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考试一结束,许多学生都会后悔莫及。我常常听他们说,并不是题目不会做,而是“没看清楚题目”“计算错误”“答案填错了”,或是“丢了一个字母”“少了一个小数点”,等等。这里少一分,那里少一分,不知不觉分数就下降了。就像我的学生小琼,她头脑聪明,思维活跃,但就是考试考不好。
最近的一次考试,小琼的数学居然没有考及格,而她的扣分点全都在计算题上。明明计算题里的数字是9,她硬是看成了6,或是在草稿纸上算对了答案,但誊到试卷上时,答案会被写错。这样层出不穷的出错方式,让她的分数被一点点扣走,考不好也在情理之中。显而易见,害小琼丢分的罪魁祸首就是“马虎”。
“马虎”就像是一个吸血鬼,它能够吸走许多本该得到的分数。考试中,最常见的马虎有:漏看条件、计算错误、看错题目、推导错误、做不下去,等等。为了避免发生这些低级错误,我们需要找出制造马虎的罪魁祸首,并且对症下药。为此,我将这些情况做了系统的分类,并且总结如下:
漏看条件和看错题目,其实都归于审题错误。原因是一边读题一边加入了自己的主观判断。审题结束后,脑中的信息已经不再是出题者给出的信息了。举个例子,很多学生有这样的感受,当审一道数学题时,忽然觉得题目与自己以前做过的题目很像,想着想着,考题上的条件就会被看作自己以前做过的题目的条件。条件都不对,题目肯定就做错了。为了避免审题中存在的马虎,一定要集中精神,将题目看完后,再思考怎么做。写完后,再对照一下题目中给出的条件与自己写的条件是否一致。
考试中,因为计算错误而扣分的题不在少数,这源于膨胀的自信。通常来说,当孩子遇到自己会做的题目时,潜意识会放松警惕,只想快速做完后进入下一题。在追求速度和心不在焉的配合下,“马虎”就乘虚而入了。想要解决计算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养成做题打草稿的习惯,这样能及时查看究竟是哪一步导致计算错误的。其次,考试时不提倡盲目地心算,最好用笔算。平时,家长可以用题目来训练孩子的计算能力。
平常的测验,如果步骤没有写全,答案却正确,老师很有可能不会扣分。但在正规的考试中,老师是按步骤给分的,少一个步骤就会少几分。可见,平时的陋习在大考中会成为扣分点。当然,这种马虎下的错误很容易纠正,只要改变孩子的做题习惯就好,正如前面章节所说,我们不妨让孩子把平时的作业就当作一次考试。
还有一种“题目做不下去”的马虎。有些学生当拿到一道题目时,前面写起来很顺手,可是越到后面就越难写,最后无从下笔,选择放弃。其实,很多题目只要重新理一下思路,答案就能呼之欲出。因为不坚持而扣分,似乎有些得不偿失了。从侧面也可以看出,这种马虎是缺乏自信造成的,越不做,就越觉得自己不会做。所以,提高自信是解决这种马虎的最佳方法,要积极地去寻找解题方法。
马虎并不是防范不了的,细心是制服它的最佳手段。如果不让“马虎”抢走应得的分数,那么孩子们的成绩肯定会升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