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是朱元璋最有才能的儿子,却不是他最喜爱的儿子和最放心的儿子。朱元璋选定的继承人是长子朱标,他自幼以宋濂为师,受到儒家经典熏陶,性格仁慈宽厚,朱元璋对其寄以厚望。他的英年早逝,打乱了朱元璋的计划。仓促之间,又选定性格柔仁懦弱的朱允炆。但朱允炆空有其父的仁慈却无其治国之才能,威望也无法让他几位强横狠戾叔叔臣服,这是“靖难”之役发生的根本原因。
朱元璋刚去世时,余威尚在,朱棣不敢违反他的遗命,从而失去了争夺皇位的最佳机会。其后,随着朱允炆一步步稳固政权,施恩于天下,朱棣夺取天下的希望越来越渺茫。就在人们认为朱棣终将以一个王爷的身份郁郁而终的时候,朱允炆却犯了致命的错误。
他削藩步子迈得太急太猛,最终将诸王全部逼到了自己的对立面。而朱允炆方面,则因为朱元璋晚年对功臣屠戮过甚,一旦乱起,手中竟无能打仗的将军可用,这也是他在“靖难之役”失败的直接原因。
“靖难”之役历时四年,转折点是在于北平保卫战,这一战朱棣收获了朵颜三卫的全部兵力,这支彪悍的骑兵也成为他手中王牌,让他屡次在绝境中转危为安,反败为胜。而朱允炆方面则因为李景隆的软弱无能,导致50万大军被白白葬送。双方实力此消彼长,形势逆转。明军虽然也打过几次胜仗,却未能从根本上改变战局。胜负的天平正一点点地向朱棣一边倾斜,虽然缓慢,却绝不停息。
最后,南京的陷落表面上的原因是叛臣的出卖,实际上也是大势所趋。就算是没叛臣出卖,朱允炆也不过是多坚持些时日罢了,改变不了大局,他的失败其实也是一种必然。
其实朱棣根本不相信什么天命,他坚信的是自己的实力。通过他的坚持,实现了外人看来根本不可能的逆风翻盘,皇位从天而降。现在,历史是朱棣自己的了,由着他任意挥洒,去书写属于自己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