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波斯的中兴和罗马帝国的分裂(1 / 1)

第一节 波斯的中兴和摩尼教的创立

【亚欧争雄的概说】亚欧两洲民族争雄之局,并不因安息帝国的灭亡而有所改变。波斯萨珊王朝中兴以后,继承了古代波斯和安息的遗志,永远和欧洲相争。其实两洲民族和文化的冲突到如今还在继续。不过上古以来除亚历山大短时间的东进外,大体上是亚洲人和欧洲人相持,或由亚洲人压倒欧洲的民族。自从16世纪以后,这两洲民族的争雄才转变方向,成为西力东渐。但是双方相持不下,到如今还是和古代一样。

【波斯中兴的原因】我们在前面已经述过,条支人治国的政策非常偏狭,而安息人则极为宽大。安息人对于宗教既听任其自由,对于异族亦不加压迫,例如祆教的继续崇奉,波斯旧王的继续自主,都是事实。所以波斯对于安息来说虽属异族,似无叛乱的理由。但是我们细考之后,则波斯独立实有原因。首先,安息立国初年虽信奉祆教,但已掺有中国崇拜祖先和安息人崇拜偶像的成分,这是祆教教士所不能忍受的。其次,安息人是初开化的黄种人,除武力外,文事似不如波斯人,波斯人屈居治下,势难甘心。再次,安息末期的君主多懦弱无能,外为罗马所败,内有各省的叛乱,而王族又常起内争,安息皇帝均已无力应付。加以安息外战多年,武力已竭,波斯人当然要乘机复国。

【阿尔达希尔复国】果然到226年时,波斯旧壤中的酋长阿尔达希尔(Ardashir)举起叛旗,打败安息军而自立为王。因为他的远祖名叫萨珊(Sassan),所以史学家称此朝的波斯为萨珊王朝。阿尔达希尔复国后的事业就是统一全国和复兴祆教。他为收复亚美尼亚,曾于232年打败罗马军。国基既固,乃着手于祆教的复兴。毁安息时代以来的偶像,提高祆教教士的地位,第一次编订祆教的经典而用当代的文字来注释,以期普及。国内除拜火的神庙外,其他一概关闭。此外改安息的志愿军制为常备军制,并努力于公平的法制以保护农民而培养国本。至于其他政治,如中央君主和各省政府,则大致仍依安息之旧制。

【名王沙普尔的功业】波斯中兴后的第二代皇帝为沙普尔一世(Sapor I),实为波斯最英明的君主。他在位时有两件可记的大事:一为战胜罗马的军队,二为波斯摩尼教(Manichaeism)的创立。沙普尔一世于240年即位,正是罗马帝国内部大乱的时候,一面有多人争皇位和互杀,一面有日耳曼民族的南下。沙普尔一世遂乘机攻陷安都,并于258年俘得罗马皇帝瓦勒良(Valerian)为奴。相传当时凡波斯皇帝上马时,必用此皇帝的肩为镫,死后又剥其皮陈列于香火最盛的神庙中来示众。这种传说恐不可信,殆以终身为奴较合情理。不过当时双方恶感之深,由此可想而知。此外沙普尔一世亦从事于都城的建设,立石记功。中国史上的尼沙普尔城(Nishapur)就是他所创建的,借以震慑东方治下的民族。

【摩尼教的创立】当沙普尔一世在位时,亚洲西部产生了一种宗教热忱。波斯的祆教既随萨珊王朝而中兴,基督教此时又广传于西亚,而犹太教亦现复兴的气象,至于佛教亦早已西传。各教教义既多冲突,混合各教为一的理想自当应运而生,摩尼教就是这种理想的结果。摩尼(Mani)为波斯人,生于216年。他喜欢研究哲理,对于当时的祆教、佛教、犹太教、基督教等无不精究。他初信基督教,后来乃采祆教的二宗、佛教的轮回、犹太教的天使魔鬼和基督教的三位一体,合成一种所谓“三际二宗”的新教。“三际”就是过去、现在和未来,“二宗”就是明和暗。这就是中国史上所称的摩尼教,于240年沙普尔一世即位时宣布成立。

【摩尼的被杀和摩尼教的广传】摩尼既创新教,当时曾得国王允许,四处传教。相传他曾亲自到印度、中国诸地宣传。他的属下有十二门徒、七十二主教,教士无数。美索不达米亚一带的基督教徒多受其感化而成为信徒。后来传到欧洲,成为中古时代欧洲史上所谓的异端,法国的阿尔比一派就是其代表,直到13世纪初年才被罗马教皇用武力屠杀一空。关于这件事,我们述中古欧洲史时再去详述。但是摩尼的混合教义,显然违背了当时得势的祆教,祆教教士遂群起反对之。波斯皇帝瓦赫兰一世(Varahran I)不得已于272年把他逮捕。相传由祆教教士活剥其皮,用干草包裹,挂在都城门上示众。基督教徒因此被误杀的为数亦很多。波斯境内的摩尼教就此完全绝迹。至于这个波斯教派后来怎样随同祆教传入唐代的中国,以及怎样传入欧洲成为基督教徒所谓的异端,我们留待后面再去详述。

第二节 罗马帝国的分裂和基督教的胜利

【戴克里先在位时代(284年—305年)】罗马帝国自马可·奥勒留死后大乱了一百年,直到戴克里先于284年即位时,国内的秩序方才恢复。但是此时的罗马和三百年前奥古斯都时代的情形已经大不相同。此时的元老院除管理罗马城中事务外,已经没有别的权力,此后的历史舞台上已不再有它的地位了。至于此时的皇帝则有无上权威,外表上显得非常有尊严,如皇冕,缀以珠宝的锦绣大袍,御座,足凳,都是非常华丽的,凡入觐的人都须下跪。这和开国初年皇帝起居的简朴情形大不相同。罗马的皇帝原来早就以尊神自居,此时竟正式称为“无敌的太阳”。凡遇皇帝的生日那一天,全国人民都要参加公共庆祝的典礼。奋斗了数百年的民主精神到此完全失败了。

【赋税的繁重】戴克里先因为常常要对付东方新起的波斯,所以住在罗马城的时候少,住在小亚细亚的时候多。他为治国便利起见,模仿先例,另派一个皇帝代他专管帝国西部的政务。他这种举动本没有分裂国土为二的意思,不过此后的罗马帝国却有了东西两部逐渐分离的倾向。当时罗马帝国共有二百余省,官吏人数既多,皇室费用和军队粮饷又都很大,因此不得不常常增加赋税以资应付。当时政府习惯于强迫各城市一部分富户负起缴纳该地全部赋税的责任,如有短缺他们必须设法补足,因此他们往往剥削平民以便中饱而资应付。

【人民自由的消亡】其实当时的富人亦已日趋贫困了,因为商业衰落,中产阶级日益减少。戴克里先甚至下令禁止人民停业,而且子孙必须世守祖先的职业。至于物价和工资,亦由政府加以规定。官吏和侦探满布于市场中,侦查谷商或面包师是否改业或停业。向来自由的罗马人如今到处受政府的压迫和干涉,自己已经没有独立自由的生活了。

【君士坦丁(324年—337年在位)】戴克里先去世以后,国内又起帝位之争,最后一个获胜的就是君士坦丁(Constantine)。他是欧洲第一个信奉基督教的皇帝,所以在西方史上很是著名。此时巴尔干半岛的地位已经比意大利重要,此地有繁盛的城市,供给许多军队,而且出了好几个皇帝。君士坦丁决意在此地东境建一新罗马,便择定了旧日希腊人所建的拜占庭(Byzantium),定名为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此地正处于欧亚两洲相交的要冲,极占地势。君士坦丁把许多旧城市中的美术品都搬到新城中。在他去世以前,这座新城已经布置得宏伟美丽,不愧为一个大帝国的东都。

【帝国的分裂】东都的建设更加促进了帝国东西两部的分裂。自君士坦丁以后,罗马帝国遂常有两帝并治的情况,一居罗马,一居君士坦丁堡。不过当时罗马帝国还是一个完整的国家,并没有正式分成两国。所以在理论上,罗马帝国始终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基督教的胜利】自保罗辈把基督教从犹太传进欧洲后,罗马的信徒日有增加。但是因为基督教徒不肯尊奉皇帝而且预言罗马必亡,所以常受罗马政府的压迫和虐杀。直到戴克里先在位时,他的同僚皇帝伽勒里乌斯(292年即位,311年死)才下令允许基督教徒可以公开崇奉,并准设立礼拜堂,和信仰旧神的人有同样的待遇。此后基督教徒的人数较前更有增加,礼拜堂亦渐成为极有力的组织。君士坦丁和他的后继者开始优待基督教徒,而且尊崇基督教为国教,把其他宗教都废止了,因此基督教徒就反过来去压迫反对的人。基督教教会的势力亦日有增加,竟和中央政府相当。教会中的官吏渐渐自成为一个特殊的阶级叫作“教士”,至于寻常的教徒叫作“俗人”。各城市的教堂有一个总监督叫作“主教”。较大的城中有“大主教”,握有监督一省中附近各城主教的权力。因此本来柔弱且受人藐视的基督教,竟变成一种势力宏大的组织,而教会亦渐渐在政治界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了。

第三节 波斯和罗马继续争雄

【4、5世纪时波斯、罗马争雄的形势】罗马帝国虽经3世纪的百年大乱而日趋分裂,但它与东方的波斯却始终争持不下。戴克里先常驻东方和君士坦丁建立东都,都是为了防止波斯势力西伸所做的工作。这亦可见两洲民族的争雄都各自大有决心。此后双方的战争虽仍互有胜负,但波斯已渐占上风。至于双方所死争的亚美尼亚虽仍向背无常,而波斯已较为得势。现在我们将4、5世纪时两国争雄的史迹再略述一下。

【罗马的初胜】罗马皇帝戴克里先本为图拉真后的雄主,即位之后就有志东征。当时波斯皇帝为纳西斯(Narses),亦正想西进。罗马人既援助亚美尼亚独立,波斯人当然要起来讨伐。双方遂于296年后大起战争。罗马先败而后胜,收亚美尼亚为附属国。波斯不得已遣使向罗马求和,并称两国为世界上的两大光明,既不宜自相残杀,且人事无常,亦宜多留余地。戴克里先亦不愿再战,所以不嫌波斯出言傲慢,允许讲和。波斯遂让底格里斯河东各省和亚美尼亚于罗马,这是发生于297年的事情。此后两国和平了四十年。

【沙普尔二世的西征】自309年后波斯又有名王出而形势一变,这就是沙普尔二世。他在位初年,先和南方的阿拉伯人相斗,继又压迫国内的基督教徒。当时罗马的君士坦丁大概因为争位很忙,无暇东顾,所以不曾代基督教徒鸣不平。罗马自君士坦丁于337年去世以后,再也没有雄主了。当时波斯人既得东北部匈奴遗族的帮助,罗马的西北境又有日耳曼民族的入侵,加以当时罗马宫廷腐败不堪,而罗马的好多人又投靠了波斯,所以沙普尔二世不肯坐失良机,不允罗马的求和,于337年出兵西向。

【波斯的独霸】波斯这次西征的目的当然在于收复297年的失地。双方相持二十多年,终于363年罗马军失利而求和。罗马把底格里斯河东的各地仍旧退还给波斯,并把幼发拉底河上游的尼西比斯城(Nisibis)等商业重镇和边疆要塞交予波斯;此外又约定罗马以后不得再和亚美尼亚往来,干涉它和波斯的关系。罗马共和时代在亚洲大陆上的势力,到此可说已近于衰落了。而波斯此后遂成为亚洲西部的霸主。所以史学家多称沙普尔二世为“大帝”,其在位凡七十年,到380年去世。

【5世纪时波斯、罗马的相同境遇】自此到476年西部罗马灭亡时的一百年间,波斯和罗马的政情大致相同:两国除仍旧在亚美尼亚发生政治的争雄外,又新加入了祆教和基督教的冲突。至于外患方面,罗马帝国有匈奴和日耳曼民族的南下,而波斯帝国有嚈哒人的压境。双方遭遇在这段时期其实大致相同。结果罗马帝国到476年时西部全失,仅局处于欧亚非三洲交接的地方,而波斯则继续维持到7世纪初期才被阿拉伯人所灭。关于亚欧两洲北方蛮族入侵罗马、波斯和印度的情形,我们留待后面再述,现在略述波斯和西罗马未亡前百年间的冲突情形。

【5世纪时两国的宗教冲突】原来363年的波斯、罗马和约,虽把亚美尼亚归入波斯版图,但是罗马人始终心有不服。加以自从300年以后,亚美尼亚人已改奉基督教,倾心于同教的罗马,因此波斯和罗马的冲突更加上了一层宗教的关系。所以两国虽各有外患,但对于亚美尼亚的争持却始终不肯放手。果然双方和好多年后,终于420年因受波斯压迫的基督教徒为罗马所收容而再起战事,相持凡二十年方和。450年后又因波斯强迫亚美尼亚改信祆教而引起亚美尼亚的叛乱,亦相持三十余年方言归于好。此后一百四十年间波斯和东罗马的关系,已入中古史的范围,我们留待后面再述。

【上古史的告终】所谓“上古”的西方史到了罗马帝国衰亡和日耳曼蛮族南下的时候,就算结束了。这一时期的西方史除未有文字以前的先史时代不计外,前后约有四千年之久(公元前34世纪—公元5世纪)。这一时期的西方高等文化有尼罗河上的陵墓和神庙,有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两河上的泥砖,有克里特岛上的皇宫,有希腊人的雕刻和神庙,有罗马的大道和水沟,有基督教教会的组织。这种种遗迹留到如今,来证明西方文化的发展和隆盛。至于亚洲方面,东部中国的文化已经发展到南北朝,正在灌输佛教的文化作为唐代极盛时期的先声。印度的佛教千年来亦已由盛而衰,但因有大月氏人的保护和传布,反而大盛于东亚。波斯则自从亚历山大东征亡国之后,在安息人治下和罗马争霸多年,到上古末期时又有本族萨珊王朝的建设,一时雄霸亚洲的西部,继续和罗马争雄。这就是世界史上古期的大概情形。

【历史分期的不当】其实就人类全部历史来看,这一时期的史迹不过是人类初进文明的第一步,而且是时间上很近的一步。旧日的史学家因为在当时对于先史时代的人类生活情形还不十分明了,所以单单根据文字的记载把历史分为上古、中古、近世等分期,这种办法虽然如今还很风行,其实已经和事实不合了。不过因为我们已习惯于上述的分期方法,所以为便利起见,还是不得不勉强沿用。因此我们姑且把上面所述的事实当作世界史的上古期,下面继述中古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