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爸爸去国外出差,带回了一个非常精致的石英钟,钟声非常有特色,价格也不便宜。妈妈很喜欢这个石英钟,把它摆放在了客厅最显眼的位置。姐姐妞妞和弟弟大伟对这个石英钟也特别感兴趣,两人爱不释手地摆弄了很久。
一天下午,妈妈下班回家一看,发现客厅里的石英钟居然不见了,妈妈大惊失色,心想莫非是来了小偷?但四处环顾一圈,却发现其他物品都摆放整齐,并不像有小偷进来的样子。莫非是孩子们拿走了石英钟?可是,那两姐弟拿走石英钟有什么用呢?如果是喜欢的话,直接告诉爸爸妈妈不就行了吗?
晚上,妞妞和大伟早早做完作业之后,就神神秘秘地进了小房间,敲敲打打地不知道在干什么。妈妈偷偷一看,脸顿时就黑了——石英钟,此时此刻被拆得七零八碎!
妈妈怒气冲冲地把女儿和儿子提溜了出来,抬起手就要朝两人身上招呼,但这个举动让儿子瞬间就哇哇大哭了起来。妞妞赶紧把弟弟拉到身后护了起来,满脸委屈地低声说:“别打弟弟……是我让弟弟拆的……”
这时候,爸爸也到家了,赶紧拉住妈妈,看了看女儿又看了看儿子,最后严肃地说:“先吃饭,等吃完饭再说。”
趁着吃饭的时候,在妈妈示意下,妞妞和大伟赶紧开始自我检讨,向爸爸妈妈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说明了事情的原委。原来前些天,老师在手工课上讲了一些制作手工门铃的知识,妞妞就想自己动手给家里做一个,但翻翻找找,材料却不够。正巧爸爸把石英钟给带了回来,大伟知道姐姐一直缺做门铃的材料,就献宝似的把石英钟给拆了,拿了一堆零件给姐姐。于是,昂贵的石英钟就这样在小姐弟俩手里“死无全尸”,变成了一个奇奇怪怪、不伦不类的门铃。
见女儿和儿子认错态度还算诚恳,妈妈此时的怒火也已经熄了大半,而爸爸却很坦然地说:“算了,先吃饭吧,一会儿看看还能不能再给组起来。”
当然,后来可怜的石英钟也没能恢复本来面目,但爸爸却安慰他们说:“虽然我们损失了一个石英钟,但却训练了你们的动手能力,这一爱好没什么不好。”
受到爸爸的鼓励之后,这对小姐弟依然时不时地一起合伙“破坏”一下家里的小物件。大伟小学毕业那年,参加了一个全国性质的青少年发明大赛,并在姐姐的帮助下拿出了非常有趣的作品,最终获得小学生组的金奖。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难免会有破坏行为,比如在墙上乱涂乱画,拆卸家里的小物件,把妈妈的口红弄得惨不忍睹……这些行为确实让父母头疼不已,但其实,孩子的破坏行为完全出自对事物的好奇与探索,也正是因为有着这份好奇与探索,他们的思维得以锻炼,能力得以提高。
日本的发明大王中松义郎小时候就是个特别喜欢搞破坏的孩子,因为强烈的好奇心,有一次趁父母不在家时,他把家里刚买的一辆小汽车给拆成了一堆零件。他的父母得知以后,不仅没有因此而怪罪他,反而鼓励他继续保持自己的探索精神。后来,中松义郎成为伟大的发明家,50年间,他所发明的科研成果就达到了2000多项。
所以,面对孩子的破坏行为时,父母不要生气地训斥甚至打骂孩子,应该理智一些,了解孩子“破坏”的缘由,然后再进行正确的引导。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说过:“善于创造的人,往往都具有一个奔驰的脑筋。”珍惜孩子“奔驰的脑筋”,就是保护好孩子对事物的好奇心与对世界的求知欲。
如果孩子想要撕书,就给他一本不重要的书撕一撕;孩子想要画画,就找一张干净的纸给他画就好了;也可以给孩子选择一些可以拼接、拆装的玩具。
当然,如果孩子的破坏行为过了度,甚至造成了别人的麻烦和困扰,父母也应该给予一定的约束和引导,这是为人父母必须担负起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