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孤独的孩子有多痛苦(1 / 1)

现实生活中,父母总是恨不得把十二万分的关心都给孩子,从身体健康到学习成绩,再到技能培养面面俱到。所以绝大部分孩子,身体是健康的,学习是优异的,个人的生活技能也没有什么问题。然而有很多孩子,他们的性格总是有一些或大或小的缺陷。

那些孤独的小孩,他们总是显得不合群,不能很好地融入群体生活。即便身处群体之中,他们的内心也是孤独、自卑和害羞的,而他们的外在性格则表现得内向、木讷、寡言。成年之后,他们依旧备受孤独的煎熬,或是疏于社交。与此对应的是他们内心那份渴望他人关心,渴望能与人和谐相处的心情。常年处于这样极度的矛盾与煎熬之中使他们的生活晦暗无光,缺乏幸福与快乐。

而造成这一切的并不是孩子的性格,而是父母的陪伴缺席或是冷漠对待。我曾经在亲子乐园看到这样一个孤独、不合群的孩子:别人都是三五成群地做游戏、滑滑梯、玩蹦床,只有他一个人站在旁边看着别人玩,眼里充满着渴望。

可当我鼓励他一起玩的时候,他却倔强地走到角落里一个人搭积木。后来我和孩子的奶奶聊天时才知道,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孩子平时都是由爷爷奶奶带着。爷爷奶奶身体不好,于是便希望他能安安静静的,总是要求他不要调皮、不要到处跑。平时爷爷找人下棋,孩子就一个人坐在旁边看,奶奶去跳舞,他也在一边看,很少有机会和同龄人一起玩耍。

幼儿园搞一些亲子活动,奶奶觉得自己不适合参与,也没有精力参加,于是其他孩子的亲子狂欢却成了这个孩子一个人的孤独和煎熬。尽管老师们也体谅这个孩子,会抽出时间陪他做游戏,可是这并不能消除他的失落和孤独。

慢慢地,这个孩子变得越来越自卑、孤僻,不愿意和爷爷奶奶说话,更不愿意和别人交往。奶奶无奈地说:“之前,他爸爸妈妈回来时,他都异常兴奋,缠着他们说这说那。可现在却完全相反,即便他爸妈想要和他亲近,他表现得也很冷漠。”

是啊,只能看着别人亲子狂欢,自己却无法享受父母陪伴的孩子,怎么可能不孤独?又怎么能自信和快乐得起来呢?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最大的幸福不是父母给他买昂贵的玩具,也不是享受美味的食物,而是感受到父母的陪伴和关爱。这是孩子内心最大的渴望和最基本的情感需求,当这种渴望和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他们的内心就会变得压抑和封闭,变得不再愿意与人亲近,不再愿意相信他人。

据心理学家研究显示,内心孤独的孩子,严重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的人常怀有戒备之心,并且总是以挑剔的眼光看待他人;他们认为自己可能会被别人伤害,虽然情感需求强烈,渴望与人亲近,可很难与人亲近,很难结交到朋友;与其他孩子相比,他们的情绪化会更严重,也更难集中精力在一件事情上……

成年之后,内心孤独的人习惯戴着面具生活,敏感又犹豫,期待又恐惧,害怕孤独又只能忍受孤独。他们的内心是非常矛盾、痛苦的,若是无法及时进行自我调节,积极地与孤独和解,很可能会不幸地度过一生。

埃隆·马斯克幼年就是一个内心孤独的小孩,8岁前他时常看不到父母,只有女管家照看他的生活——仅仅是照顾他的衣食住行和安全,除此之外并不会和他有任何交流。因此,马斯克童年是非常孤独的,无人陪伴、无人关心,更无法与其他人交流。

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马斯克逐渐寡言少语,内向阴郁而闷闷不乐。父母离婚后,他和父亲一起生活,这使得他的情况更加糟糕——父亲专制、强势,不允许任何人提出反对意见,对马斯克更是漠不关心。所以那几年他在极其压抑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忍受着各种精神折磨,孤独像一把刻刀深入骨髓,并在此后的数十年内使他痛苦不堪。成年后,马斯克成了著名的工程师、科技界大神,甚至被评为2017年度全球50大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可即便如此,内心的孤独感依旧难以平息,他无法让自己真正地快乐起来。2016年马斯克在接受《滚石》杂志采访时说:“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说过一件事,我不想一个人待着。”说这些话时,他痛苦无比,情绪激动,像是一个孤独且无助的孩子。

由此可见,孤独的人内心是非常痛苦的。他们在心里建造了一座孤独的城堡,禁止外人踏入,想要以此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可是他又渴望走出这座孤岛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渴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和爱。这种矛盾让他们痛苦、焦虑。试想,成年人都如此无所适从,更何况是孩子呢?

所以,父母一定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怀和陪伴,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满足,给予他们温暖、包容和尊重。当孩子们的情感需求在父母身上得到满足,内心感到幸福和快乐时,他们就不会被孤独的阴云所笼罩。