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的一天,朱棣正坐在奉天殿的宝座上,不久之前这里还属于他的侄儿——建文帝朱允炆。现在历时四年之久的“叔侄大战”终于落下了帷幕,建文帝输掉了一切,包括他的皇位,就连朱允炆自己都是下落不明。今天的奉天殿格外吵闹,满朝文武认为国不可一日无君,因而请求朱棣为了天下苍生,不辞辛劳,登上皇位。朱棣本人也倒是有此意,正准备松开时,突然一位大臣站了出来对朱棣说道:“殿下就这么急着继位吗,难道不打算去孝陵祭拜一下吗?”这句话犹如当头棒喝,一下子将飘飘然的朱棣拉回现实,朱棣立即表示当然要先去祭拜孝陵,马上立刻的那种。所谓孝陵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和皇后马氏合葬的陵寝,朱元璋活着的时候大权在握,整个帝国全在他的掌控之下,无人敢不服,而现在朱元璋已经死了好几年了,人走茶凉这个道理同样适用在皇帝身上,因而在皇位和谒陵之间,朱棣果断选择谒陵,这其实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更多的是为了表明一种态度,至于是什么态度,我们先按下不表。而那位提醒朱棣的大臣也不是一般人,他就是后来名噪一时的三杨之一的杨荣。
朱棣是造反起家,那么朱棣为什么要造反?往小了说是为了避免建文帝的迫害,毕竟当时那么多藩王都已经被大侄子干掉了,不出意外很快就到朱棣了;往大了说是为了夺取皇位,这里面也离不开姚广孝等人的撺掇。这是朱棣起兵的真正原因,但这种理由上不了台面,“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所以朱棣有自己的一套说辞,就是所谓的“奉天靖难”,朝廷里面出现了像黄子澄、齐泰这样的奸臣了,建文帝被他们蒙蔽了,作为正义的使者朱棣要起兵勤王匡扶正义,道德的制高点必须抢占。
最后朱棣打下南京城了,按照成王败寇的定律,朱棣说的什么都是对的,他确实是为了起兵勤王,一心报国,避免老朱家的江山被奸臣祸乱,这些都没问题。但所有这一切只能说明朱棣的起兵是没有问题的,但没有一条理由表明朱棣打下南京城就能做皇帝了。朱棣刚到南京的时候和方孝孺有一段对话,方孝孺问朱棣你是来干什么的,朱棣说我是来学周公辅佐成王的,方孝孺又问那成王呢,朱棣回道成王自焚了,方孝孺再问那成王的儿子和成王的弟弟呢,朱棣自知没趣,只好回了一句,这是我们老朱家的家事,先生你就别再问了。方孝孺与朱棣的谈话点出了朱棣当皇帝最大的一个问题——合法性。建文帝是朱元璋指定的皇位接班人,正统地位无可撼动,这一点就是朱棣自己也承认的,四年靖难之役其间,朱棣尽管列举了朝廷的许多过失,但从来没有否认建文帝是正统皇帝,或许朱棣当时也没想到自己能赢,想给自己留条后路,要是直接称呼建文帝是“伪皇帝”,一旦朱棣战败,肯定是死路一条。
好,那么问题就来了,从双方的身份来看,也就是说靖难之役是皇帝与藩王之间的战争,如果皇帝赢了,那就是平定叛乱,如果藩王胜了,那就是清君侧。战争的结果是第二项,朱棣掌握了解释权,此事被定义成“清君侧”,朱棣给自己的定位是周公,朱允炆是周成王,但周公就是周公,根据历代以来的包装宣传,他可以独揽大权,甚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从来没有听过周公干掉成王,自己就能登基坐皇帝的,那样性质就变了,不是周公了,而是王莽了。
朱棣想当皇帝是吧,简单,承认自己就是造反,什么诛杀奸臣都是扯淡,反正建文帝现在也死了(朱棣认定),朱棣拳头最大,谁敢反对就灭了他。但这样不行,因为皇帝的脸面很重要,说糙一点就是当了那什么,还得立牌坊。再说了,因为拳头大就可以当皇帝,那是不是有其他藩王能干掉朱棣,也能当皇帝啊,所以继位的合法性很重要,不然会造成皇位的不稳,甚至连明朝的大臣都会看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