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的孩子是一个芭比娃娃控,她的芭比娃娃足足有三大收纳箱。这些芭比娃娃绝大多数是她过生日时家人送给她的。每一天,她都会打开收纳箱,将她喜欢的娃娃拿出来玩上一番。她会给芭比娃娃们换装、梳头发,并办上一场茶话会,玩得不亦乐乎。
但令我头疼的是孩子每次玩完后,都不知道将娃娃们放回收纳箱,总是这里放一个,那里放一个,尽管我说了很多次,她依然玩的到处都是,也没有自己整理的意识,为此我不得不强制性地要求她自己去收拾。
我每次命令孩子收拾自己的玩具时,她都会对我说些“自己不会收拾”或是“收拾不好”这样的话。不过我每一次都不予理会,她得不到回应后便会自顾自地收拾起来。但是时间一久,我发现我的强制命令并没有使她独立,反而令事态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因为她不再频繁地玩芭比娃娃了。
我问孩子:“为什么不玩娃娃了?”她对我说:“玩了之后还要收拾,我不想收拾。”
玩具玩过之后,确实需要收拾,而不想收拾的最好方法就是不玩。从她的话语中我意识到,当我强制性地要求她收拾时,她非常的抗拒。让孩子收拾自己的玩具,其实也是一种培养其独立性的表现,但是孩子的内心是抗拒的。
孩子为什么会抗拒独立呢?
我有思考过,最终得出她是因为我的强制、命令而抗拒的。因为我的强制和命令使她处在了一个被动的位置上。为了证实我的结论,我又要求她自己整理房间,她为了逃避去做这件事,睡觉的时候便很少动叠好的被子,不会再乱动书桌等。
其实不只是孩子,成年人在被要求做一件事时,哪怕这件事原先并不讨厌,但因为被动,内心也会不由自主地抗拒。所以让孩子被动地去做事,他们将永远学不会独立。只有将主动权交到孩子的手上,他们才能成为真正独立的人。
02
孩子的独立与年龄无关,只要父母与孩子都做好准备了,就可以开始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不过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他们并不能真正地意识到什么是独立。我们要想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只能要求孩子独自去做某件事,但是这种方式取得的效果并不好。
父母要求孩子去做某件事时,其实是将孩子放置在被动的位置上,而被动又会令孩子对独立心生抗拒。
因为从心理学上来说,父母的强制或命令会使孩子产生畏惧心理。我们强制性或命令性地要求孩子去做某件事时,会不由自主地摆出严厉的表情。孩子的年龄越小,就越会对父母的严厉感到恐惧,他们会潜意识地认为父母命令他们去做的事,是必须要做的,不可以违背。
我举个例子,比如要求孩子去收拾弄乱的玩具,我们严肃的语气会令孩子产生恐惧,并认为玩具是不能弄乱的。但实际上我们并不反对他们玩玩具,只是想让他们独自整理好而已,但是孩子为了不让父母再摆出严厉的表情,会选择不再去碰触。这样的结果与我们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因为孩子不弄乱玩具,就不能去收拾、整理。得不到实践,又谈何独立!
父母的命令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这也会令他们抗拒独立。因为随着孩子的成长,其自我意识会慢慢觉醒,会有自己的想法。当父母一味地要求孩子做这做那,孩子就会感觉自己的思想被压制,而他们在思想上的反抗,在现实中就会表现为叛逆的行为。
此外,孩子如果有懒惰心理的话,也会抗拒独立。因为独立意味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尤其是对一些被父母照顾的无微不至的孩子来说,在面对父母要求做的事情时,更会选择偷懒、躲避。
我们需要明白,真正的独立不是父母的命令与催促,而是自然而然地发生的。只有让孩子主动去做,才能让他们学会独立。
03
如何让孩子掌握主动权,让独立自然而然地发生呢?最好的方法就是父母要身体力行,在孩子面前树立一个积极而独立的形象。
比如我强制性地要求孩子整理玩具这件事,当我发现我的强制并没有帮助孩子走向独立时,我改变了方法。每次孩子玩完玩具后,我会跟孩子比赛整理物品,她整理玩具,我整理家庭物品。我的身体力行和比赛机制的激励,使得她在整理时非常有动力。渐渐地,她不单单会整理玩具,也会整理其他的物品。可见,她将整理玩具当成一种习惯。
父母在身体力行时,有几点需要注意:
第一,孩子绝大多数的行为,都源于对身边最亲近的人的模仿。父母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需要在孩子面前展现出身体力行的一面。当孩子看到父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时,他会有样学样,而这就是独立。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懂得探索外界了,并以探索到的认知作为自己的行事标准。所以父母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向孩子展现自我身体力行的能力。当孩子有了独立的认知,才会去贯彻执行。
第二,孩子的思想观念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父母的熏陶。父母从小给孩子灌输独立的思想观念,孩子就会潜意识地去独立。
除了帮助孩子树立独立的观念,还要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独立的路上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