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绝大部分传统父母来说,严肃好像是他们自己的代名词。他们认为自己是长辈,就必须有威严和权威。于是,只要和孩子讲话他们就会板着脸,甚至言辞中还充斥着训诫和命令。
至于陪孩子玩、与孩子一同嬉戏,对他们来说是绝对禁止的事情了。因为他们会担心,和孩子嬉皮笑脸会导致孩子“没大没小”;一旦孩子犯错,自己的话就会失去力度,不能让孩子知错改错。
其实,这些父母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父母确实应该保持一定的威严,让孩子有敬畏感。可他们不知道的是,孩子的敬畏感并不是因为父母的严厉或严肃,而是源于父母的以身作则、说到做到。若是父母总是表现得过于严肃,端着家长的架子,那么就会使家庭气氛变得压抑。当孩子长大后,要么唯唯诺诺没有自己的独立人格,要么因为逆反的因子做了一个“坏孩子”。
这个时候,或许有人要说了,难道面对孩子就必须嬉皮笑脸吗?并不是如此。身为父母,我们需要保持严肃,一旦孩子犯错或是顽皮,就应该一本正经地批评,让孩子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可平时我们就应该和孩子愉快地相处,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成长。
钱钟书先生是一位幽默有趣的人,也是一位亲和力强且富有童真的父亲。在和女儿相处的过程中,他总是能和女儿打成一片。
每天睡觉的时候,钱钟书先生都会在女儿的被窝里埋置“地雷”:大大小小的玩具、镜子、刷子,甚至砚台或大把的毛笔。听到女儿被吓得尖叫,他就会得意地大笑,然后像孩子般地跑开。
有一次,女儿大热天露着肚皮睡觉,他竟然在她肚皮上画了个大花脸。等女儿醒来的时候,他还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给她拿来一面镜子,让她看自己可笑的模样,惹得夫人把他训斥一顿。
在教女儿学习英语、法语、德语的时候,钱钟书先生也会捉弄女儿,故意教她说一些粗话。等到朋友来家里做客的时候,他就会怂恿女儿在客人面前“卖弄”。结果,客人和钱钟书被逗得哈哈大笑,女儿却以为自己很博学,在那里沾沾自喜。
正是因为钱钟书先生亲近孩子,融入了孩子的世界,所以他深受孩子的喜欢。孩子并没有因为他不严厉和严肃而不尊敬他,更不会觉得他没有权威。在女儿心里,父亲就是最伟大的人、是最令人尊敬的人。
所以,父母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并没有那么难。放下架子,不要总想着树立权威,而是轻轻地蹲下来,和孩子成为朋友,那么孩子对你就不会只有畏惧而没有亲近。
和孩子做朋友,父母就应该与孩子一起感受生活,让自己拥有孩子的视角。比如,孩子趴在地上研究蚂蚁,你不妨也蹲下来,然后好奇地问:“咦?这些小蚂蚁为什么要搬家?”;再比如孩子想象力丰富,梦想着能飞到月亮上去,你也可以一起畅想,说:“好呀,你可以在梦里到月球上好好玩。不过,别忘了回家哟!”
当然,父母们还需要尊重孩子的童真,保护好孩子的幽默。比如孩子穿着你的衣服扮大人,虽然幼稚可笑,但是父母却不能指责和制止;孩子故意把鞋子穿在手上,把衣服穿在后面,父母也不要强迫他们改正“错误”;孩子把你的鞋柜弄得乱七八糟,千万不要一巴掌就打下去……最好是加入他们,和孩子一起创造更多有趣的点子,如此孩子才能更加快乐,更愿意亲近你。
现在我来分享周国平先生的一段话:“有一些正经的父母,自己十分无趣,看见孩子调皮就加以责罚,听见孩子的有趣话语也无动于衷,我真为他们的孩子感到冤枉。在干旱的沙漠里中,孩子的智性花朵过早的枯萎了。在沉寂的闷屋中,孩子的灵性笑声过早的喑哑了。如果一个孩子天赋正常却不会幽默,责任一定在大人。”
所以,和孩子做朋友,并努力做一个有趣的父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