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好了要啥买啥——滥用奖励只会起到反作用(1 / 1)

这段时间,铮铮的妈妈逢人便诉苦:“从学前班到一年级,不知怎么回事,铮铮变得好像离开奖励就不愿学习了,好像学习完全就是为了我似的。”

原来,从学前班开始,为了让铮铮用功学习,妈妈就激励铮铮说:“只要你好好学习,考好了要啥买啥。”果然,铮铮在学习上非常用功,表现也很不错,经常得到足球、玩具、零花钱等奖励。最近升入一年级后,铮铮向妈妈提出,这学期的奖励他想买一个iPad。妈妈担心铮铮迷恋游戏、动画片等,断然拒绝。结果,铮铮却“威胁”道:“如果你不给我买iPad,我就不再好好学习!”

妈妈对此感到迷惑不解:“这不成了为我而不是为他自己学习了吗?”

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我们就会发现,这是因为父母滥用奖励而使孩子迷失了学习方向。

作为新时代的父母,现在很多人已经摒弃了传统的打骂式惩罚教育,开始学着使用奖励来正面强化孩子的行为,这种奖励不仅包括精神奖励,而且包括物质刺激,有时物质奖励还特别诱人。孩子考试成绩好坏不同,得到的精神、物质待遇截然不同,但有时奖励并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是奖励本身存在问题吗?其实,是我们使用奖励的方式出了偏差。

奖励是激发孩子学习动机的诱因,但是盲目、频繁地将外部奖励与孩子的学习联系起来,就使孩子的学习变得被动和具有功利性,内部兴趣反而受到抑制。好好学习、考出好成绩只为了获得奖励,或言之“为父母而不是为自己学习”,正如铮铮所说“如果你不给我买iPad,我就不再好好学习了!”

因此,在激励孩子的时候,我们的奖励方法一定要适时适量适度。

根据事情性质来决定是否奖励

当孩子完成0到1的突破时,比如初次一个人睡觉;第一次自己去买东西;第一次自己去上学……当孩子初次面临有难度的任务时,单靠内部的动机是很难完成的,此时运用奖励手段从外部激励是必要的,可以适当地给予一些奖励。如果是孩子已经有能力做好的事情,则不必给予奖励,否则容易画蛇添足。一旦哪天父母撤去了奖励,孩子失去了物质的刺激,积极性也会即刻下降。

标准需综合考虑家庭的经济能力

在对孩子进行奖励时,不能只考虑孩子的愿望和要求,而要基于家庭的经济能力,做出经济上能够承受的奖励。比如,有的父母工资不高,每月还着车贷、房贷,却经常给孩子购买高价消费品作为奖励。这样做偶尔一次还可以,否则会失去激励性,再想要激励孩子,只能用更高价值的东西,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不但达不到激励效果,而且还容易骄纵了孩子,与奖励的初衷背道而驰。

想方设法使孩子认识到奖励的意义

对孩子进行物质奖励时,一定要使孩子认识到:关键不是这件东西有多贵重、多稀有,也不是“你付出了什么,我等价交易地付你报酬”,而是“你表现很出色”“你这么做是正确的,我们都以你为荣”的行动表示。总之,父母要想方设法使孩子认识到奖励的意义,而不是让孩子感受到外在因素的控制。

其实,对于一些低年龄的孩子来说,他们更在意来自父母精神上的奖励,渴望来自父母的肯定和表扬,而非简单的物质奖励。所以,小红花奖励、语言激励往往比真金白银更有效果,更能激发孩子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激发孩子内心自发的动机,这才是最持久有效的动力。

不要事先规定奖励,而是事后给惊喜

掌握奖励的时机,激励结果会有天壤之别。以考试为例,如果你事先和孩子约定好考出好成绩就去博物馆玩,那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是为了去博物馆玩才好好学习,而不是因为想获得知识。如果将顺序颠倒,事先不和孩子约定,但当孩子考试成绩有进步时,你再跟他说:“你最近非常努力,这次考试有所进步。为了庆祝这个进步,这周末带你去博物馆玩吧。”这样不但给了孩子惊喜,同时也让孩子潜意识里知道“好好学习才会有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