安,所以朱棣这个人的爱好就是发现并使用太监里面的人才。当然这些太监中名气最大的还是我们郑和大大。
说起郑和下西洋其实还蛮可惜的,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年事已高、体弱多病的郑和在返航途中病逝于古里(今印度西南部)。60多年后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也抵达古里,此后几百年英国、法国等国纷至沓来,印度逐渐沦为西方殖民地,打通印度,是西方地理大发现最具标志性的事件,为欧洲的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
相比于西方,郑和来得早、次数多,但大明的这个资本主义始终就是萌芽,萌到最后也就是个芽。说到这有人就要跳出来解释了,西方是靠掠夺完成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而我们的郑和率领的是一支“和平使团”,西方殖民者对所到之地实行“三光政策”,而郑和的船队不光不贪人家东西,还在海外到处大撒币,所以这个资本主义发展不起来是有原因的。事实果是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