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严是个7岁的小男孩,正处在“七岁八岁狗也嫌”的年龄,其中最令父母烦恼的是,他对妹妹一点也不友好。和妹妹一起玩玩具时,他的目光从来都不在玩具上。更确切地说,他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妹妹身上,一刻不离。不是盯着妹妹在玩什么玩具,就是抢妹妹手里的玩具。即便妹妹把玩具让给了她,他也只是摆弄了一两下就扔一旁了,目光又再次落在了妹妹手里的玩具上。
对此,妈妈总是抱怨佟严不听话,想着等大一些就好了,但爸爸发现这一情况后,却严厉地批评了佟严一顿,并规定下次不能硬抢妹妹的玩具,需要玩必须经得对方同意,否则就没收所有的玩具,面壁思过十分钟。
谁知,第二天佟严的“毛病”又犯了,爸爸当即要求佟严向妹妹道歉。看着爸爸坐在沙发上沉着脸不说话,佟严向妹妹道歉说:“对不起,我不该和妹妹抢玩具。”
见此,妈妈赶紧打圆场,说:“这次的事就这样吧。”
可还没等妈妈把话说完,爸爸就打断了。“不行!作为惩罚,你现在就把你的玩具交上来。另外,面壁思过十分钟。我这么做,就是为了让你记住这件事的教训。”爸爸严肃而认真地说。
听到这么严重的“惩罚决定”,佟严求饶似的看了看妈妈……
如果你是佟严的妈妈,你会怎么办呢?
当两个孩子发生冲突时,可能很多人都会和佟严的妈妈那样,本着息事宁人的原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等事情过去后,孩子不见得有多么深刻的教训,也就难以避免再发生类似的事情。如果像佟严的爸爸那样,进行合理的惩罚,其实更有助于帮助孩子学会自律、自我约束;能使孩子明白做什么事情是对的,什么事情是做不得的,不由着自己的性情做事,孩子间的冲突自然也会减少。
当孩子们发生争吵的时候,如果你参与进去了,即便你再怎么保持公正,也难免会让一方的孩子感觉你有意偏袒了另一方。与其让孩子有这种错觉,不如提前给他们制定一套必要的惩罚规则。简单来说,规则就是一种界限,告诉孩子什么不可以做。规则就是规则,无关年龄大小,只有对错。
比如,两个孩子的玩具物品根据他们的意愿决定是否分享交换,所有公用的玩具采用先来后到排队原则,比如**秋千,说好每人10下,这是规则。
如果孩子之间依然矛盾不断,那么可以事先划定一些安全区域,比如把他们的私人财产和共享财产分开,放在不同的地方或者房间。那些非公用的东西,告诉孩子这是对方的东西,鼓励孩子主动询问意见,以获得同意。如果不同意,可以尝试沟通和妥协,如果实在不行就接受结果。
制定规则时,并非由大人定后让孩子遵守就可以了,实际上主角是孩子,不尊重他们的特点和意见制定出来的规则,可能会成为一种强迫性的命令,这样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所以制定规则时一定要符合孩子的特点,征求孩子的意见,而且简单明白易懂,让孩子一看就能明白。只有孩子理解了这些规则,才能更好地去遵循,如果孩子不懂,父母一定要把这些规则给孩子讲清楚。
比如,告诉孩子发脾气时可以打枕头,但不可以打弟弟妹妹。如果你无缘无故打弟弟妹妹,那么就需要向他们道歉。
“有规矩,成方圆。”惩罚措施是一种警示,我们要提前和孩子讲明,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以及做了不能做的事情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这样会让孩子做事之前学会思考,明白有些界限坚决不能跨越,在无形当中能够有效帮助孩子们减少冲突的可能性。
在实行的具体过程中,一定要立即执行惩罚措施,这是确保惩罚有效的关键。也就是说,一旦孩子做了不能做的事情,应当立即让孩子体验到该有的惩罚,这会让孩子意识到规则绝对不只是说说而已,更加认识到遵守规则的必要性。
不管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场合,定好的规矩都必须要遵守。不可昨天惩罚,今天就不罚,明天又惩罚。不能昨天是这个样子,今天又换了另外一个样子。惩罚要有同样的原因,使用同样的方式,这样做才不会让孩子理解上出现偏差,导致大家都不遵守规则,产生矛盾。
当然,我们还必须认识到,制定规则不是为了惩罚孩子,而是为了给孩子们营造一个“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的环境,有助于协调两个孩子之间的和谐共处,因此在公平的基础上要不失灵活。如果孩子很内向很敏感,那么最好不要采用罚站等硬性惩罚方式,而是采用一些含蓄的惩罚方式,比如借助寓言、故事、童话,适当加以引申发挥,旁敲侧击,委婉地给予批评教育。
同时,制定了规则,也不代表孩子的执行就会一步到位,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惩罚的真正目的是在规则的指引下,帮助孩子一点点进步,协助大宝和二宝之间有效地互动。可如果我们一味地惩罚,孩子只会不断地挣脱规则,这就有悖于我们的教养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