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听到诸如“×××是读书的好材料”“×××就不是块读书的料”这一类的评价。但究竟什么才叫作“读书的料”呢?
不少家长都问过我这样的问题:
我的孩子是不是比别人笨,所以怎么学都学不好?
我家孩子是不是天生就不会读书,所以什么也学不会?
勤能补拙是真的吗?那为什么我的孩子那么努力成绩还是不好?
……
注意到了吗?人们总是喜欢把会不会读书和智商高不高、聪不聪明联系到一起,好像只要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都是脑子不够聪明的学生一般。但实际上,我可以肯定地告诉所有家长,你的孩子成绩好不好,和智商的关系真不大。
统计表明,人的智商的确是存在差距的,但据研究显示,高智商也只有在高端研究或者某些特殊情境之下才会有突出的表现。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决定一个人在普通的工作和学习中是否能够取得成绩的因素并不是智商。
但不同的孩子之间在学习能力上的巨大差异的确是存在的,造成这种差异的,又到底是什么因素呢?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正常状态下,决定一个人智力活动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其实是情商。换言之,一个学生在学习上的表现情况,与单纯的智商是没有太大关系的,真正能够造成决定性影响的,是这个学生在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概括起来,也就是我们刚才说到的“情商”。
我们知道,智商的高低主要是由先天因素决定的,靠人为的力量很难改变或扭转。而情商就比较复杂了,但总体来说,决定情商的主要还是后天的教育情况。也就是说,情商是能够通过后天的培养和训练进行塑造的。既然如此,所谓“读书的料”这种说法也就变得极其不科学了。换言之,世界上并不存在天生就不会或者不适合读书的人,任何人通过后天的培养和训练,都有成为“学霸”的潜力。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提升孩子的情商,从而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让“不会读书”的孩子变成“会读书”的好学生呢?不妨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确定原因,科学定位。
如果你总是纠结于孩子的智商问题,那么不妨通过一些生活常识和简单的智力测试来给孩子做一个智力发展状况的简单测评,如果孩子反应正常,那么以后也不必再纠结于智力发展的问题了。请相信,各方面反应正常的孩子,即便不是高智商天才,也绝对不会有学习障碍的。
在排除智力问题的干扰因素之后,作为家长,应该先认真进行一番自我反省,看看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是否做到目标明确,方法得当。
第二,树立目标,以人为本。
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首先我们要先确立目标,想清楚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教育来让孩子达成什么。此外,考虑孩子的主观感受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能为了父母个人的喜好而强行改变孩子。家庭教育最基本的原则是培养人格健全的人,这一点应凌驾于所有的目的和希望之上。
第三,以身作则,循序渐进。
有人说家庭就好比塑造人类性格的工厂,这种说法非常有道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同时也是孩子的第一个榜样。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未来的发展造成深远影响。因此,作为父母,一定要做到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孩子进行言传身教。此外,教育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需要足够的耐性和毅力,循序渐进。
当家长能够做好这三方面的教育时,相信对于孩子在人格和情商方面的塑造都会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