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意大利的衰落和西班牙的隆盛
【法国国王查理八世入侵意大利】法国经路易十一一番经营之后,中央政权极为巩固。他去世后其子查理八世(1483年—1498年在位)即位时因为国力已强,很想扩充领土于国外,意大利就成了他的目标。当查理八世统率军队侵入意大利时,意大利诸城市未尽力抵抗,因此法国军队曾一时占领那不勒斯。但是法国士兵走到意大利南部以后,很为当地的妇人、醇酒陶醉,军纪**然无存,加之法国的仇敌正想联合起来抵抗法国,因此查理八世一败之后就退归法国,再过三年就去世了。
【入侵的结果】此次法国国王查理八世入侵意大利,好像是一种很无所谓的举动,但产生的结果却很重要。第一,自此次法军入侵之后,意大利的弱点完全暴露出来了,境内诸城市并不能联合成一个国家去抵抗外侮。因此法国、西班牙、奥地利和德国等常常侵入意大利,想把它收入自己的版图。其中西班牙和奥地利尤为成功,而意大利半岛的大部分亦始终附庸于他国,直到19世纪后半期,才由意大利人自己统一起来而成为独立的国家。第二,法国侵入意大利时,对于意大利的文化和艺术非常羡慕,因此法国的贵族就把中古时代的城堡改为宽敞舒适的别墅,意大利的新文艺亦逐渐传入法国、英国和德国,而希腊文的研究亦风行于北部的欧洲。此后,意大利不但在政治上成为外国侵略的目标,就是在西方学术上亦失去领袖的地位了。
【西班牙的阿拉伯文明】阿拉伯穆斯林侵入西班牙和建立西大食帝国的情形,我们在前面已经述及。最重要的结果就是西班牙的居民大部分都改奉伊斯兰教。10世纪时,欧洲各地正处于极混乱、极黑暗的境况中,独有西班牙的伊斯兰教文化盛极一时,影响及于北欧基督教诸国。格拉纳达一城有居民五十万人,有宏大的宫殿,有宏大的大学,有礼拜寺三千处,有公共浴场三百处,在当时恐怕为世界上唯一的文化中心了。
【西班牙基督教的兴起】欧洲的基督教徒因在种族上和宗教上抱有种种成见,始终不愿穆斯林占领西班牙。原来自1000年以来,基督教徒就已在西班牙北部建立了几个小王国,即卡斯提尔(Castile)、阿拉贡(Aragon)和纳瓦拉(Navarre)。其中以卡斯提尔为最强,排挤穆斯林亦以它最为有力且最早。1085年时它已收复托莱多(Toledo),此后西班牙的历史几乎全是基督教徒和穆斯林血战的陈迹。到1250年时,卡斯提尔的领土已扩充到西班牙半岛的南岸,而且包括格拉纳达和塞维尔诸大城。至于基督教徒所建的葡萄牙在当时已和现在差不多。西班牙的穆斯林此后又困守半岛南端格拉纳达二百年。直到1492年时,经过长期的围攻,格拉纳达才落入基督教徒之手,阿拉伯人在西班牙半岛残余的势力到此乃完全消失。
【西班牙成为欧洲的强国】西班牙立国后第一个名王就是卡斯提尔女王伊莎贝拉(Isabella),她于1469年和阿拉贡国王的太子斐迪南(Ferdinand)结婚,这两国的合并实为西班牙隆盛的开端。此后一百年间,它的武力和国势在西欧要算第一。原来西班牙半岛完全被基督教徒收复的那一年,也就是哥伦布受女王伊莎贝拉资助发现美洲的那一年,西班牙的海外富源骤然开辟。凡墨西哥和秘鲁诸城中的财物以及中美洲的银矿,都被西班牙的官吏和商民劫掠一空而运归母国,因此西班牙竟成为16世纪时欧洲最强最富的国家。
【宗教裁判所的复活】西班牙的基督教徒对于穆斯林和犹太教徒都加以极严厉的压迫,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纷纷逃到国外,西班牙反而因此失去国中最勤俭的一部分国民,元气大伤,伊莎贝拉为排斥异教徒起见,甚至恢复了宗教裁判所。数十年间被拘被烧的人数以千计,在西方史上留下一个虐待异教徒的恶名。
第二节 查理五世治下的日耳曼
【查理五世的帝国】查理五世于1500年生于根特城,20岁时即位称皇帝,治下领土的广大为查理曼以后的第一人。他的领土并不是用武力征服而来的,而是祖上种种王室婚姻所遗下的巨产。这种种婚姻原都是出于查理五世的祖父马克西米利安一世(Maximilian I)的主张,他是哈布斯堡族(Hapsburg)中人。我们要了解1500年后的欧洲史,不能不略述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和哈布斯堡族诸帝的事业。
【日耳曼诸王不能建立强国的理由】日耳曼历代诸王始终不能建立一个强盛的国家,这和中古时代法国和英国发展的情形相反。他们虽然自称皇帝,但是为了维持这个称号反而引发了许多困难,关于这一层我们在前面已经述及了。他们因为要维持意大利和日耳曼两处的领土已经虚耗了不少精神,加以意大利的罗马教皇常常怀有猜忌的意思,组织同盟以阻碍日耳曼势力的发展,因此日耳曼的元气反而大受损伤。而且日耳曼帝位的继承不用世袭制而用选举制,皇帝的权势因此更加衰弱。原来日耳曼的帝位虽然多是父子相继,但是凡新帝即位必须经过一番选举的程序。国内握有选举权的诸侯,往往在选举之前,要求皇帝当选后,不得干涉他们特权的享有和领土的独立,因此当时日耳曼境内四分五裂,成了许多小国各据一方的局面。
【16世纪时的日耳曼】所以16世纪时的日耳曼和现在的德国大不相同,计有小国二三百个之多,大小不等,性质各殊,大的为公爵、伯爵、主教和住持的封土,还有独立的城市,最小的为骑士的领地。骑士的领地往往只有一座城堡和附近的小树林,一年的收入不足以维持骑士一家的生活,因此骑士往往以劫掠商民和行旅为谋生的方法。日耳曼既然小国林立,当然常起纷争;而所谓的皇帝亦无实力维持国内的秩序。
【皇帝的称号由奥地利王室世袭】当时日耳曼的诸侯以奥地利的公爵最为重要,他们是哈布斯堡族中人,而日耳曼的选侯(就是有选举皇帝权利的诸侯)亦往往选举他们为皇帝,因此皇帝的称号实际上渐由哈布斯堡族中人世袭起来。但是哈布斯堡族中人大都注意于本族领土的扩充,而不热心于日耳曼帝国的统治,所谓神圣罗马帝国事实上早已徒有虚名了。
【查理五世的领土】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儿子腓力于生下查理五世后六年就去世了(1506年),他的王后因忧愁成病不能治国,因此查理五世就继承了许多重要且复杂的领土。查理五世的岳父为阿拉贡的斐迪南。斐迪南于1516年去世,查理五世因此就在16岁时做了第一个“西班牙国王”。但是当他还没到20岁时,又有许多困难的问题需要他去解决。原来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很想他的孙子能够继承他的帝位,1519年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去世,日耳曼的选侯就选查理五世为皇帝,因此查理五世就以西班牙国王兼任了日耳曼的皇帝。
【沃尔姆斯公会】日耳曼向来有一个国会叫作公会,开会没有确定的日期,亦没有确定的地点,因为日耳曼原来是没有都城的。公会由各邦诸侯、主教和城市选出来的代表组成。查理五世于1520年第一次到日耳曼时,他在莱茵河上沃尔姆斯城(Worms)所召开的会议,就是这个公会。公会中最重要的事务,就是讨论怎样处置马丁·路德反叛基督教会的举动。
第三节 基督教会的腐化
【基督教会的分裂】查理五世在位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西部欧洲各国对于罗马教皇的反叛。中古时代的教会因此瓦解,而新教徒亦从此出现于欧洲各国,他们宣布脱离教皇而独立,而且排斥中古教会所主张的许多信条。大概除英国以外,凡是罗马帝国旧壤中的国家,如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以及日耳曼和奥地利的南部都继续忠于罗马教皇和教会。至于日耳曼北部诸邦以及英国、荷兰、丹麦、挪威和瑞典等国都先后变为信奉新教的国家。从此以后,欧洲的教徒分成两派:旧派自名为“正宗派”(Catholic),就是我国所谓的“天主教”;新派叫作“抗议者”(Protestant),就是我国所谓的“耶稣教”。这次宗教的分裂在欧洲方面引起了16、17世纪时许多残酷的战争和虐杀。
【当时人不满教会的原因】欧洲人反抗教会的运动其实开始于日耳曼。当时日耳曼人仍旧笃信基督教,但是他们看到罗马教皇差不多全由意大利人来担任,而且教皇在日耳曼所征收的税款数目这样巨大,他们总觉得有些不甘心。加之日耳曼境内所有重要的宗教职务全由罗马教皇一个人去分配,任职的人又往往是意大利人,他们住在意大利坐享巨大的收入,而对于职务置之不顾。此外,还有的一人兼任许多职务,专以增加个人收入为目的。这种种情形当然都是日耳曼人所不能容忍的,但是他们仍旧不想脱离罗马的教会或打倒罗马的教皇。他们所希望的就是流入罗马的款项应该减少,教会中人应该尽职尽责。
【伊拉斯谟】查理五世在位初年,抨击教会的人本已不一而足,其中最有名且最有影响力的就是伊拉斯谟(1465年—1536年)。他本是荷兰人,不过曾经居住在法国、英国、意大利和日耳曼诸地多年。他的著作很多,最有名的一部叫作《愚人颂》,书中对于当时一般的信仰和习惯抨击甚力。他以为人民的教育改良以后,一切迷信自然会消失。倘使人人都能够自己去读《圣经》,那一定大有益处。而且他以为欧洲到了此时,宗教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了。他看到当时各国的君主都竭力奖励有文化的人,所以他以为和平的改革极有希望。不料当他年老时,日耳曼的路德忽然用激烈的手段来改革教会,这是他很痛心的一件事。
第四节 路德和他的主张
【路德的少年时代】路德生于1483年,本是一个穷苦矿工的儿子。他的父亲希望他将来能够成为一名律师,所以送他到大学中去研究法律。不料他在大学毕业后,忽然自己改变初衷,决定出家去做修道士。他当时对于自己的性灵常抱一种忧虑,以为自己已经没有办法可以逃出地狱。最后他忽然想到,我们唯有笃信上帝才能得救,如果仅仅想做一个好人绝对是不够的。路德为人纯笃,因此得到了修道院中住持的尊敬。后来萨克森大公创办威滕伯格(Wittenberg)大学物色教授人选时,就有人举荐路德担任哲学的讲席,路德因此成为大学的教授。后来他对于大学中所讲授的一部分学理渐渐怀疑。他的重要主张是认为人性极恶,无论怎样绝不能满足上帝的意思,我们只有悔过这一途,而且要笃信上帝。因此路德对于教会中人所主张的种种“善事”(good works),如参与瞻礼(mass)、常做祷告、圣地进香和崇拜圣物等,都以为是不必要且有流弊的举动。他的种种主张当时并没有人去注意。直到1517年他三十四岁时,忽然做了一件惊人的事情,在西方史中竟书写了新的一页。
【赎罪券论文】我们在前面曾经提及,中古末年罗马教皇有重建圣彼得礼拜堂的举动,因为工程浩大,所需费用很多,所以教皇利奥十世为了筹集巨款,设法推销一种赎罪券(indulgence)于日耳曼。所谓赎罪券就是一种由教皇颁发的执照,凡领有这种执照的人,将来死后他的灵魂在炼狱(purgatory)中可以免除一部分或全部的苦痛。1517年10月,教皇派多明我会中的修道士台彻尔(Tetzel)在威滕伯格附近一带宣传这种赎罪券的功用。路德听到他的议论,觉得和基督教的真义实在不合。他就仿照当时流行的习惯,把他自己对于赎罪券所抱的意见写成九十五条的论文,贴在礼拜堂的门上请大众和他讨论。他当时本来没有攻击教会的意思,而且也料不到会有惊世骇俗的结果。他的论文是用拉丁文写成的,这可见他的目的只是希望知识阶级中的人能够加以注意。
【致日耳曼贵族的通告】路德的短篇著作中,最有名的就是他那篇《致日耳曼贵族书》(Address to the German Nobility,1520年)。他在这篇通告中竭力劝导日耳曼的诸侯和骑士应该努力于教会的改革,因为我们要等教皇和主教来做这种事情,那是无望的了。他说教士阶级并没有什么神圣的性质,如果做教士的人不能尽职,那么国王当然可以给予免职的处分。而且路德还说,对于为非作歹的教士应该视同常人一样加以惩罚,这是国王的权力,亦是国王的义务。通告的后面还列举了当时教会中种种腐化的情形,他以为要希望日耳曼隆盛,非将这种种腐化的情形廓清不可。他亦明白自己对于宗教所抱的见解其实包含一种社会的革命。他主张修道院的数目应该减少到当时的十分之一,院中的僧侣如果对于清修的工作已经失望,可以自由还俗。他还指出远地进香和圣节假日太多所引发的种种流弊,以为大有碍于一般人民的日常工作。他也竭力主张所有教士都应该和常人一样婚娶成家;国内各大学都应当加以改良,至于亚里士多德亦应该摈弃于校门之外。
【路德被逐出教】路德抨击教会的信仰如此严厉,所以被逐出教早在他的意料之中。但是直到1520年的秋季,罗马教皇才下令痛责路德的主张为离经叛道,将其驱逐出教,并限令他于六十天之内自行纠正。路德到此乃决定提出公开的抗议,于是召集学生来参观一种所谓“虔诚的宗教盛典”。他在威滕伯格大学的墙外堆了一大堆木柴,用火烧起来,然后把教皇的谕旨、一本教会的法律册子和一本中古时代神学的书全部放在火中烧掉了。
【路德赴沃尔姆斯公会】查理五世于1520年第一次到日耳曼去召开公会时,教皇的代表竭力恳求他立即以异端的罪名惩罚路德。查理五世虽然明知路德有罪,但是他觉得如果处置过于急切,确实有些危险。因为路德在当时差不多已经成为一个民族的英雄,而且受到萨克森选侯有力的拥护。其他日耳曼城邦的诸侯对于路德虽然没有特殊的感情,但是对于他能够揭穿教会中种种腐化的情形都引以为快事。经再三商酌之后,查理五世决定召路德到沃尔姆斯公会中,面见教皇的代表和皇帝,声明他是否是许多异端文字的著作人,对于教皇所禁止的见解是否还要坚持到底。路德到会之后,承认会中所举出的书都出自他的手笔,而且有的不免过于激烈。不过他说教皇所颁布的命令有时确实违反了纯正基督教徒的良心,而且日耳曼人民所受教会官吏的掠夺确实最甚,这是没有人会否认的。倘使公会中人能够从《圣经》中寻出证据来反驳他的主张,他一定欣然接受,否则他就只好坚持原来的主张了。
【沃尔姆斯的决议案】路德的态度如此强硬,沃尔姆斯公会不得不议决驱逐路德于教会之外(1521年)。决议的理由就是路德藐视且诽谤教皇、藐视教士,而且怂恿俗人浸其手于教士的血液中,否认自由意志、教人放纵、藐视权力、鼓吹禽兽生活,实为教会和国家的大蠹。此后无论什么人都不许诵读或出版路德的著作,亦不许把食物、饮料或住处给他,而且下令通缉皆由皇帝究办。但是当时人们都不赞成这个决议,所以没有人想去执行它。查理五世又于会后就离开了日耳曼,前后差不多十年之久,专心于西班牙的政务和战争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