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等待,机会永远只能是机会(1 / 1)

美国作家艾伦·克瑞德曼的作品《打动她的心》记载了她的一段亲身经历,其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那年,我和先生乘船去大溪地度假。中午,我们在一家世界有名的华美饭店就餐,席间我们与邻桌一对老夫妇聊天,得知他们安排了三个月的旅游假期。当时,我们只剩三两天就得赶回家,十分羡慕他们,我把这份羡慕说了出来。

那位太太对我说:“别羡慕我,我才真是羡慕你们的年轻和健康。去年,我差点死了。我得了癌症,虽然还能进行这趟旅行,但身体却承受着巨大的痛苦。想当年在你们的年纪,我们都很健康,有足够的体力来享受旅行乐趣,可惜经济上负担不起。现在钱不成问题,可是每天早上连下床都很困难。”

她丈夫也适时地说:“你知道吧,有钱旅行的时间点和接近死亡的时间点,两者太接近了,所以应趁身体好的时候一定出来玩玩,不管负不负担得起。”我们一致点头赞同,并且深深觉得获得了一份非常重要的讯息。

回到船上时,我不禁以一种新的眼光看待同船的乘客。很多人都已七八十岁,有些坐着轮椅,有些甚至两眼都瞎了,我暗暗想着:多么疯狂的世界啊!现在我们处于一个美得令人窒息的地方,有太多的美景值得观赏探索,可是这些人哪里有这个福分呢?为什么人总是要等到老成这样,才外出旅游呢?

这份亲身经历让艾伦深切体会到:“梦之旅”的最恰当时机就是现在。

人生有很多事情是不能等的,一旦等待,你会发现,当初追求的一切或许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所以想要的时候就要着手去做。一定时刻提醒自己:没有完全准备好的时刻,当下就是最恰当的时机!

阿诺德·阿洛伊斯·施瓦辛格是美国著名影星,还曾担任过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其实,施瓦辛格原本是奥地利人。1947年,施瓦辛格在奥地利格拉茨市出生,是家中次子。

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不久,百废待兴,奥地利物资匮乏,施瓦辛格一家不得不节衣缩食,在14岁之前他都没有享受过暖气、电话和电冰箱,甚至没有使用过室内卫生间。有过挨冻受饿经历的小施瓦辛格,从懂事起就渴望摆脱这种困顿的生活。

1956年,9岁的施瓦辛格第一次看了一场美国电影。他被电影中的美国惊呆了,觉得那才是他应该待的地方,之后不止一次地跟伙伴们说:“我一定要去美国,成为好莱坞明星,然后娶一位肯尼迪小姐结婚!”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施瓦辛格开始努力。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健美运动在美国很受欢迎,如果成为健美明星,就能当选“环球先生”,就能圆自己的美国梦。于是,他开始练习健美。

施瓦辛格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练习举重,还参加了当地的橄榄球队。父母看到小施瓦辛格居然疯狂练肌肉,担心他受伤,损害了正在发育的身体,便要求他每周去健身房的时间不能超过3个晚上。但施瓦辛格还是经常躲着父母偷偷练习。

中学毕业后,18岁的施瓦辛格参军入伍,因为部队每天都能吃到肉,可以让身体更强壮。在自己的严格规划下,施瓦辛格陆续获得了“少年欧洲先生”“欧洲先生”“欧洲体形最健美的男士”等荣誉,并在1967年以20岁的年龄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环球先生”。

1968年,施瓦辛格终于踏上了日思夜想的美国土地。更让他高兴的是,他在美国找到了工作,洛杉矶的几家健美杂志请他为读者撰写文章。

两年后,施瓦辛格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世界先生”“环球先生”和“奥林匹亚先生”大满贯的健美明星。到1975年结束健美运动生涯时,施瓦辛格惊人地实现了“奥林匹亚先生”大赛六连冠,还五次获得“环球先生”头衔。

退役后,施瓦辛格继续留在美国,做健身书籍、录像带生意和房地产投资,还取得了威斯康星大学商务和国际贸易专业的学士学位。为了在美国更好地生活下去,施瓦辛格还做了很多事,为他成为好莱坞明星做了充足的准备。

后来,施瓦辛格参演了几部电影,并在出演《野蛮人科南》时一举成名。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施瓦辛格成为硬汉象征,成功主演了包括《终结者》《独闯龙潭》《铁血战士》《真实的谎言》等大片。

1983年,施瓦辛格获得美国国籍;1986年,与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外甥女玛利结婚。

实现了童年愿望的施瓦辛格,又为自己定下了新的目标——进入美国政坛。

2003年10月7日,施瓦辛格以48.6%的选票当选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第38任州长,并于2006年底的州长竞选中获得连任。虽然施瓦辛格的州长生涯被外界评论为失败,但他完成了他儿时的全部人生规划。

说到施瓦辛格,很多人都会想到他的《终结者》。但在我们欣赏他主演的电影大片时,更应该学习的是他本人对机会的主动争取。任何目标的实现都需要付出行动,将目标束之高阁,即使目标再高远,也毫无意义。

抱怨社会给自己的机会太少,是一种消极态度,生活中机会无处不在,就看你能否主动出击,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有位经济学家谈起他上学时的一个经历。那时他就读的大学里经常有讲座,通常都是邀请华尔街或跨国公司的高级人员讲演。每次开讲前,他都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参加讲座的同学们总会将一张硬纸从中间对折,让它可以立在桌子上;然后用颜色鲜艳的笔大大地写上自己的名字,放在桌前。讲演者需要听者回答问题时,就可以直接看名字叫人。

当时他有些搞不明白:如果要回答问题,可以举手,演讲者也可以随便点一个人回答。但大家的解释是:讲演者都是一流人物,如果学生的回答能令他满意或吃惊,他很可能会给该学生提供很多宝贵机会。事实也是如此,确实有一些同学因为见解独特,进入了一流公司。

为了得到演讲者的垂青,同学们便为自己做了一个名字牌,用醒目的颜色标注。不可否认,与什么都不准备的同学比起来,这确实是一个吸引他人注意的好方法,更是一个抓住机会的好策略。对于普通人来说,跟这类一流人物接触的机会很少,因此一旦有机会接触,就不能放过。

要想抓住就会,就要学会表达自己,展示自己,主动给自己创造机会。一定要记住:机遇不是等来的,而要依赖于自己的争取和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