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的泥沙里,也有金子可挖(1 / 1)

上周的班会上,我和同学们一起探讨了一个问题: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时,如果答错了,会不会觉得丢人?

大家都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觉得答错题丢人的,不外乎就是几个理由:

显得自己很笨,又爱出风头;

会被同学嘲笑,自尊心受到伤害;

明明不懂还浪费大家时间,不如让真正懂的人来回答……

而不觉得答错题丢人的,不外乎也是几个理由:

回答老师的提问也是学习的任务之一,答错也不要紧;

上课答题这件事本来就应该重在参与,所以不在乎答案对错;

谁都可能会出错,连老师都会有出错的时候,学生答错题算什么……

最终,大家争论不休,始终没有得出一个“正确答案”。其实,这个问题也确实没有什么所谓的“正确答案”,“丢不丢人”这本身就是一种主观的感受,有的人不觉得这是件多么大不了的事情,而有的人却因为强烈的自尊心而无法克服心中的恐惧和羞耻。

说到底,学生之所以害怕“犯错”,是因为在大家的认知里,“犯错”这件事情从性质上来说就不是件什么好事。考试做错题要被扣分,做作业做错题会被批评,总之,“错”这个字,似乎本身就该是备受指责的。

在大家争论不已的时候,我问出了第二个问题:大家认为,老师提问时,是希望学生答对还是答错?

听到这个问题,学生们面面相觑,过了半天给出了一个勉强一致的答案——老师当然是希望学生能答对。

“真的是这样吗?”看着这个答案,我坚定地对学生们说道,“事实上,每次在提问的时候,我都更希望能听到同学们的错误回答。”

这的确是我作为一个教师的心里话,而不仅仅是为了鼓励学生踊跃回答问题而说的。有这样的想法其实并不奇怪,我曾数次向大家强调过,老师上课提问不是心血**,更不是为了刁难学生。如果注意观察,相信大家一定会发现,其实每一堂课上,老师所提问的知识点,通常都是重点和难点,换言之,这些被提问到的知识点,要么就是在解题时使用频率颇高的,要么就是特别容易出错的。老师之所以会对这些知识点提问,其实就是在帮学生加强对这些知识点的记忆和掌握。

那么,为什么提问时会更愿意听到错误答案呢?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错误往往比正确更令人印象深刻。

家长们可以让孩子回忆一下,每次课上老师提出问题的时候,无论是他还是其他同学作答,他是更容易想得起回答错误时候的情形,还是回答正确时候的情形呢?在我们的认知里,提出问题,得出答案,这是一个正常的“流程”,正因为正常,所以往往不会给我们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而“答案错误”就像是一个“不正常”的因素,当这个因素出现在流程中时,往往会显得比较突兀,但也正因为这种突兀和“不正常”,反而更容易在大家的脑海里留下印象。

第二,犯错越多,考试时才越能规避错误。

如果是在考试,那么作为老师,当然希望自己的学生都能把题答对,都能取得高分。但如果是课堂提问,那就不同了。学生能不能在考试中取得高分,关系着很多重要的实际利益,比如排名、分班,甚至升学等。而学生能不能在回答课堂提问时答对,这通常是不会造成什么现实影响的。

相反,当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所犯的错误越多,反而对以后的考试会越有帮助。通过学生的错误回答,老师一方面可以知道,在授课过程中,哪些是学生比较难掌握的地方,并以此做出更为适当的教学安排;另一方面老师也能通过学生的错误答案来了解在某些知识点上,学生容易出什么样的错,从而提醒大家,如何在往后做题考试时规避错误,防止丢分。

所以,对于老师来说,回答错误并不是什么大错。在生活中,家长也应该明白这个道理,不要因为孩子犯错就对其加以严厉的责备,而是应该教导他什么是对,以及如何做对。这样,才能让孩子勇敢地举起手,敢于将自己想到的答案大声说出来。要让孩子知道,与其在课堂上畏首畏尾地怕出错,倒不如把谨慎小心留到考场上。犯错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在错误答案中“淘金”,而淘到的这些“金子”,也终将会成为学生们在考场上的重要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